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武术中自强不息的精神
2012-02-15张维凯
张维凯
(北京体育大学,北京100084)
进入21世纪,人们对中华武术的认识在不断加深,中国传统武术受到了世人更多的关注和青睐。武术不仅是当今人们健身的良好方式,更是今天的青少年尤其是独生子女,磨练意志,培养自强不息精神的有效途径。武术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随着时代和文明的不断进步,武术也在不断的发展。
1 中国传统文化中体现的自强不息精神
“自强不息”一语最早出自《周易》中“乾”卦的卦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梁启超先生对“乾”卦的卦辞进行了解释:“乾象言君子自励犹天之运行不息,不得有一暴十寒之弊。且学者立志,尤须坚忍刚毅,虽遭颠沛流离,不屈不挠。”“健”具有积极性、主动性和变易性的特点,所以人效法天的“健”同样也具有积极、主动和变易性,这恰恰能体现人的主观能动性。健:即运行不止,亦即刚强不屈之意。这整句话的意思是“天”为法,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努力进取,决不懈怠。因此“自强不息”即是要人们具备坚忍刚毅,永不停息的优秀品质。“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足,《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作为也。”还有司马迁,虽身受宫刑,但忍辱负重,发奋读书,终成《史记》。这些圣贤正是因为有了自强不息的精神,才做出了一番大事业,有了大成就。由此看出:人在效法天“健”而践行“自强不息”的人道时,就是积极主动,充分发挥自觉能动性的全过程。在一个人的人生的全过程中,不论遇到什么艰难困苦,都要永远保持一种“自强不息”的精神,以坚强的毅力来克服各种困难,永不停息的前进。
2 武术中的自强不息精神
武术作为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在中华民族的文明史中闪烁着灿烂的光辉,以至今天武术成为中国的国粹、国宝,武术的很多项目都被列入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武术发源于原始人类的生产劳动,形成于军事战争,发展于自商周到唐的几千年里,成熟于明清。这一博大精深、内容丰富、文化色彩浓厚的传统体育项目,是一个能对许许多多的人产生巨大吸引力和精神作用的集健心与健体为一体的运动形式。
2.1 武术精神的发展
武术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其精神内核。中华武术精神的最初形态表现为各门派所提倡的武德。早在两千多年前,《左传·宣公十二年》就对武德作了规定,它提出“武德有七:禁爆、戢兵、保大、定公、安民、合众、丰材”。《春秋·谷梁传》也曾告诫习武者必须“德”“技”兼备,“道”“术”兼修。武术的各门各派都很讲究“未曾学艺先识礼,未曾习武先习德”的武德精神。佟忠义所著的《武士须知》一书中,就以“有恒心,守纪律,尚谋略,勿骄矜,重信义”作为武德标准。少林戒约提出“习武术者,以强体魄为要旨,”“只要备以自卫,且戒逞血气之私,有好勇斗狠”,提倡“济危扶贫,匡扶正义”和“不可逞强凌弱之举”的德行。中央国术馆也曾经把“爱国、修身、正义、助人”作为武德规范。
2.2 武术精神“自强不息”的内涵
这样武术精神就逐渐发展为以保家卫国修身养性为主要内容的精神。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讲的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孟子曾经说过“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所谓大丈夫”。刚健有为,自强不息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是中华武术精神的基本内涵,是中国人积极人生态度最集中的理论概括和价值提炼。古今中外,个人的自立与事业成功,国家的富强与民族的兴盛都离不开自强不息的精神。在中国的历史上有许多民族英雄以自身的行为生动地诠释了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有的甚至不惜以牺牲自己的生命为代价。
汉代卫青、霍去病,为保家卫国,多年镇守边疆,征战沙场。宋朝岳飞、辛弃疾等都习武从军、报效国家。明代民族英雄戚继光为抗倭寇,救沿海人民与水深火热之中,和少林僧人刻苦精心研究武艺,终破强敌,使民族精神大振。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义和团义士奋起“扶清灭洋”,前赴后继,为国捐躯。“鉴湖女侠”秋瑾习武以革命,以振兴中华为己任。还有我们众所周知的迷踪拳高手霍元甲,在被称为“东亚病夫”的中国饱受外国列强侵略凌辱之时不畏强暴,勇敢出击,与外国所谓的好汉,大力士、武士等比武打擂,打出了中国人的志气,打掉了“东亚病夫”的帽子。他的迷踪拳,霍家拳,在当时可谓风靡一时,孙中山先生亲自题写“精武会”,许多人纷纷加入,并立《精武会训》:凡我会员,必须以仁爱为怀,服务为旨,以我所有,助人所无,牺牲个人力量,以求造福人群。这样就振奋了民族精神,使许多有志之士,纷纷加入其中救国救民。
实践证明:支撑中华民族五千年绵延发展,屡遭磨难而生生不息的生命之根本,正是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3 武术中自强不息精神的传承
3.1 武术自强不息精神在学校教育中的传播
青少年一代是祖国的花朵,是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锻炼他们坚强的体魄,磨砺他们坚定的意志,养成他们自强不息的精神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体育锻炼对他们是必不可少的。现在在中小学都有体育课,但似乎很少有教授武术的体育课,武术应该在中小学中加以推广,因为武术是中国的传统体育形式,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是别的体育项目所不及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教授一些动作,而是同时要把这种精神教授给学生,以武术为载体,培养学生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目前我国大学体育专业开设有武术普修课,但普修课似乎只是注重技术的实践,而缺少理论的学习。如果学生只是有好的技术,但理论上几乎一无所知,这样就没有真正学到武术,因为武术的精神,武术的特点,武术的文化,只有在书本里面或者老师传授的理论知识才能学到。因此,教师在教授技术的同时,也要注重理论的灌输。
3.2 武术自强不息精神的国际传播
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胜利召开,武术作为举办国家的特设项目进入了奥运会的殿堂。这对武术来说,是很好的发展机遇。奥运会武术比赛能够让全世界了解武术,学习武术,能够为武术的走向世界创造好的契机。中国的武术在传向世界的同时也把中华的武术精神传向了世界。因此,我们更要学习和传承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要继续发扬自强不息的武术精神、民族精神,让全世界的人在认识、了解和学习中华武术和中国功夫的时候,也能够了解中华武术的自强不息的精神内涵。这不仅能促进武术的发展,还能把中国的民族精神带向世界。
4 小结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支撑,是一个民族进步的动力,自强不息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宝贵财富和重要内容,在当今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扬自强不息的精神就是要不断有新的追求、不断的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艺,永远也不满足已经取得的成绩。人的一生,只有不断地追求新的创造、新的发展,才能获得新的进步和新的成就。自强不息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也是一种人生追求的境界,是对人的生活意义的一种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五千年的中华民族造就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武术,中华武术体现了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民族精神,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离不开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我们提倡习练武术,就是要在增强全民身体素质,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同时,教育青少年一代自尊自爱,自强不息,为中华民族的强大和振兴做出自己的贡献。
[1]乔凤杰.论作为武术精神的自强不息[J].中州学刊,2007(1).
[2]蔡仲林.周之华.高等学校教材《武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李斌.试论武术精神及其对民族精神的塑造[J].烟台大学学报,2005(5).
[4]崔华前.要大力弘扬和培育“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7(2).
[5]李传奇.弘扬武德 促进武术发展[J].南京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学报,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