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文化建设与就业指导的有机结合

2012-02-15王宇苓

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学报 2012年2期
关键词:就业指导职业高职

王宇苓

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天津 300350

高职文化建设与就业指导的有机结合

王宇苓

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天津 300350

融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于一体的高职文化,在培养学生职业理想、职业素质、职业修养等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以高职文化为引领,通过校企合作认知企业文化,在工学结合中实现角色体验,培养爱岗敬业精神以塑造职业心态,加强实践教学提高技能训练水平,进一步提升就业指导的效率。

高职文化;高职毕业生;就业指导

高职教育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融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于一体的高职文化,在培养学生职业理想、职业素质、职业修养等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熟悉企业文化,对于学生顺利就业和稳定就业至关重要;以高职文化为引领,是做好高职生就业指导的有效途径。

一、高职文化的构成要素

高职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形态,是高职院校师生共同创造的一种与社会时代密切相关、融入行业企业要素、具有校园特色的人文氛围、学校精神和学习环境。高职文化既可增强高职学院持续发展的综合竞争力,又能对高职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对学生形成良好的就业能力具有促进作用。高职文化的主要构成要素为精神文化、环境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

(一)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是人类在从事物质生产基础上产生的一种人类所特有的意识形态。高职校园精神文化,是师生共同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的集中体现,它既要传承办学传统,突出育人理念,更要加强与行业、企业的衔接,借鉴和吸纳包括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经营理念的企业精神文化,将企业所崇尚的安全意识、质量观念、服务意识和敬业精神等渗透到学院的校训、校风、学风、教风等核心理念中去,从而使学校精神与企业精神有机结合,相得益彰。

(二)环境文化

在环境文化建设中,应以行业特点为主线,引入仿真或全真的职场,通过校企合作,完善校园基础设施建设。在实践性教学活动中,营造以培养训练学生综合技能为目的的企业化生产环境,以真实的生产活动为教学情境,以真实的产品为教学载体的校内实训教学模式。拥有实体车间、生产设备和企业管理制度,在企业专家指导下按照生产车间的标准和布局进行设备的购买、安装设计。学生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不仅能够通过训练形成操作技能,而且能培养学生较高的职业素养和爱岗敬业精神,有利于学生形成就业能力。

(三)制度文化

制度文化是人类为了自身生存、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主动创制出来的有组织的规范体系。高职院校的制度文化是维系学校正常运转必不可少的保证机制,它应在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前提下,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高职发展方向,提出的特定的规范和具体要求。制度文化在一定意义上说也是一种管理文化。高职教育培养的是企业需求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在制度文化建设上,高职院校的制度文化必须多方面向企业学习和借鉴,要有严格的纪律,严密的操作和管理规范,高标准的技术要求和高效率的劳动要求。

(四)行为文化

行为文化是指人们在生活、工作之中所贡献的,有价值的,促进文明、文化以及人类社会发展的经验及创造性活动。任何岗位,都有一些需要共同遵守的职业道德规范,职业道德的养成和修炼是基础和前提,高超的业务技能是关键,两者合二为一,是行为文化建设的落脚点和最终目的。高职院校培养的企业未来的准职业人,员工行为决定了企业整体的精神风貌和文明程度,高职学生的行为塑造要体现企业文化,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道德素质、勤奋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等方面具有企业员工的行为规范。

二、就业指导的工作重点

学生走向社会,是人生道路上的一大转折,在这个过程中,要完成“从学生到社会人”的角色转变。如何尽快适应环境,进入新的角色状态,这便是就业指导要解决的问题,学校应该从认知企业文化、转化自我角色、培养职业心态和训练职业技能等方面加以指导。

(一)认知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管理思想、群体意识和行为规范等的总和。一个企业之所以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常胜不败,归根到底是因为在其经营实践中形成和应用了优秀的企业文化。一些世界知名企业的企业文化具有共同的特征,其中均推崇诚信、创新、开拓进取、以人为本、善于学习等价值理念。同时,企业文化还具有较强的个性特征,每个企业都具有不同的企业文化特点。高职学生通过认知企业文化,可以充分理解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形象和企业目标,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激发学生热爱专业、苦练技能的热情,树立顾客意识、质量意识、成本意识、节约意识等企业需要的品质,提高吃苦耐劳、团结合作、认真负责等职业综合素质。

(二)转化自我角色

学生和职业者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社会角色,公众对其有着不同的行为期待。个体如果偏离公众对其扮演角色的要求和期望,就可能招致他人的异议或反对。完成由学生到合格职业者的转变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需要有目的培养。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应该缩小从学校到职场的断层,在建设高职校园精神文化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完成自我角色转化,增强学生职业适应性,避免学生到了工作岗位由于没有做好自我角色转化而出现的焦虑、紧张、畏难等情绪。

(三)培养职业心态

心态是影响行为的一个重要心理因素。日本管理大师安岗正笃说过:心态变则意识变,意识变则行为变;行为变则性格变,性格变则命运变。具备积极的职业心态,是从业者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职业心态的直接表现就是能否爱岗敬业。爱岗敬业是职业道德的核心,也是每个从业人员自我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缺乏敬业精神者终将被社会淘汰。事实上,现在很多公司越来越重视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和对企业文化的认可度,认为一定程度上,态度比技能更重要。日本“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就更愿意用“职业心态好”的人,因为这些人对工作更有责任心和热情,没有傲气,工作踏实、肯干,能为公司尽心尽力。

(四)训练职业技能

职业技能是学生就业所需要的技术和能力,是实现就业的基本条件。一个人只有具备了熟练的职业技能,才有可能实现就业,才能在他的工作岗位上更好地就业。高职毕业生必须要具备就业的资本,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要有一技之长,有熟练的职业技能。另外,现代社会中的人们一生维系于一个职业岗位的现象已经过时,跨职业、跨行业,甚至是跨产业的职业变动已经屡见不鲜。因此,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具备职业技能的同时,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以及这三种能力整合的关键能力是高职毕生持续就业的保障。

三、高职文化引领就业指导的主要途径

大学生就业工作始终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国务院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发 〔2011〕16号)指出:“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要求各高校要全面开展职业发展指导和就业创业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和就业观念。

(一)校企合作认知企业文化

校企合作育人是学生了解企业、认知企业文化的有效途径。学校要从学生走进高职校园的那一天起,就帮助学生认识到,他在选择高职院校、选择专业的时候就意味着其职业生涯的开始,只不过在高职院校的学习是其职业生涯的预备期。学校要让学生了解他所选择的专业将来有可能从事哪一类职业,而这类职业的工作特点是怎样的,一般工作程序如何,社会公众对从事这类职业人群行为方式的要求和期望是什么,以及从事这类职业应该具有的知识结构、专业能力是什么,进而学生就可以有目的的对其将来所要从事的职业,即将来要扮演的社会角色进行认识和理解,将来学生走上社会后,能够在实践中表现其社会角色。

因此,学校要坚持以校企合作、联合办学为载体,搭建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平台,依托实训基地,加强学生在企业实习、实训过程中对企业文化的体验与熏陶。通过加强师资培训,由去企业参加过生产实践锻炼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将企业文化引入课堂,按照企业需求,有目标的培养学生,使学生在校园就可以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定期邀请企业领导来校进行企业文化方面的讲座,由企业中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参与学校的实训教学;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不仅能使高职学生深入到企业及生产实践中,获得实际的工作体验,更能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认识企业、了解企业,感知企业文化的内涵、要求与特点,实现专业学习和企业文化学习的有效结合,加强学生对企业的认识,能够从心理上做好职业人的准备,为顺利实现学生到企业员工的角色转换打下基础。

(二)工学结合实现角色体验

工学结合是中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共同经验和必由之路,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显著特征和核心理念,也是我国高职教育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模式。工学结合不仅能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能使学生学习到企业一线工作者良好的职业素质和崇高的职业精神。学生作为企业的“准员工”,将来是生产一线的劳动者,工学结合使学生在实践教学环节和顶岗实践过程中,体会到企业的严格管理,这样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意识和职业行为习惯,有利于实现角色体验。

(三)爱岗敬业塑造职业心态

职业心态的直接表现就是能否爱岗敬业,爱岗敬业是职业人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是职业精神的核心,也是每个从业人员自我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缺乏敬业精神者终将被社会淘汰。而“爱岗”又是“敬业”的基础,履行职业义务需要情感,人们从理论上认识了一定的职业义务后,不一定能够自觉履行它,只有从内心对职业产生了较强烈的情感,才能自觉地追求它、从事它,“爱岗”能更好地“敬业”,职业道德情感比职业道德认识具有更大的稳定性。因此,学校要注重培养学生对所学专业及未来可能从事职业的兴趣,运用科学的方法,使高职学生将职业义务与职业情感有机地结合起来,有效地培养高职学生具有优秀职业道德品质和崇高职业精神,塑造积极向上的职业心态。

(四)实践教学强化技能训练

职业技能是高职生就业的基础条件,高职院校要积极推行“双证书”制度,强化技能训练,使学生形成较强的职业能力,具备实现就业的核心竞争力。以项目为载体,教师在做中教,学生在做中学,实现“教、学、做”一体化,“知识、技能、素质”培养训练一体化。把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融为一体,使学校的教学质量得以真正提高。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动手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独立完成工作的能力和应变能力等这些职业岗位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培养和锻炼,这是岗位实践活动以外任何形式无法完成的,是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有效途径。

职业教育是培养学生具有就业能力的教育,高职文化引领高职毕业生就业指导应贯穿于学生在高职院校学习的整个过程中,甚至在学生毕业后还应给予必要的指导。那种只是在学生临近毕业时,用为数不多的课时上就业指导课,讲讲择业观念、求职技巧及就业政策法规等一些内容的阶段性、而非全程性的就业指导,不利于学生成功就业,即使实现就业,也可能由于不能很好地融入企业文化,不尊重企业规则,而成为不受企业欢迎的员工,自身苦恼,甚至中断就业。高职院校必须紧紧围绕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这一目标,以高职文化为引领,用科学有效的方式开展高职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把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加以整合,全方位地促进学生就业能力的形成。

[1]《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发〔2011〕16 号)[R].2011.

[2]顾明远.职业心态训练[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张小建.创新职业指导——新理念[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部出版社.2005.

[4]王宇苓.关于培养高职学生职业精神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31).

On Combination Cultural Construction in Vocational College with Employment Guidance

WANG Yu-ling
(Tianjin Modern Vocational Technology College,Tianjin 300350)

Culture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which combines enterprise culture with culture on campus,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ultivating student’s occupational ideal and professional quality.Leaded by culture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the effect of employment guidance will be pushed through enterprise cultural cognition,role experience in work-integrated learning,professional psychology molding by training professional dedication and promoting the level of skill training by strengthening practical teaching.

culture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graduate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employment guidance

G718.5

A

1008-9055(2012)02-00070-03

2012-03-26

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规划课题《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与管理实践研究》(课题编号0401921B-098)阶段性成果。

王宇苓(1962—),女,天津市人,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教学与管理。

责任编辑:陈 岩 王春艳

猜你喜欢

就业指导职业高职
案例教学法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初探——以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为例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高校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作用探究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