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表现与调试
2012-03-19王爱华
王爱华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北京 100045)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表现与调试
王爱华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北京 100045)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心理调试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新闻发言人尹成基在2012年1月20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说,2012年城镇需就业的劳动力达2500万人,比“十一五”时期的年均数多100万人,其中高校毕业生人数达680万人,是本世纪初的6倍多。同时,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可能会对就业产生影响,就业形势极其严峻。当前形势下,如何找到工作,避免一毕业就失业,已经成为导致大学生产生心理困扰的重要原因。本文就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表现形式、产生原因及如何积极面对并进行适当、有益调试进行分析和研究。
1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形式
大学生群体是个体由青年期到成年期成长过程中一个特殊的群体,正处于“第二次心理断乳期”。由于个性等内在因素及环境等外界因素的影响,其心理健康状况处于不稳定期,因而易于出现心理问题,甚至导致心理疾患。笔者认为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
1.1 因担忧而焦虑
进入就业前期,毕业班学生往往逐渐表现出担忧的情绪,原因是对就业前景不明确,对职业倾向不确定,对就业过程不了解。进入就业阶段,这种表现则更为明显。他们忽然发现自己对社会一无所知,面对巨大的就业市场不知所措,在不同职业、岗位徘徊,举棋不定。特别是一些特殊群体,如女生、性格内向的学生、户口在外地的学生、经济困难的学生等则更为明显。担忧逐渐演变为焦虑,惶惶不可终日,寝食难安,注意力难以集中,甚至无法正常完成最后阶段的学习。
1.2 因自卑而抑郁
面对激烈的竞争压力,持悲观的态度。一部分人归因于自我,消极地评价自我,认为自己不如其他学生,对自身的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评价过低,不敢主动向用人单位推销自己,不敢主动参与就业竞争,陷入不战自败的困境之中。多次失败的经历加重了他们的沮丧感和不平衡感;一部分人则归因于外界,看到社会的阴暗面和不良因素,对就业管理政策、户籍限制等意见大、牢骚多,埋怨社会、家庭,嫉妒他人。自卑的心理导致就业受挫,而受挫的经历又加重自卑的心理,最终导致抑郁的情绪状态,出现情绪低落、对以往喜爱的事物失去兴趣、不愿与人交流、失眠、木讷等表现。严重者会消极厌世,甚至走向极端。
1.3 因自负而偏执
部分大学生仍抱有“骄子心理”,自负促使他们对自己的评价高出实际水平,对就业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就业时想一步到位找到满意的职位和工作;择业时不从自身实际条件出发,对就业的岗位及待遇等挑剔,好高骛远,自我欣赏;受挫时不能及时调整就业目标,甚至宁愿不就业也不做改变。有些学生在求职择业时钻牛角尖,心理偏执,不能适应环境的要求,心理缺乏“弹性”,从而导致“失败-固执-再失败”的恶性循环,严重者可能导致一定的精神障碍。
1.4 因依赖而退缩
当代大学生自幼成长于自由、舒适、处处被呵护的环境中。有些学生缺乏基本的自理、自立能力的锻炼,养成了强烈的依赖心理,一味地依赖学校或听从家长的安排。面对就业过程中的种种问题不知所措,而当其发现必须自己去面对时,会不自觉产生退缩的心理和行为,宁愿继续躲在父母家庭的羽翼下,也不愿面对现实。因而会有人选择不就业,过起长期“啃老”的生活,在心理上退回到了“童年”状态。
2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种种心理问题,其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
2.1 社会因素
据统计,自1999年我国高校开始扩招后,每年毕业的大学生都有很大幅度的增长。2001年毕业的大学生仅115万名,至2009年已达到610万名,短短的8年期间就增长了5.3倍。可以说,数目惊人,形势相当严峻。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行,社会的价值取向趋向功利化和实用化,大学生心理受到冲击。他们在择业时越来越多地考虑目前的、现实的利益,缺乏职业的社会意识、长远意识;加上社会上还出现了很多追求享受,腐化堕落等不良现象,这都影响着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1]。
2.2 家庭因素
家庭环境和父母的影响也是一个非常重要因素。父母期望、父母职业、父母对各种职业的看法、父母的社会地位与社交能力等都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就业心理。父母对子女管教过分严格,子女性格往往怯懦、敏感、缺乏自信。父母过于溺爱,过度满足、过分保护,孩子依赖性强,遇事退缩,害怕受挫,缺乏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更有家庭因婚姻或其他问题对孩子的行为放任,缺少温暖和关爱,使孩子形成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尊重他人,缺乏合作精神等行为习惯。这些心理将不可避免地体现在择业、求职、面试过程中,为就业带来不良影响。
2.3 学校因素
在长期的教育过程中,学校普遍强调知识教育和专业教育,忽视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淡化了学生参与各种有益的社会活动的意识,影响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由于当前高校学生心理问题越来越突出,学校对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已有很大的改观,但仍未能从源头上进行有效的预防。高校内缺乏专业的就业心理辅导机构及就业心理辅导教材,且就业心理辅导员素质参差不齐,因而对就业心理辅导难以系统化,专业化。
2.4 自身因素
大学生仍处于心理变化最激烈、最明显的时期,是从家庭、学校走向社会,从家人陪伴到独自面对社会的过渡时期,因而心理状况不稳定。大学生的个性特征及与就业有关的能力、兴趣、性格特征、自我意识、价值观念、理想、专业倾向类型等交互作用,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心理与行为。同时,由于大学生社会阅历比较浅,经验不足,理智性差,不善于从多角度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理想和现实脱节,更缺乏独立承受挫折的心理能力,从而造成他们焦虑、烦恼、自卑、痛苦、嫉妒、失望、逆反等不良心理。
3 积极探讨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调试方法
重视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是顺应我国人才发展战略的需要。笔者认为,在现今条件下预防和改善大学生心理问题主要有以下途径。
3.1 外部环境调试
社会和学校应担负起为大学生营造良好就业环境的责任。
3.1.1 积极开展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 以预防为主,就业心理辅导应从入学阶段就开始,坚持不断地加强此项工作,让学生在任何需要的时候都能够得到相应的服务。设立专业的辅导机构及辅导人员,提高咨询人员的专业素质,有针对性地加强培训,积累其心理学的知识和技能。也可利用报纸、网络、广播等多种媒体,知识讲座、热线电话等多种形式,开展广泛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在团体性教育的基础上心理辅导还应注重个体化、个性化。针对个别心理问题严重的学生,能及时发现并追踪,开展个体心理咨询,对其进行系统地指导。通过以上方式使就业心理辅导立体化、高效化[2]。
3.1.2 积极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将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相联系,对影响职业生涯的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并确定实施方案。职业生涯规划可以激发大学生自身内部的动力,促使他们不断地了解自己,完善自己,并对社会现实及发展趋势有清晰的认识,为自己的职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使就业更趋于理性、成熟[3]。
3.1.3 有针对性地进行择业技巧指导 开展有关求职择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使学生掌握求职的基本技能和技巧,如自荐材料的准备、面试的技巧等。开展多种形势的活动,如模拟面试等,使学生掌握具体的且最为实用的面试技巧。提高学生求职应聘的能力、适应社会的能力、沟通能力等,从而避免由于准备不足而错过求职机会。
3.1.4 以校园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 有专家认为,环境对人的心理影响很大,优美的环境可以使人赏心悦目。因此,营造文明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是培养大学生健康心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既包括学校的建筑设施,仪器设备的设置等硬环境,也包括教学科研活动、社会实践活动、问题活动、公益活动等软环境。良好的文化氛围能使大学生心灵得到净化,提高自身的道德境界,还有利于他们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心理。
3.2 自身调试
大学生要学会用心理调节的方法进行自我调适。
3.2.1 培养和锻炼自己的能力 如思维能力、社会适应能力、沟通能力、自主能力、社会实践能力等。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可行的方式,大胆尝试和磨炼自己,全方位地提高自身能力。
3.2.2 建立良好的支持系统 为自己创造一个良好的支持系统,如父母、朋友、老师以及心理医生等,当自己出现不良情绪时,能够无条件地收到支持和鼓励,陪伴自己共渡难关。
3.2.3 转变认知 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应尽快转变错误认知,接受现实,调整目标,鼓励自己进行新的尝试[4]。
3.2.4 转化情绪 情绪不良或不易控制时,可以暂时把情感和精力转移到其他活动中去,如参加有兴趣的活动、结交新的朋友、学习一种技能、假日郊游等,使减轻或消除不良情绪的影响。
3.2.5 适度宣泄 择业时遇到挫折而产生焦虑和紧张时,可以以适当的方式进行适度的宣泄,如哭泣、倾诉、唱歌、运动等。
3.2.6 自我放松 可以通过聆听轻音乐、自我暗示、瑜珈练习等方式放松自己。
[1]谭晓辉.论大学生就业形式变化与就业政策的制定[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5(6):109-112.
[2]罗颖,宋羽田.浅析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的原因及对策[J].科教探索,2008(10):35.
[3]黄建烽.试论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体系的构建[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22(4):23-25.
[4]陈佳薇.大学生择业观探析及教育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28(5):162-164.
G455
A
1671-1246(2012)18-0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