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就业指导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4-12-20于波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4年10期
关键词:针对性就业指导专业化

于波

学生进入高校进行学习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能够顺利就业,因而就业就成为了高校的一项重要目标。而对高校学生开展就业指导则是指导学生走向职业化以提高其就业机会和就业能力的重要途径,所以,我们必须重视高校的就业指导。但是现实情况是,很多高校的就业指导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影响了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因此,我们认为很有必要对高校就业指导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最终促成高校就业指导的科学化,提高高校学生的就业率。

高校是人才进行社会化,习得社会生存技能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社会上所需要的各种人才的培养阵地,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对高校学生进行就业能力的培养,以提高其就业机会。高校就业指导是在学生的专业课程之外,学校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增加学生的就业机会而开展的专业就业指导活动。高校就业指导的开展形式不仅包括就业指导课程,而且还包括就业指导讲座、就业指导模拟活动等,为高校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提供了重要的途径。但是,很多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存在着专业化不强、针对性不强、对社会岗位需求了解较少以及就业指导形式较为单一的问题,影响了高校就业指导目的的实现。因此,我们必须通过对高校就业指导中存在的这些问题进行进一步的分析,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一、高校就业指导中存在的问题

高校就业指导教师的专业化不强。高校就业指导教师的专业化不强是高校就业指导效率不高的重要原因,给高校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造成了很大的制约。首先,高校专业化的就业指导教师缺乏。通过我们对很多高校进行调查发现,虽然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已经成为了一种主流意识,但是很多学校依然没有配备足够数量的专业化就业指导教师,有些学校甚至只有两三个从事就业指导的教师,这使得就业指导效率不高,学生难以接受到充分的就业指导。其次,高校就业指导教师的专业水平不高。很多高校就业指导教师自身缺乏充分的企业就业经验,空有一身的就业指导理论但是难以与现实就业情况结合起来,因而难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就业指导。还有一些学校的就业指导教师由辅导员兼任,这使得整个就业指导过程既缺乏专业性,又缺乏现实性,难以对学生的就业产生有意义的影响。

高校就业指导内容的针对性不强。高校就业指导内容的针对性不强是高校就业指导中存在的重要问题,针对性不强使得高校就业指导千篇一律,难以对学生就业中的具体问题产生指导意义。由于高校就业指导教师的缺乏、对就业指导的不够重视以及对高校不同专业之间差别认知的不足等原因,很多高校就业指导的针对性不强,不能够根据不同学生所学的不同专业来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这使得学生对自己专业在就业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一些具体问题不够了解,同时也缺乏思想准备,以至于到真正面对这些问题的时候难以有效地解决。因此,我们很有必要提高高校就业指导的针对性。

高校就业指导对社会岗位的人才需求状况了解较少。我们在高校进行人才培养的目的就是为了促使人才的社会化,即使人才符合社会岗位的具体需求。但是,在一些高校就业指导的过程中,就业指导教师本身对于社会岗位的实际需求不够了解,所以难以按照岗位的实际要求来对学生进行培养。这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职业化水平不高,不符合社会的实际需求,在进入到岗位之后还需要进行长时间的培训和适应等,给高校学生乃至用人单位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高校就业指导的形式较为单一。高校就业指导并不仅仅是包括高校就业指导课程,还包括就业指导讲座,就业情形模拟以及其他的一些就业指导活动等。但是,很多高校在就业指导的过程中单纯地认为就业指导就是指就业指导课程,因而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就只通过就业指导课程来对学生开展就业指导。这使得就业指导的形式较为单一,学生对就业指导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缺乏对就业指导的兴趣等,难以通过就业指导来提升自己的就业能力。

二、高校就业指导中存在的问题的相关解决对策

提高高校就业指导教师的专业化水平。高校就业指导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不高严重地影响了高校就业指导的效率,因此,我们必须要提高高校就业指导教师的专业化水平。首先,引进专业化的就业指导教师来扩充高校就业指导教师的队伍。通过引进专业理论水平较高、能力较强的就业指导教师,高校能够很大幅度地提高其就业指导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促进其就业指导效率的提升。其次,对现有的就业指导教师进行培训。通过对现有的就业指导教师或者是从事就业指导的教职人员进行现代化、专业化和科学化的就业指导培训,能够提高其自身的就业指导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最终促进高校就业指导教师整体水平的提高。

提高高校就业指导内容的针对性。高校就业指导内容针对性的缺乏使得高校就业指导难以有效实现其指导目的,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地提高高校就业指导内容的针对性。首先,对学生进行分类,这个分类可以依照学生的就业意向(企业单位、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创业等)来分,也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专业来分,以方便对就业状况不同的的学生开展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其次,根据对学生的分类状况来了解相关单位或者行业的职位要求,按照这些职位要求来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最后,建立相关就业指导办公室,以供学生进行就业问题咨询和对学生进行单独的指导,提高就业指导的针对性。

提高高校就业指导内容与社会岗位需求的契合性。高校就业指导内容与社会岗位实际需求之间的差异是高校就业指导效率不高的重要原因,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地提高高校就业指导内容与社会岗位实际需求的契合性。首先,高校就业指导教师需要通过对社会岗位的实际需求进行调研,以此来增加对社会岗位实际需求的了解,进而在实际的就业指导的过程中按照就业岗位的实际需求来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指导。其次,高校可以聘请企业中的招聘负责人来按照自己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来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提高学生实际能力与社会岗位之间的契合性。

丰富高校就业指导的形式,提高学生对于就业指导课程的兴趣。首先,正确认识高校就业指导的形式,充分理解各种就业指导形式的作用和优缺点,进而在就业指导的实际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自由选择就业指导的形式。其次,在就业指导的过程中充分地利用就业指导讲座、就业过程模拟、就业能力培训等形式来提高学生对于就业指导的参与程度,提高学生对于就业指导的兴趣,提高就业指导的效率。

综上所述,就业指导是提高高校学生就业能力和就业机会的重要手段,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对高校就业指导中存在的問题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发掘出其背后的原因,进而提出相应的、提高高校就业指导专业性、科学性和针对性的策略,最终提高高校就业指导的效率,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就业机会。

(作者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针对性就业指导专业化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应时而著,为事而作——议论要有针对性
对幼儿园听评课专业化的思考
晓有机化学必考方向 提升备考针对性
学会“针对性”写作
有的放矢,始得鲜明——议论要有针对性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论专业化老年媒体的发展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