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穴位注射治疗周围性面瘫后面肌痉挛疗效观察

2012-01-31张金艳张学红

中国中医急症 2012年8期
关键词:针剂面肌风池

张金艳 张学红

(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医院,河北 承德 067000)

笔者近年来采用利多卡因加地西泮或维生素B1、维生素B12穴位注射治疗周围性面瘫后面肌痉挛,收效良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承德市中心医院就诊的面瘫患者75例,诊断标准参照《实用神经病学》中面神经炎[1]的内容制定。全部病例均为周围性面瘫病程超过6个月以上的后遗症患者,均为后遗面肌痉挛。部分患者伴有面肌萎缩、口眼联动征,鳄泪征等,均为经过中西药物治疗失败者,除外原发性面肌痉挛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男性25例,女性20例;年龄17~70岁,平均40.50岁;病程6个月至7年,平均2.52年。对照组30例,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19~68岁,平均39.75岁;病程6个月至6年,平均2.25年。两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取面肌痉挛局部之穴位,如眼周及前额痉挛取阳白、丝竹空、太阳、四白等;面颊部痉挛取下关、颧寥、巨寥;口角抽动取地仓、大迎、颊车等;痉挛牵连颈部取风池、扶突等穴,用2%利多卡因1 mL加地西泮针剂10 mg混合后,用一次性注射器抽取药液,局部常规消毒,每穴点注射0.2 mL左右,隔日1次;伴面肌萎缩者用维生素B1和维生素B12针剂各1 mL混合后,每穴注射0.2 mL左右,隔日1次,5次为1疗程。穴位可互相交替使用。一疗程后休息4~7 d后,再行第2疗程。对照组采用传统针灸。取太冲或阳陵泉、合谷及患侧常用腧穴如地仓、颊车、下关、太阳、阳白、四白、迎香、风池等针刺。合谷,太冲,阳陵泉,风池等穴用泻法,其余腧穴平补平泻,留针20 min。病久者结合艾条温和灸,或加用电针刺激10~15 min,每日1次,10 d为1疗程,休息4~7d行第2个疗程。两组治疗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1.3 疗效标准 显效:面肌痉挛或口眼联动症消失,面肌萎缩或鳄泪症好转,两侧面部趋于对称,双眼脸裂接近正常。有效:面肌痉挛或口眼联动症好转,面肌萎缩停止发展,开始逐步恢复,鳄泪症等好转,两侧面部外观有改善但仍不对称,双眼脸裂仍不等大。无效:症状不变化,或痉挛及联动症虽有好转,但停止治疗后又复发如初。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2.0统计软件。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见表1。结果示治疗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

表1 两组治疗结果比较[n(%)]

3 讨 论

周围性面瘫患病治疗超过6个月以上未愈者,一般认为即属于后遗症阶段。而后遗症为中西医治疗的难点,尚无特效疗法。后遗症中以面肌痉挛、萎缩和到错、口眼联动症最为多见,一般认为系面神经纤维恢复、再生时发生错误生长,“短路”相接造成某些神经肌肉接头点异常兴奋而发生,这点与原发性面肌痉挛等发生机理不同。

应用利多卡因加地西泮针剂穴位注射,可抑制局部神经肌肉异常兴奋,缓解痉挛,加之维生素B1、B12针剂具有神经营养作用,可促使面肌萎缩恢复,结合局部腧穴的通经活络、养血荣肌的作用,以达到止痉荣肌的目的。应用于临床,其操作简便,方法可靠,无明显毒副作用,疗效优于传统针灸方法,值得临床使用。

[1] 上海第一医学院华山医院.实用神经病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175-177.

猜你喜欢

针剂面肌风池
眼皮乱跳警惕面肌痉挛
面肌痉挛如何护理
抽动障碍儿童风池气池色泽与证型的相关性研究❋
三种经典题型带你玩转勾股定理
中药针剂在联合用药中的不良反应研究
基于数据挖掘对郑启仲小儿风池气池诊法经验的规律研究❋
面肌痉挛,试试微血管减压术
根管治疗意外治愈面肌痉挛1例
墨风池诗词选
单剂量静脉配药服务模式在门诊药房针剂发放中的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