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清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系统与早期自然流产的关系

2012-01-30曾贵红

中国当代医药 2012年20期
关键词:滋养层生长因子胎盘

曾贵红 唐 婕 周 凤

深圳市宝安区福永人民医院,广东深圳 518103

血清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系统与早期自然流产的关系

曾贵红 唐 婕 周 凤

深圳市宝安区福永人民医院,广东深圳 518103

目的 对血清中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系统与早期自然流产发生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抽取37例患有早期自然流产的临床确诊患者(A组),抽取同期在本院就诊的同年龄段的健康早孕妇女37例(B组),对两组研究对象血清中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IGFBP-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水平进行检测。结果A组研究对象的血清中的IGFBP-1、IGF-Ⅱ、IGF-Ⅰ水平明显低于B组研究对象。结论早期自然流产患者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系统的水平会明显降低。

早期自然流产;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系统;关系

血清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系统(IGFs)化学结构与胰岛素非常相似,对细胞的增殖、分化、代谢等多种生物学效应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1]。胚胎在宫内的生长发育过程主要受多种因素的共同调节。IGFs主要作用于妇女的子宫内膜,对其正常的增殖及分泌反应产生影响,与妇女在妊娠过程中的子宫发生的变化及胚胎的植入、分化、生长、发育过程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2]。本次研究过程中对血清中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系统与早期自然流产发生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分析,帮助临床拓宽对早期自然流产患者进行鉴别的方法,以便临床对早期自然流产患者的特征有更加全面的了解,使临床对该类患者的治疗更有针对性。现将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抽样分组方法,抽取2008年7月~2011年7月来本院就诊的早期自然流产(A组)和同期在本院就诊的同年龄段的健康早孕妇女(B组)各37例。A组研究对象的年龄19~38岁,平均 27.4岁;孕周 4~15周,平均 5.2周;B组研究对象年龄 20~39岁,平均 26.8岁;孕周 3~14周,平均5.6周。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在接受治疗前,所有患者都经过相关临床检查确诊。

1.2 方法

全部患者吸宫前10 min抽取肘静脉血3 mL,置入干燥、不含抗凝剂的试管内,以4 500 g离心15 min,分离血清于-70℃保存待检。检测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IGFBP-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水平(IGFBP-1、IGF-Ⅱ、IGF-Ⅰ测定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试剂盒为美国DSL公司产品),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1.3 数据处理

采用SPSS 14.0数据处理系统,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A组研究对象血清中的IGFBP-1、IGF-Ⅱ、IGF-Ⅰ水平明显低于B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 IGFBP-1、IGF-Ⅱ、IGF-Ⅰ水平比较(±s,μg/L)

表1 两组 IGFBP-1、IGF-Ⅱ、IGF-Ⅰ水平比较(±s,μg/L)

组别 例数(n) IGFBP-1 IGF-Ⅱ IGF-ⅠA组B组P值37 37-44.7±5.1 87.3±11.8<0.05 113.4±12.6 179.5±11.0<0.05 119.3±12.2 187.8±11.6<0.05

3 讨论

妇女在妊娠的早期,机体内的IGF-Ⅰ等细胞因子在局部组织中可以通过自然分泌的途径和旁分泌的机制对相关滋养细胞的增殖、分化等正常生理活动过程进行有效调节。相关临床研究结果表明,IGF-Ⅰ可以使在体外进行培养的孕早期滋养细胞的增殖生物活性明显增强;不仅可以对胎儿的神经、骨骼、血液和内分泌系统等的发育产生直接的刺激作用,还可以使胎盘的生理功能得到显著改善,对胎盘的血流现象进行有效调节,使胎盘对营养物质的摄取量明显增加,从而对胎儿的生长发育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3]。

IGF-Ⅱ对胎盘滋养细胞的实际浸润能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对胚胎着床有着重要意义,可以参与到早期妊娠时对多个环节进行调节的过程中,是胚胎发育的一种非常重要的影响因子。相关文献报道显示,在妇女妊娠的前3个月,IGF-Ⅱ的主要功能是负责对早期合体滋养层细胞的增殖和(或)分化自分泌过程进行充分调节;在孕6周时,IGF-Ⅱ会随绒毛外合体滋养层渗透到母体的蜕膜内,对滋养层细胞的浸润过程进行进一步地调节。IGF-Ⅱ同时还具有非常明显的抗细胞凋亡的作用。与胰岛素非常相似,IGF-Ⅱ可以对葡萄糖在胎盘内的转运、合成过程进行充分促进,对胎盘的形成过程与正常的生理功能具有非常显著的影响,对胎儿的生长发育过程可以产生进一步的影响[4]。

IGFBP作为IGFs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可以以非常高的亲和力与IGF发生结合并对其进行转运,使其半衰期明显延长,对其生物活性进行针对性调控,且具有相对独立的生物活性[5]。IGFBP在妇女妊娠的早期对胚胎发育、内膜分化、胚泡着床、胎盘形成与发育进行针对性的调节[6]。相关临床研究表现,健康的早孕妇女血清内的IGFBP-Ⅰ浓度要明显高于早期自然流产的患者,与本次研究过程中所得到的结果一致,即IGF-Ⅱ对IGFBP-1的降解过程有非常明显的诱导作用,对胚泡的植入可以起到促进效果。IGFBP-1一方面可以通过对IGF-Ⅱ生物活性进行有效抑制[7],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与滋养层细胞表面整合素发生相互作用,发挥其对滋养层细胞浸润的有效阻碍作用,使妇女的胚胎着床浅,而易于流产。因此,IGF-Ⅱ与IGFBP-1共同组成一个具有调节功能的网络,使胚胎能够非常精确地在子宫内膜着床并最终形成胎盘[8]。

总而言之,早期自然流产患者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系统的水平会明显降低,可以将这一特征作为临床对患有早期自然流产的患者进行诊断的一项重要的依据,也可以根据改善指标水平的变化对该类患者治疗后的症状改善情况进行准确评估。

[1]肖琳,唐良萏.生长因子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J].国外医学: 妇产科学分册,2008,30(14):211-212.

[2]张晓金,归绥琪.胎盘中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系统[J].国外医学:妇幼保健分册,2009,16(21):241-242.

[3]Fazleabas AT,Kim JJ,Strakova Z.Implantation: embryonic signals and the modulation of the uterine environment: a review[J].Placenta,2008,25(SupplA):230-231.

[4]周萍,邹丽.早孕绒毛滋养层细胞胰岛素生长因子-ⅡmRNA表达与胚胎发育的关系[J].现代妇产科进展,2009,13(13):208-209.

[5]周铁柱,康志伟,张晓光,等.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30(18):1096-1097.

[6]李大金.RSA免疫病因分型及意义[J].中国免疫学杂志,2009,18(12):116-117.

[7]全松.抗磷脂抗体与人类生殖障碍[J].国外医学:计划生育分册,2008,17(12):185-186.

[8]马子密,傅延龄.历代本草药性汇解[M].中国医药科技出版,2010:210-211.

R714.21

B

1674-4721(2012)07(b)-0114-02

2012-04-18 本文编辑:魏玉坡)

猜你喜欢

滋养层生长因子胎盘
体外建立灵长类动物滋养层细胞系的研究进展
单增李斯特菌对小鼠滋养层细胞炎性体的激活
不同位置的滋养层细胞与内细胞团分子核型的关系*
用生长因子美容险毁容
被诊断为前置胎盘,我该怎么办
被诊断为前置胎盘,我该怎么办
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滋养层对小鼠诱导多能干细胞的作用研究
猪胎盘蛋白的分离鉴定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意义
鼠神经生长因子对2型糖尿病相关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