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授课拾零※
2012-01-28陈玉龙
陈玉龙
(河南中医学院,郑州450008)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授课拾零※
陈玉龙
(河南中医学院,郑州450008)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是中医阴阳学说的重要文献。本文对其中教学过程中常见的三个疑难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阳生阴长,阳杀阴藏”为阴阳二气的固有正常作用,但阴阳主生长和杀藏万物时各有特点;“雨出地气,云出天气”之“出”作为“趋向”理解,由此说明阴阳交感;“冬伤于寒,春必温病”讲的为伏邪温病,但“冬不藏精”参与了其中病理过程,春气生发和温热之气为重要诱因。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教学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是《黄帝内经》论述阴阳相关理论的重要内容,从阴阳的概念、各自特点、相互关系及阴阳在自然、人的生理病理现象中的体现,到应用阴阳理论对于诊疗的指导,阐述得非常系统而详尽。因此,该篇文献无论在理论还是临床上,对于我们都有很大的指导作用,也是《内经选读》教材必讲内容。在学习和讲授《内经》课程过程中,笔者偶有所得,不揣浅陋,录之于下。
1 阳生阴长,阳杀阴藏
此八字论述了阴阳二气的作用及各自特点,历代医家对此解释有所不同,以张介宾《类经》为例就提到“阳生阴长,阳杀阴藏”为阴阳之治和“阳生阴长”是阴阳之治、“阳杀阴藏”是阴阳之乱两种说法。“治”就是说“阳生阴长”和“阳杀阴藏”都是阴阳二气的正常作用。对于“阳生阴长”,即所谓的阳中又分的阴阳二气的作用,比如春夏季节为阳,在此季节中万物既有生气的不断强大(阳生),又有物质的不断积累(阴长),植物动物生长迅速;“阳杀阴藏”即所谓的阴中又分的阴阳二气的作用,秋冬为阴,此季节中万物生气相对减弱(阳杀),物质积累变慢(阴藏),动植物生长缓慢。其实在人来说,从幼年到壮年即是“阳生阴长”,从壮年到老年至死亡即为“阳杀阴藏”。“阳生阴长”是阴阳之治、“阳杀阴藏是阴阳之乱,就是说“阳生阴长”为正常现象,而“阳杀阴藏”为非正常现象,对于人体来说就是病理现象,即所谓“阳之亢者为焦枯,阴之凝者为固闭”(《类经·阴阳类·一》)。
七版《内经选读》教材[1]则解释“阳生阴长,阳杀阴藏”为互文,阴阳既可生杀万物,为生杀之本,也可长藏万物,为长藏之本。无论生杀还是长藏,都是阴阳二气的固有作用,属于正常现象。由此可以看出,教材比较同意张介宾的第一种认识。笔者也以为教材注释比较妥当,但是还必须认清阴阳二气在生长和杀藏万物时各有特点。阳主生和杀,阴主长和藏,而不能说阳主长,阴主生,同样不能说阳主藏,阴主杀。
生,进也(《说为解字》),起也(《玉篇》);长,久远也(《说为解字》),可以引申为成长,抚养,如“草木遂长”(《庄子•马蹄》)、“长我育我”(《诗•小雅•蓼莪》)。由此看出,“生”乃事物的发生,或者指促进事物的发生,是从无到有的过程,如果作为使动用法,应当理解为给事物以力量或者能量,使事物有无到有产生新的变化;“长”乃事物的发展,或者指促进事物发展,是从弱到强的过程,如果作为使动用法,应当理解为给事物以能量和物质,使事物从弱到强不断积累。由此,阴阳二气,阳主要给予能量使事物产生新的变化,而阴主要给予物质使事物不断积累和长大。
杀,戮也(《说为解字》);藏,匿也(《说为解字》)。由此看出,“杀”乃是事物的消亡,或者指使事物消亡,是事物从有到无的过程。“藏”,乃事物潜藏,或者指使事物潜藏,潜藏的事物多不发挥作用,处于抑制状态,如《易•乾》曰:“潜龙勿用”便是,是事物从强到弱的过程。因此,阴阳二气,阳主要使事物消亡,阴主要是抑制事物发展,使其减弱。
2 雨出地气,云出天气
“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此句经文主要把阴阳的互根互用、相互转化的关系对应于自然界天地相互作用,使抽象的理论寓于具体的自然现象现象中,便于学习者理解。其中对“雨出地气,云出天气”之“出”有不同的解释,
影响到阴阳关系理解。
“出”,进也(《说文解字》);进,草木滋生之形,可以理解为长出,如“万物出乎震”(《易•说卦》),结合语境此意并不符合,不能说“雨”长出在地气。但是,可以引申为“生”,即产生,如“殚其地之出”(《捕蛇者说》),结合此句即是说雨产生地气,云产生天气。由此说明天气(阳)降可产生地气(阴),地气(阴)升可以产生天气(阳),寓意为阴阳的相互转化,七版《内经选读》教材[1]即作此理解。如果“出”之后,加以介词“于”,则可理解为“来源于、产生于”。正如“有云而后有雨,雨虽天降,而实本地气所生之云,故雨出地气;有雨之降,而后有云之生,云虽地生,而实本天气所降之雨,故云出天气”(《素问集注·卷二》),以此说明阴阳交感转化。如果进一步分析可发现,“天气下为雨,地气上为云”,雨为什么会下降至地,云为什么上升至天?主要是因为地气中阳的成分(阴中之阳)趋向于天,天气中阴的成分(阳中之阴)趋向于地,也可以说是“同类相求”,如此则“出”当理解为“出入也”(《增韵》)之出,可以引申为趋向,由此说明阴阳的交感。笔者作此理解,并认为比较符合语境,因为在文中紧接着描述了阴阳在人体则“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其中“出”也当是做趋向解,并非单指人体阴阳二气从上下窍中排出。
3 冬伤于寒,春必温病
此八字《黄帝内经》中两见,一是本篇,另一处在《素问·生气通天论》篇,另外《灵枢·论疾诊尺》“冬伤于寒,春生瘅热”意思相近。对此句话的解释,历代医家有所不同,但总归有“伏邪论”和“冬不藏精”两说。杨上善、王冰、刘河间、吴昆、张景岳、张志聪等,包括七版《内经选读》教材[1],皆作“伏邪论”,如王冰说:“夫伤于四时之气,皆能为病,以伤寒为毒者,最为杀历之气,中而即病,故曰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致春变为温病。”(《黄帝内经·素问》)喻嘉言、叶天士、邵新甫等及许多当代学者[2-3]皆作“冬不藏精”说,如《临证指南医案》有“冬伤于寒,春必温病者,重在冬不藏精也。盖烦劳多欲之人,阴精久耗,入春则里气大泄,木火内燃,强阳无制,燎原之势,直从里发”。
笔者以为,结合语境和其他篇章论述,此作“伏邪”无疑,但是“冬不藏精”导致的精气虚参与了产生温病病理过程。其原因是:①“冬伤于寒”没有即时成病,而是在体内停留一段时间,所谓“邪气留恋”,留恋的邪气与春季出现温病的关系非常密切。②《黄帝内经》中有关于病邪潜藏而后发病的论述,如《素问·疟论》有“夏伤于大暑,其汗大出,腠理开发,因遇夏气凄沧之水寒,藏于腠理皮肤之中,秋伤于风,则病成矣。”③本段话上接“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冬季为阴,又伤于阴寒,可谓重阴,但是并不能立即变成阳病,还需要一定时间转化,需要邪气留恋极而化热。由此可知,“冬伤于寒”确实存在寒邪伏于体内,并是“春必温病者”的直接原因。
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冬伤于寒”,其寒邪虽然没有即时成病,但是不是说它就不损伤正气。寒邪侵入人体后开始在不断伤害正气,由于冬与肾相应,所以最容易伤及肾精。《黄帝内经》非常重视肾精的功能,如《素问•金匮真言论》说:“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说明寒邪伤肾所致“冬不藏精”也是产生“春必温病者”的重要病理机制。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春天的温热气候及人体阳气的生发是温病的诱发因素。综上所述,“冬伤于寒,春必温病”病机为:冬季寒邪入侵,伏于体内,日久易郁而化热,同时伤及肾精,迁延之春天,外有温热之气诱导,内有邪实精虚,则易发温病。
[1]王庆其.内经选读[M].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36-49.
[2]马嘉慈.“冬伤于寒,春必温病”非论伏邪温病[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2, 11(4):13-14.
[3]岳妍.再论“冬伤于寒,春必温病”与“冬不藏精,春必温病”[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0,19(9):744-748.
10.3969/j.issn.1672-2779.2012.08.005
1672-2779(2012)-08-0015-02
:王治华
2012-02-20)
河南中医学院创新人才项目[No:2010XCXRC02];
河南省教育厅科学自然基金项目[No:2010B36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