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疏血通注射液联合针刺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观察

2012-01-31庞金奎

中国中医急症 2012年8期
关键词:缺血性针刺神经功能

庞金奎

(河北省泊头市医院,河北 泊头 062150)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也是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占全部脑血管病发病的55%~80%[1]。笔者采用疏血通注射液联合针刺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09年8月至2011年6月泊头市医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0例,中医诊断符合国家中药药管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起草制订的《中风病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西医诊断符合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均经CT或MRI扫描证实为脑梗死,均为初次发作。排除:(1)年龄小于40岁或大于85岁;(2)腔隙性脑梗死、出血性脑梗死;(3)检查证实有脑肿瘤、脑外伤、脑寄生虫病、代谢障碍、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及其他心脏病合并房颤引起脑梗塞者;(4)妊娠或哺乳期妇女;(5)合并有肝、肾、造血系统和内分泌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资料(见表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予疏血通注射液(牡丹江友博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6 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滴,每日1次,14 d为1个疗程。另予针刺治疗,主穴取内关、极泉、尺泽、委中、三阴交、足三里。肝阳暴亢加太冲、太溪;风痰阻络加丰隆、合谷;痰热腑实加曲池、内庭、丰隆;气血血瘀加气海、血海;阴虚风动加太溪、风池;口角歪斜加地仓、颊车;上肢不遂加肩髑、手三里、合谷;下肢不遂加环跳、阳陵泉、阴陵泉、风市;头晕加风池、完骨、天柱;足内翻加绝骨、纠内翻、丘墟透照海;足外翻加中封、太溪、纠外翻;足下垂加解溪、胫上;便秘加丰隆、支沟;尿失禁、尿潴留加中极、曲骨、关元。操作:内关捻转泻法,持续运针1~3 min;三阴交、足三里用提插补法;刺极泉时,在原穴位置下2寸心经上取穴,避开腋毛,直刺迸针,用提插泻法,以患者上肢有麻胀和抽动感为度;尺泽、委中直刺,提插泻法,使肢体有抽动感。每日1次,14 d为1个疗程。对照组给予血塞通注射液 (黑龙江省珍宝岛制药有限公司生产)600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滴,每日1次,14 d为1个疗程。两组均不再给予传统的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抗凝治疗、降纤治疗、降颅压及脑保护治疗。

1.3 疗效标准 参照1995年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并进行疗效评价。基本治愈:功能缺损的评分减少>90%。显著进步:40%<功能缺损的评分减少<90%。进步:18%<功能缺损的评分减少<40%。无效:-18%<功能缺损的评分减少<18%。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及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见表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DL评分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见表3。结果示两组患者在治疗总有效率、ADL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等方面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疏血通联合针刺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可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表3 两组治疗前后ADL评分和神经功能损害程度评分比较(分

表3 两组治疗前后ADL评分和神经功能损害程度评分比较(分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

3 讨 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指突然发生的脑组织局部供血动脉血流灌注减少或血流完全中断,停止供血、供氧、供糖等,使该局部脑组织崩解破坏。本病属中医学“中风”范畴,中医学认为本病病位在脑,与心肝脾肾密切相关,其病机不外风、火、痰、气、虚、瘀6端,导致机体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上冲犯脑,而其中又以血瘀与痰阻为中风病两大病理因素。这也与中风患者普遍存在血细胞比容及红细胞聚集性增高、变形能力下降、血小板聚集功能增高、纤维蛋白原沉积等血液流变学改变相一致。

疏血通注射液是以水蛭、地龙为组方,经现代工艺加工提取制成,其主要有效成分为水蛭素样物质、蚓激酶样物质、氨基酸、微量元素等。水蛭素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强的凝血酶特异抑制剂,具有很强的抗凝作用,能抑制凝血酶,阻止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液的流变性。蚓激酶是从地龙中提取的具有纤溶活性的多成分,药理研究发现,地龙所含蚓激酶能抑制血小板聚集,有溶栓作用,能抗血栓形成,其与水蛭素样物质共同作用可以直接抑制血管损伤后局部的血液凝固及附壁血栓的形成,降低胆固醇,降低血黏度,高效迅速地改善脑部血液循环,增加脑血流量[2]。

针刺通过刺激脊髓和大脑皮层,通过经络的传导刺激上运动神经元的修复,不仅改善患者的功能,防止和减轻废用综合症等,且针灸的针刺感传作用还可促通中枢神经,从而改善脑循环,保护脑细胞。所选诸穴中内关穴为八脉交会穴,通阴维脉,是心包经之络穴,针刺有养心安神、疏通气血之功;三阴交系足三阴之会,有补肾滋阴生髓之功,髓主精,精生髓,脑为髓海,补三阴交可生髓醒脑;泻极泉、尺泽、委中可疏经通络;诸穴相配共达醒脑开窍通络、标本兼顾、相得益彰之效。王世军等[3]认为针刺足三里能刺激交感神经,兴奋脑动脉中的β受体,直接导致血管舒张,引起微动脉扩张,血流速度加快,从而增加脑微循环血流量,改善脑组织供氧。有实验表明,针刺治疗可显著改善中风患者的血液循环、血流变学、脑血流图和颅底动脉血流状况,从而增加脑血流量,改善病损脑组织的血氧供应,促进病灶区域侧支循环的建立,促进中枢神经功能的恢复[4]。

本观察表明,采用疏血通联合针刺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可明显提高急性脑卒中患者治愈率,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值得深入研究。

[1] 栗秀初,孔繁元,范学文.现代脑血管病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117.

[2] 胡良先.疏血通注射液联合苦碟子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J].河南中医,2010,30(2):165.

[3] 王世军,史仁华,姬广臣,等.针刺对家兔脑软膜微血管管径及血流速度的影响[J].山东生物医学工程,1996,15(3):50.

[4] 蒋戈利,王国华,王鹤云.通关利窍针法治疗脑中风性假性延髓麻痹 300 例[J].上海针灸杂志,1997,16(2):17.

猜你喜欢

缺血性针刺神经功能
基于“乙癸同源”理论辨治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杜蛭丸对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早期康复锻炼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仙鹿活骨丸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实验研究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针刺联合拔罐治疗痤疮50例
针刺治疗糖尿病前期3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