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学习与实践的互动中落实责任教育

2012-10-23刘志奇

天津教育 2012年12期
关键词:办学读书理念

■刘志奇

刘志奇

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第九中学校长

●教育应使人有质量地生活,教育是为了人的幸福。

●施教不如促教,促教不如自悟。

●管理是一门了不起的艺术,它的最高境界就是让每一个被管理者都感到自己的重要。

●公平是一个社会安定祥和的基石,教育公平的关键是机会公平。●世上的路不是走的人越多就越平坦越顺利,有时候需要鼓起勇气走自己的路,走出新意。

大港作为全国首批课改实验区,在我市首先开始了初中课程改革,刘志奇在大港二中工作期间曾先后担任教务主任和教学副校长,亲自主持了二中的课程改革,成为大港初中课程改革的代表性人物,曾多次在全市的初中课程改革经验交流会上介绍经验,应邀到其他区县介绍课程改革的经验。她在大港二中为学生设计了自主作业、错题日记本,开发了校本课程“爱心广场”“古诗文赏析”“英语歌曲联唱”“影视课”等。她在大港九中亲自主持的“教案版式设计、教案检查方式、教案设计思路、电子教案的使用”等做法,每学期都要进行改革,不断挑战自己、超越自己,为教学管理改革提供了丰富的经验。

多年来,刘志奇校长注重自身的学习和进修,每天都坚持读书,学习新的教育理论,积极参加一些全国性的学术研讨活动。每年都承担和参与一些国家级和市级课题,如今年承担的两个市级课题、一个国家级课题的子课题研究均在下半年结题,10月份又承担了市级课题“养成读书习惯”的试验研究,带领教师在科研中寻求发展。

作为分管教学的副校长,刘校长多年来始终担任初中语文的教学工作,一些新的教学模式她首先试验然后再指导老师们推广。如今年她正在进行的初中随笔化作文课题,她不但亲自实验,并建立了博客与老师们不断交流共享,深入课堂指导语文老师上课和总结经验。

作为校长,她又积极投身于学校的内涵发展工作,以实施责任教育,促进师生共同成长为理念,开展了“流程管理、形成性评价研究”活动,改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学校各方面的工作有了质的飞跃。她是一个不甘现状勇于创新的校长,是个积极学习不断进步的教师。

(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所长 王敏勤)

我和志奇校长中学时期是学友,我是她父亲的学生;刚参加工作,我们分别在苏家园小学和苏家园中学教书,我是她母亲的同事;我调入大港教科室,作为大港二中副校长的她又是兼职教科员。教育战线上我们共事30年,我见证了她从语文教师、教研组组长、教务主任、教学副校长到校长的过程。作为同事和好友,我眼中的她是一位爱读书、勤而多思且爱钻研、思而善悟的创新型人才。

受家庭的影响和熏陶,她把“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作为事业的追求。她为人谦和、处事果断,班集体管理中用无私的爱心温暖学生,课堂教学中用精湛的技艺提升学生,学校管理中用先进的理念打造特色,深受家长、师生和各级领导的好评。2000年她被中国教育工会天津市委员会评为教育系统“三育人”先进个人,同年她被天津市总工会授予“九五”立功奖章。

作为语文教师和教研组组长,她基于“启疑激思,教之根本;善问敢创,学之愿景”的理念,坚持语文教学的“生为主体、师为主导,疑为主轴、动为主线”基本策略;课堂上,她理念先进、思路清晰、方法灵活、注重互动。1998年,获“希望报杯”全国直辖市省会城市青年语文教师课堂教学大赛二等奖。

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她睿智干练,勇于创新。她坚持走“科研兴校”之路,践行科学发展观。她积极为教师的“教育科研”创造环境、营造氛围,提供条件、给予支持;同时,她更是教育科研的领路人。她以课题研究为载体,抓住教育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实践研究,先后承担了多项市级立项课题并将研究成果成功地应用到教育教学实践,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研究成果获天津市三等奖。

真诚地祝福志奇校长能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教师进修学校教科室主任 徐升恒)

任何一所学校的发展都是在办学理念与办学实践不断的交互作用中实现的,学校发展得快,主要是因为办学理念先进且符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并在理念和实践的不断转化中实现办学的最大效益。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在我对学校工作实践中理念与实践如何紧密结合,如何进一步促进理念与实践的交互方面所做的工作和思考,不妥之处请大家指正。

一、明确目标:将我校的办学理念和学校管理实践密切相连

我校的办学理念是“实施责任教育,促进师生共同成长”,它要与德育、教学、后勤、体卫等管理工作的落实紧密连接。

二、思考路径

1.增加技术处理环节,促进理念“下降”到实践。

大家都知道,学校的历程与现实是一种实然状态,教育理念是一种应然状态。理念属于精神层面,在高处;实践处于现实层面,在低处。二者之间的空白地带需要一个环节将它们不断地连在一起,并肩前行,才能实现最完美的结合,发挥最大作用。培训时注重理念层面,限于精神层面,理念的贯彻也多停留在概念的阐释上,理念喊得震天响,行动依然旧模样的现象仍然很多,问题就在于没有花气力做好理念向实践的转化工作,没有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在具体活动环节上跟不上。因为二者的结合不是将随性的行为进行理论诠释和图解,更不是用华丽的理论对一般行为加以包装;中间层面技术转化的缺失,是造成理念与实践脱节的主要原因。

2.细化行动性研究,促进实践“上升”到理念。

作为基层学校教育工作者,我们并非一定是先有了非常清晰的理性思考后再来指导学校的工作,有时是先有一些朦胧的新思路,在工作中边实践边思考后才逐渐清晰的。准确地说,学校提炼教育理念的历程也是一种行动研究。作为行动研究可能是理论不系统、不深奥,但它最大的优越性是缩短了理论转变为实践的周期,使研究者、思考者能提出强有力、有效的工作措施。对这些措施进行细化、分解,就会发现其背后暗藏的成功原因,用“简而达、微而臧”的语言提炼出来,那就是理念。

为实现这样一个从上而下、又从下而上不断循环往复、不断完善的过程,我采用了“5W2H”法作为载体连接之,实践证明效果不错。此法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陆军兵器修理部首创,简单、方便,易于理解、使用,富有启发意义,广泛用于改进各种管理和技术活动,对于决策和执行性的活动措施也非常有帮助,也有助于弥补考虑问题的疏漏。

这种方法和我在华东师大学习的用形成性评价来解决课堂低效问题、学生学习问题、提高教师专业素养问题的思路是一致的,上学期我是两种方法交替衡量各项工作的设计思路,从而确定思路的准确性和明确性,促进了工作环节的精细化、标准化,提高了推进的自信心。

三、具体做法

1.读书、思考。

弄明白是什么、为什么。此处的明白是指真真切切的明白,自己能说明白,能让别人也听明白;而不是自己凭感觉、他人也凭感觉的理解和认知。解决了“5W2H”法中2个“W”:WHY——为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理由何在?原因是什么?WHAT——是什么?目的是什么?做什么工作?

(1)进一步阐释办学理念的内涵。阐释办学理念的内涵,不是简单的以词解词,而应该做到全面、具体、通俗。全面,要考虑时代要求、国家需要、区域发展、生命成长;具体,虽然站位高,但能说得清晰,做得明白,看得清楚;通俗,易记、易实施。从大处着眼,在小处落笔,让教师时刻保持一种责任感:位卑未敢忘忧国,从而提升教师的职业自豪感,滋养教师大气。如我校的办学理念“实施责任教育,促进师生共同成长”,其中“责任教育”就集中体现了《纲要》精神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培养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又着眼解决我们当前毕业生中反映出我们的教育存在的问题,再结合新区发展所需培养的人才等来看我校的责任教育,视野就开阔了许多,信念也就更坚定了。其中“师生共同成长”是学校发展的充分必要条件,也是开展“责任教育”的落脚点。但“责任教育”如何理解?如何开展?还需要更通俗、简要的解读。我们就变成了这样的要求:“责任就是,让让你干的人放心,让跟着你干的人放心”,有责任的人就是“敢于担当,第一时间去办,办则办好,知难而进,主动创新,及时通报的人”。

(2)进一步认识办学理念的重要性。一是因为它是“魂”,必须要统一。此统一应该是立体的、多维的统一:外在统一,进入学校,草木砖瓦,专栏镜框,可以看到学校的办学理念;内在统一,班子的管理之道,全体教师教学之法,展示着办学理念;外在与内在的统一:言行举止,育人成果,感受着办学理念;而我校的办学理念还需要在浸透到全员全方位上下功夫,在思想统一上做实事,用多维的、高水平的教育成果显示办学理念的引领作用。二是因为它是“神”,必须要坚守。马卡连柯于1920年秋创办了“少年违法者工学团”,反对当时苏联流行的各种错误的教育思潮,提出了应把“对人的高度尊重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办学理念,“把几百个经历过严重摧残和屈辱生活的人,改造成为‘真正的苏维埃人’”。陶行知创办晓庄学校,条件极为艰苦,但他提出的“生活即教育”“六解放”等办学理念,却使晓庄学校的“小先生们”做了中国普及教育的主力军。一所学校是干什么的,一般性的特征人人皆知,而办学理念是自己独有的,是这所学校的标志,是它的眼睛,是它的“神”。他人不容易学到,因为它不是一日之功所为,不是一方之力而就,需要身心合一、凝神聚气地持久坚守。三是因为它是“力”,必须要凝聚。武训兴义学,受到当地恶霸的欺侮,但他不惧不悔,“一拳一个子儿,一脚三个子儿”,靠的是什么,靠的是自己的教育信念:“兴义学,不让后人受没文化的苦”,靠的就是普及教育的文化之功、之力。办学理念就是一所学校之“力”,它一方面是要体现教育让人们“向善”的一般功用,另一方面则要体现该学校“举全校之力”的结晶,是学校各项工作的凝结点,它体现了一所学校的一切,同时也展示了学校的一切。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一是以“口号”为抓手,倡导一种精神。在学期初提出令人振奋的口号,如“做有责任感的九中人”“争创安全校园、文明校园”等。这些口号不仅凝聚了人心,聚焦了目标,更重要的是学校的办学思想为大家所认同、所默契。二是以“质量”为目标,构建一种机制。首先是建立了质量目标引导机制,其次是构建评估督导机制,推行流程化管理,强化过程管理、结果考核,检阅校长办学思想在实际工作中的贯彻实施。再次是构建科研先导机制,以教育科研为先导,形成校园教科研氛围。

2.设计、实践。

弄明白如何做、做到什么程度。也就是要解决“5W2H”法中的另外 3个“W”和“2H”了:WHERE——何处?在哪里做?从哪里入手?WHEN——何时?什么时间完成?什么时机最适宜?WHO——谁?由谁来承担?谁来完成?谁负责?HOW——怎么做?如何提高效率?如何实施?方法怎样?HOW MUCH——多少?做到什么程度?数量如何?质量水平如何?付出与回报如何?

举例。我校的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有效性。沿用了“5W2H”法的思路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了很好的效果。

(1)理清思路。为什么改?因为低效。教师认真教、教不会,失信心;学生被动学、学不会,无信心。改的目的是什么,该怎么做?要增效,要引入形成性评价。谁负责,谁来完成?校长负责,教学管理者、教师来完成。怎么做,如何实施?读书、交流、实践,悟性强的教师先试先行,易做的学科先推开,尝到甜头,越做越爱做,看到希望,大家都要试着做。做到什么程度,质量水平如何?每个环节都增效,课堂效率大增,学生自主地位得到落实,自学能力得到提高,学习状态和成绩有了明显的变化和提高,教师感受到“教”的真谛,有了自信。

(2)具体措施。一是读书学习——交流思考,思考交流——共同进步。读书,人要天天看书,终生以书籍为友,这是一天也不断的潺潺小溪,它充实着思想的长河。爱好读书应当是教师的职业素质和习惯,在读书面前,人人平等。从2011年12月份到2012年5月底,我校教师最难忘的学校活动之一是读书交流活动。假期我自己读崔允漷教授的《有效教学》,同时也带领几个会读书、爱读书的青年教师读这本书,一章一节地做读书交流,聚会交流、邮件交流、电话交流,让我们的假期忙碌而又充实;就《有效教学》一书的第四章,我与二十几位青年教师读了半年,至今大家还觉得读不够,每句话中包含的深意还未用足;开学后每周五下午两节课时间全体教师集中在阶梯教室听讲座,青年教师讲,老教师听并做评委,效果是:讲的认真——大家会评价我呀;听的投入,得听明白呀,不明白怎么评等级?年轻人写讲座稿的过程就是提高的过程,我边审稿边与其交流的过程是互助的过程,年轻人讲座的过程是展示的过程,也是对老教师培训的过程,老教师评价的过程更是自觉接受培训内容的过程。每周五位教师上台,从不同学科、不同角度(备课、评课、新旧教案对比、实践体会等)讲清原委,增效的方法很实用,尤其是“课标决定目标,细化目标的方法,评价设计先于教学设计”等形成性评价的核心环节的案例讲解,让老师们茅塞顿开,发现了自己平时的教学设计低效、无效的真正原因,找到了提升各环节效率的支点。原来就是加入了分解目标和及时评价几个细节,让学习目标和环节操作之间随时交互,完成了“导标、验标、补标”的过程,实现了“教的清楚——会教、学的明白——乐学”的目的,全体教师在感慨年轻人聪明的同时,自己也感受到读书、交流带来的成长幸福。

二是实践验证——发现问题,交流读书——总结经验。教师的责任,为人师表。要教会学生学习知识和运用知识,那么,自己就要先学会知识、技能并能运用知识和技能。在完成第一阶段的读书交流任务(学习交流环节)之后,我们又开始了第二阶段的课堂实践(实践验证)。备课后,上研讨课;听课前,分配评课点;录课后,有针对性地评课;写出片段实录,分析成败得失;再次交流、读书,解决问题。如果预设(备课)方案很充分了,可是课堂推进不顺利,教师情绪有波动,我们就一起研究是教的技术问题,还是学和评的方法问题?是教的艺术问题,还是学的习惯问题?思路基本统一以后,我说:这是不是也和学生做作业一样,课上听明白了,作业中不一定写得对呀;学、练之间要多次反复才能形成技能,老师们听后感触很深。因多方原因,虽然只搞了两次这样的教研活动,但教师们都觉得受益匪浅、印象颇深,到现在还能详细地描述设计过程及问题所在。有人在反思中写道:“终于明白了如何让学生学会、会学的操作方法,再看《有效教学》一书,就觉得书里写得很清楚,可当时为什么就看不懂呢?学生读书也是这样的感觉吧。”

“课堂兴,则教育兴;课堂解放,则教育解放;课堂生动,则教育生动。”课堂不仅仅是传授知识,也是生活的一部分,学习的过程应该能够体验生活的本真,体验到幸福与快乐。

在其他部门的活动中,我们也坚持这样的一个思路,借鉴这个技术环节让各项工作与办学理念紧密结合,促进理念的落实,也促进管理者水平的提高。德育的“每日测评”活动、课题建设,体卫的“大课间活动”,总务的“维修要求”等,因加入了这一技术环节,教师的责任意识明显加强,工作质量均有了明显提高。

办学理念的落实还有很多的切入点、很多实用的方法,有文化的,还有行政的;有技术的,还有人文的。无论哪一种方法,我们都不要忘记:教育的目的,不单单是让人拥有知识,更重要的是让人拥有智慧。知识并不等于智慧,知识是理念的外化,是智慧人生的反观;知识只能看到一块石头就是一块石头,一粒沙子就是一粒沙子;智慧却能在一块石头里看到风景,在一粒沙子里发现灵魂。因才疏学浅、能力所限,自己只能给大家带来一粒沙子、一块石头,期望得到同行的指正与帮助,并在众多同伴的思想和实践中得到启发,丰富和完善自己的智慧。

我推荐的书

筅《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美】帕克·J·帕尔默著,吴国珍、余巍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筅《教育走向生本》,郭思乐著,人民教育出版社

筅《芬兰教育:全球第一的秘密》,陈之华著,中国青年出版社

猜你喜欢

办学读书理念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我们一起读书吧
读书为了什么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