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要树立“整体观”
2012-02-15天津市第一百中学郑金宾
■天津市第一百中学 郑金宾
布鲁纳说过:“知识如果没有完美的结构把它连接在一起,那是一种多半会被遗忘的知识。”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如果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缺乏系统的、整体的把握,获得的知识是零散的,“见叶不见枝,见木不见林”,就容易从单一的、孤立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就不会将所学的知识内化为整体的认知结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也就无从谈起,因此树立教学的整体观至关重要。
一、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应体现层次性
数学活动和数学学习活动都是有层次的,数学教学应该与数学活动和数学学习活动的层次相对应。层次性是数学整体性的内在体现。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教师要注重体现数学教学的层次性,展现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由无序到有序的逐级递进、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促使学生的思维活动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提升思维品质。各层次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上一个层次的认识成果为下一个层次提供了思维材料,是下一个层次的思维对象;下一个层次是上一个层次的提高与升华,成为一种新的思维成果,是进一步思维活动的开始。
以“函数的单调性”教学为例。可设置四个层次的主干问题,引导学生完成形式化定义的形成过程。1.基于学生的常识,以学生熟悉的函数如y=x与y=x2的图像为切入点,观察指出增区间和减区间,思考形成单调性的图像表征。2.引导学生从变量的角度描述函数上升或下降的趋势,形成用自然语言描述单调性的定义。3.以学生不熟悉的函数如y=x3-3x为例推断其图像的升降趋势,引发认知冲突,体会用数量大小严格表述单调性定义的必要性。4.以y=x2为例,在区间 (0,+∞)上,引导学生对“函数值y随着x的增大而增大的特征”给以具体的定量刻画,将自然语言抽象为严谨、准确的符号语言,形成增函数的形式化定义,再类比得出减函数的定义。上述四个问题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在主干问题的引领下,学生经历了一个将直观图像演变为严格定义的渐进性整体过程,在数学能力上得到了历练与磨砺。
二、在知识的发展过程中应加强联系性
信息学研究表明:当知识以一种层次网络的方式进行排列时,可以大大提高知识的检索效率和应用水平,从而产生更大的迁移性和能动性。数学内部知识结构之间、数学与外界之间存在着普遍的联系,联系性是数学整体性的生动体现。在知识的发展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对细节追根溯源,将它置于整个数学大厦中去观察和思考,寻找它与其他事物之间的横向联系和纵向联系,构建知识链,完善认知网络,形成整体认识。要注重沟通数学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通过类比、联想、归纳、对比等方式,挖掘概念间的同一性、从属性、交叉性、并列性,通过概念的系统化、条理化,形成相应的概念体系;要注重数学与其他学科及现实世界的联系,引导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
三、在知识的应用过程中应突出思想性
数学思想是对数学理论和内容的本质的认识,数学方法是数学思想的具体化形式,统称为数学思想方法。从广义的数学知识角度来看,数学思想方法在一定范围内具有普遍性和隐含性,是学生形成整体认知结构的纽带。思想性是数学整体性的价值体现。在知识的应用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揭示知识中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以教学内容为知识线,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为方法线,知识连接成线,线交织成网,方法线控制引导知识线,架构起来自不同方向、不同层次、四通八达、水乳交融的一座思想方法的立交桥,不管从哪里切入都能将相关知识整合起来,使知识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并呈现出动态开放、兼收并蓄的生成状态,数学内容工具性、基础性和应用性的价值得以充分彰显。
总之,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要站在一定的高度俯视教科书,从整体的角度出发去思考教学设计,注重知识的层次性、联系性和思想性,促使学生从整体的角度去认识、理解与应用数学,“把书读厚”的同时能“把书读薄”,逐步学会整体建构的方法,树立整体建构的思想,从而形成强大的数学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