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化学问题驱动式学案设计的实践

2012-10-23康永军

天津教育 2012年12期
关键词:学案驱动设计

■康永军

康永军

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教育中心化学教研员

●教育的真谛是帮助每个人成为他自己,帮助他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把个人的独特性发挥到极致,从而为民族、为人类做出自己独特的贡献。

●教师应该是智者,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还是智慧的化身。

●教研员应该具有一种意识:像专家一样思考;强化一种责任:敢于担当新课程改革赋予的历史使命;领悟两个关键词:“证据”和“专业”:尊重科学研究的证据原则;学科专业教学知识是教研员的安身立命之本。

爱业的他充满了青春的激情和活力,敬业的他得到了学校的赞誉和信任,专业的他赢得了师生的尊重和信服。这就是对永军老师的基本印象。

永军老师致力于高效课堂教学的研究与实践,将传统教学法与现代教育理论有机结合,将现代教育技术辅助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并针对不同的知识内容和课型,选择不同的教学法和适应学生学习兴趣、方式及能力的教学设计。

永军老师致力于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与实践,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教师基本功比赛,教学技能竞赛,学科优秀课、观摩课大赛,教学设计和说课、实验设计等展示交流活动,这些都为学科教师搭建了展示自我、提高能力和专业成长的舞台,为全面提高学科教师教学水平奠定了基础。

永军老师致力于学科教育科研的研究与实践,将教育科研、教学研究和课堂教学三者融为一体,用教育理论为支撑,将教学经验和课堂实践的创新方法提升为教学成果,作业设计、章节教案设计、习题设计、试卷设计、导学卷设计,一系列资源库的陆续建设完成,分层教学、网上教研等多种方法模式的应用,都对学科教学模式的形成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愿永军老师在专业成长与发展中不断超越自己,在学科教育教学中再创新的辉煌!

(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教育中心主任 苏东强)

一、目前学案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案的设计形式化,设计的问题大而空。

有的教师简单地认为学案就是学习目标、自学设计、达标练习、反馈作业等几个部分的组合。教师在学案设计时没有把精力放在对教科书的深入研究和对教学对象的深入调查上,只是完成学案的结构,学案设计流于形式,在自学设计上,问题设计缺乏动力性、主体性、方向性、建构性。

2.学案设计教案化,设计的问题缺乏思维的含金量。

有的教师认为学案就是教案的细化,教师只是把教案的内容整合到学案中,对整堂课的各教学环节改头换面,稍加调整或充实,把教师要讲什么,怎样讲,学生怎样学都写在学案上。“学案”越编越厚,学案变成了教案的解析版。

3.学案设计习题化,缺乏知识疏理和方法指导。

有的教师认为学案就是教学内容习题化,把学案设计成同步练习,课堂中学生只是做题,教师所选的题又缺乏针对性,整堂课就成了师生对答案的过程,根本无法体现学案教学的优势。

4.学案设计共性化,没能较好地体现层次感和互助式教学。

有的教师认为学案设计要更多体现的是整齐划一,大至各个栏目,小至某个问题或习题的选择都要保持高度的一致,这样的学案忽略了学生的层次差异,缺少阶梯性和递进梯度,不利于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

二、问题驱动式学案的内涵

问题驱动式学案就是教师在分析学生现状的基础上对教科书内容进行再分析、再挖掘,设计出以问题系列为主线、以问题解决为导向的合理高效的学习程序。驱动性问题的产生不仅是新知识掌握过程顺利进行的基本条件,而且创设有效的问题能够沟通课堂与外界的联系,拓展学生的认识领域,将学生带入具有真情实感的社会化、生活化的氛围。此外,通过观察学生对问题的敏锐程度及对问题的兴趣态度等,可以了解学生的认知情况;通过分析问题在学案教学中的具体使用过程,可以帮助教师反思教学过程,促进其对问题驱动式学案的理解。

三、问题驱动学案设计的基本环节

1.问题驱动下学习目标的设计。

学习目标是指在具体的学习目标中有学生遵循的所要达到的结果或标准。学习目标在整个学习活动中起着积极的引导作用,使学生的学习成为创造性活动。

以驱动性问题进行学习目标的设计,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要让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就要从问题开始。驱动性问题的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创新来自于问题,来自于学生心中的好奇和怀疑,没有好奇、怀疑,就没有问题意识,也就谈不上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问题驱动下学习过程的设计。

(1)创设情境中的驱动性问题。

问题情境是指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具有一定难度和复杂性,又必须经过努力才能解决的系列问题(包括教师设计的问题和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所构成的学习情境。创设问题情境的目的在于营造一种强烈的求知气氛,让学生通过解决问题和提出问题完成学习任务。

苏珊·桑塔格生活在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美国,她作品以敏锐的眼光直指当时西方技术主义、享乐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消费主义的弊病。面对当下中国,人们迷茫于生存所导致的诸多的问题,苏珊·桑塔格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反对阐释”毫不过时。所谓“在艺术潮流的时差下,在21世纪初的中国来重读这些文章,还能从中得到一些印证与启发[8]”。虽然苏珊·桑塔格的身影消散在了历史的洪流中,但她巨人般的思想将永远存于现实,就算在今天我们仍然需要苏珊·桑塔格。

问题的情境不仅需要多种多样的创设方法,还需要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合理控制问题的难度,选择适当信息开放度的问题情境,才能真正激发并维持学生较高的学习动机。

(2)学法指导中的驱动性问题。

教师的工作是促进学生成长。我们要让学生学会独立自主的学习,就必须让学生掌握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教师要根据对“学法指导点”的研究,结合驱动性问题的设计及解决问题所需的思维方法,给出学法指导。

【案例】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学习过程中,学法指导的问题设计。

问题1: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是什么?

对于学过的学生,这个问题属于事实水平的问题,这样,通过问题指导使学生通过实验原理的分析和实验设计思路的剖析,掌握化学实验的方法。

问题2:从若干制气装置中选出制取氧气、二氧化碳的装置,并解释原因。

这个问题仍然属于事实层面的问题,但比第一个问题稍微复杂一些,有些是学生课上学习过的常规实验装置,有些可能是以前没见过的简易装置,学生光凭死记硬背是不行的,这样,通过问题指导学生学会控制变量、模型、归纳、分类、转换、类比、替代、假说等化学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

问题3:实验室制取气体选用装置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3)分层学习中的驱动性问题。

分层学习设计是为所有学生而不是部分学生提供更多的取得成功的机会,它使每个学生都在不低于个体实际能够达到的水平上学习,从而获得最优化的发展,实现个性化学习。分层学习中的驱动性问题设计,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设计两种或两种以上层次性不同的问题,为鼓励那些学习基础薄弱的学生选做较大难度的学习任务,教师未必总是按照由易到难的顺序排列学习层次或学习任务,以让学生无意识地解决较难问题,从而增强其信心。

(4)自我反思中的驱动性问题。

只有对自己的学习以审视的态度进行自我反思,学生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特别是在驱动式学案学习中,亲自参与各种学习活动,获得与常规课堂教学不同的学习体验,而这些活动与体验往往不是系统的,尤其需要学生对其进行深刻的内省和反思。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驱动式学案学习对学生发展的价值。通常教师可以对一些重要的知识或易错的知识,进行设计反思提示,引导学生总结规律、明确得失。

3.问题驱动下习题的设计。

(1)常规问题。

常规问题在促进学生深化理解知识,建构系统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非智力因素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基础问题的设计要保证学生掌握最基础的知识、解题方法和答题规范,确保:问题是学生正在学习的东西;问题是你要达到的教学要求;问题的答案证明,可以通过你或学生来实现预设的教学目标。

(2)开放性问题。

化学开放性问题是指条件多余、不足或答案不唯一的问题。由于这些开放性问题往往存在着多种可能性,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思考空间和多角度考虑问题的机会,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在思维的不断“发散”和“收敛”交替过程中,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案例】白酒和白醋都是家庭厨房中常见的烹调用品。请你利用家中现有的条件,将它们区别开来。

我推荐的书

筅《给教师的建议》,【苏】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译,教育科学出版社

筅《大夏书系·有效教学:有效教学十讲》,余文森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筅《高效课堂八讲》,刘金玉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猜你喜欢

学案驱动设计
基于模糊PI控制的驱动防滑仿真系统分析
屈宏斌:未来五年,双轮驱动,砥砺前行
乡愁导学案
轨旁ATC系统门控柜接收/驱动板改造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比例尺(一)”导学案
基于S3C6410的Wi-Fi驱动移植实现
导学案不能沦落为“习题单”:以“中位数和众数”的导学案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