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课堂还给学生——枝江市全面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纪实
2012-01-27肖昌斌曾宪波
◎/本刊记者 肖昌斌 曾宪波 安 子
把课堂还给学生
——枝江市全面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纪实
◎/本刊记者 肖昌斌 曾宪波 安 子
2009年4月,本刊以《突围》为题,报道了枝江市通过布局调整、资源调配等“物理方式”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发展均衡,成功破解择校难题的经验。有人说,成功就是比他人多走一步。枝江教育不仅多走了一步,而且早走了一步。破解择校难题的突围只是枝江市教育发展战术上的突围,实际上,战略上的突围此时也已悄然展开。
>>开放式的课堂教学,孩子们都喜欢
是什么围困着教育,使学生厌学,视学习为苦役;效率低下,质量在低水平上徘徊;教育变异,功利和近视大行其道?枝江市教育局局长王少林原以为解决了学生择校难题,这个教育根子上的问题会有所好转,然而事实并非所愿。原因在哪里?这引起了枝江市教育局一班人的深思。他们逐步认识到,课堂是推进教育改革的支点,课堂是实现教育内涵发展的种子。教育发展战略上的突围,必须深度推进课堂改革,通过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进而转变教育质量的增长方式。
2009年秋,从课堂出发的枝江市教育教学改革正式启动。他们改革的目标非常明确:把课堂还给学生。
把课堂当作改革支点
教室里,学生的课桌上堆满了课本、资料,小山似的;课堂上,教师喋喋不休,霸占课堂,学生或趴在桌子上睡觉,或“人在曹营心在汉”,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一进课堂就变得无精打采。
王少林看到此情此景,心里很不是滋味,他深入课堂听课,走访师生。有学生说,听老师讲课,像听“天书”;有学生说,课堂枯燥无味……王少林茅塞顿开,毛病出在育人的主渠道上——教师把持着课堂,学生主动参与率低,精力流失率高。学生最不想上的是文化课,最累的是做作业,最怕的是考试,最想的是睡觉。因为课堂效率的低下,教师只能无限拉长学生的学习时间,“堤内损失堤外补”,教师便打起课外的主意——用题海战术提高分数,于是应试教育有恃无恐,课业负担愈加繁重。当这种高能耗的课堂成为常态时,教学质量就只能在低水平的状态下摆动。
要改变当前课堂状态,就必须改变当下的教学关系,一切以学习为中心;就必须改变当下的师生关系,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以此为理念的课堂教学改革迅速成为枝江市教育局工作的重中之重。副局长侯玉龙带领市教研员兵分两路,紧锣密鼓地调研,收集信息,听取意见,起草《枝江市课堂教学改革方案》。2009年秋季,教育局出台了《枝江市中小学创建高效课堂“六三二”工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六三二”工程即抓实六项研究:抓实集体备课,提高课前准备的高效性;抓实学生自主预习,提高学生学习准备的高效性;抓实师生多边活动,提高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抓实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提高教学方式的高效性;抓实学生作业反馈,提高学生作业的高效性;抓实课堂科学评价,提高教学评价的高效性。落实三大活动:校本教研创特色活动;“三联系”帮扶活动;高效课堂评比活动。务实两个管理:课程管理规范化和过程管理精细化。课堂的变革带动了教学评价、教学研究、教学流程等一系列改革。
《方案》明确了课改的重点,即区域内整体推进,不留空白。不分年龄,青年教师要创建高效课堂,中老年教师也要创建高效课堂;不分学校,初中要创建高效课堂,小学、高中也要创建高效课堂;不分区域,城区学校要创建高效课堂,农村学校也要创建高效课堂。然而《方案》刚刚公布,反对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枝江市教育局及时召开“三个会”,即全市动员会、分“部”(高中、初中、小学三个部)动员会和分“科”推进会。一边动员,提高认识,一边制订《枝江市创建高效课堂活动教师教学常规指导意见和评价办法》和《枝江市教学研究室关于深化课程改革,创建高效课堂,提高教育质量的指导意见》,引领广大教师走进高效课堂。
课改不是百米短跑,更像马拉松长跑。枝江市教育局为了激励广大教师和各学校坚持在马拉松的跑道上,建立了一系列激励机制,其中《枝江市高效课堂创建达标活动验收方案》便是强有力的评价激励机制,通过学校自评、申请验收、评估验收组评估等程序强力推进高效课堂建设。
2011年5月,教研室主任王润红带领高效课堂创建达标小组成员开始对全市初中学校进行验收。验收组累计听评课90节,查阅学校及教师过程性资料468份,发放学生问卷180份,访谈教师90人次。他们惊喜地发现,大部分学校已将办学的价值取向定位于对智慧的追求和对生命的关怀,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师生个体智慧的生长和生命价值的提升。学校逐步形成了格调高雅、催人奋进的独特的学校文化和班级文化。走进每一个班级,都能感受到美善、儒雅、和谐、超越的氛围,令人振奋。“为智慧生长而教,为生命发展而学”已成为实验中学、马店中学、安福寺中学等学校的核心治校理念。
用能力颠覆陈旧观念
一次侯玉龙推门听课,上课教师正在讲陶渊明的《饮酒》,听着听着,侯玉龙眉头紧锁。这位教师依然以“教”为中心,教师问学生答,整节课教师都在“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课后,侯玉龙一针见血地评价了这堂课,“学生应该和诗人对话,而不是和老师对话……”有共识,但更多的是教师的不解。侯玉龙深感“转变观念”在课堂教学改革工作中的难度。
创建高效课堂在各校如火如荼地进行,然而,有的教师依然眷恋传统课堂,“新瓶装老酒”,在低效的课堂里打转。
枝江一中有幸邀请到中央教科所的韩立福博士对课堂教学进行诊断。韩立福博士听完几节课后,在学校报告厅和全体教师交流,他很不客气地指出课堂教学的问题。一位教师中途愤然离场,表示对韩立福博士这种“不客气”态度的不满。后来这位教师终于意识到自己的莽撞,向韩立福博士致信道歉。韩立福博士对枝江一中课改进行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是一场“及时雨”,然而“及时雨”却“浇”出了“火星”。这看似是枝江一中教师和韩立福博士的对抗,其实是新旧教育观念的一种较量。
创建高效课堂的阻力在哪里?究竟是教师观念落后,还是教师的课改能力欠缺?
市教研室副主任邓正清认为,其实大多数教师内心还是认同课改理念的,只是还没有从传统课堂中走出来,有的教师之所以“对抗”课堂教学改革,主要是他们缺乏创建高效课堂的能力。看似是观念落后,实际是能力欠缺。
市实验中学校长赵大进是课改的活跃分子,他说,课堂中学生的问题,就是教师的问题。教师从台前退到幕后,对教师的能力要求更高,教师的能力影响着创建高效课堂的进程。
枝江市教育局迅速对《方案》作了微调,将提高教师创建高效课堂的能力作为“六三二”工程的重点。
如何提高广大教师创建高效课堂的能力?他们双管齐下,一是组织教师学习,开阔眼界;二是建立评价机制,激活教师课改的动力。
密集型培训学习在枝江这块教育的热土上有条不紊地进行。2009年11月28日,市教研室全体研训员和中小学校长、教导主任、教师代表共300多人参加了宜昌市教育局组织的高效课堂培训;12月16-18日,组织各校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教导主任、乡镇各科教研组长共400多人在枝江市马家店镇团结路小学、实验中学、枝江一中开展“实施‘六三二’工程,打造枝江高效课堂”的培训研讨活动和高效课堂上课、备课组说课、研训员点评、专业引领系列活动。
教育不是给小白兔喂把草,也不是给小绵羊一个拥抱。耳闻目睹了新课堂、新理念,教师们感悟到了教育即解放、教师即开发、学校即成长、学生即创造的真正含义。
>>枝江市团结路小学教师李红彦正在上课
用机制孵化课改新人
如何将传统课堂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教师改造成与高效课堂相适应的教师?枝江市的思路是“抓两头,促中间”:培养枝江课改的领军人物,督促课改的“贫者”和“庸者”迅速上路前行。
谁是枝江课改的领军人物?有人说,过去的骨干教师是创建高效课堂的领军人物。有人质疑:过去的骨干教师还是“骨干”吗?
不看证书,看课堂。谁是创建高效课堂的先行者,谁就是枝江课改的领军人物。“骨干教师虽然不是终身制,但也不能全盘否定过去的骨干教师,过去的骨干教师曾经也是课改的先行者。”王少林说。
于是,全新的《枝江市骨干教师评选办法》出台了。全市366名骨干教师在高效课堂中站立起来,脱颖而出,行走在枝江课改的前列,成为枝江创建高效课堂的领军人物。
这些领军人物,不用扬鞭自奋蹄。教育局和学校及时为他们搭建舞台,提供平台。这些教师已经在宜昌市小有名气,有的教师还走出湖北,到外省上示范课。
提高广大教师创建高效课堂的能力的硬骨头还是课改的“贫者”和课改的“庸者”。有些老年教师一直稳稳地站在传统的课堂中,受传统观念影响很深,他们或迟迟不肯上路,或在课改的道路上步履蹒跚。他们是新课改理念的“贫者”,他们最需要“帮扶”。各学校组织他们外出学习,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呼吸课改的新鲜空气,欣赏课改的蓝天白云。
同时,广泛开展“结对帮扶”活动,结对帮扶从市教研室的研训员开始,他们每人与2-3名中青年教师结成师徒关系,帮助中青年教师制定专业成长规划,指导他们备课、上课、开展专题研究、撰写教学反思和教学案例,帮助他们迅速摘掉“庸者”的帽子,逐步成为骨干教师。城镇学校每年至少选派2-3名优秀骨干教师与结对农村学校相同学科的教师结成对子,捆绑式发展,通过听课、评课、示范教学、开展专题讲座、参加校本教研活动等方式进行结对指导,提高创建高效课堂的能力。本校的骨干教师与本校的老年教师结对,帮助他们更新观念,尽快“脱贪”。
领军人物站立起来了,“贫者”和“庸者”的帽子摘掉了,前有领跑者,后有追兵,课改的中间者则自觉调整步伐往前冲。
创建高效课堂已经成为枝江教师的自觉行为,因为他们明白:靠他人推着走,不可能走得特别美丽;只有自己推着自己走,才能走出自己的风采。
2011年6月,湖北省教育厅决定在全省中小学开展“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工作。枝江市教育局把“比教学”当作常规工作抓,充分利用“比教学”这一平台,检测创建高效课堂的实效性,为区域整体课堂教学改革提速。他们印发了《枝江市中小学教师‘课内比教学’工作规程与标准》,要求做到全覆盖,即覆盖所有教师,覆盖所有学科,覆盖所有学校。在“比教学”这个平台上,各学校创建高效课堂,学校领导先拔头筹。枝江一中校长董云、副书记付伟、副校长袁新宏等以“423”课堂教学模式执教示范课,课堂氛围活跃,真正把课堂还给了学生,每堂课均有上百名校内外教师观摩学习;公园路小学校长何庆华率先在其蹲点的体育组上体育示范课。
王少林亲自抓“比教学”工作,他多次与分管教育的副市长深入到学校听课评课,参与“比教学”工作。在枝江,“课内比教学”工作已经是创建高效课堂的延伸,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抓手,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手段,是提高办学水平的良机。
为课堂寻求一根前行的拐杖
记者随机走进枝江一中的课堂,学生讨论,神采飞扬;学生讲解,有板有眼;学生质疑,穷追不舍。教师走下讲台,来到学生中,这时,他已不是教师,而是平等中的首席,是全班年龄最大的学生。任课教师说,这堂课体现的就是枝江一中的“423”课堂教学模式。
创建高效课堂要不要模式?这是一个焦点问题,也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枝江一中校长董云认为,模式只是一根拐杖,有了这根拐杖,教师们则可以拄着拐杖行走在创建高效课堂的路途上。枝江一中在模式探索的路上几经周折,有过“山重水复疑无路”的阵痛,也有过“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
枝江一中早在2007年便集中探讨了“三案导学”模式,对学案的功能、学案的编写与应用、学案与教案的关系有了一个比较明晰的认识,初步形成了学案、教案、练案“三案合一”的编制与应用模式,逐渐构建了由注重教材设计转变为满足学生需要的导学案编用体系。但是“三案导学”模式仅仅运行了一年,问题就浮出水面。“三案导学”教学模式的重点在于研究学案的编写和使用,侧重于教师的“教”,却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学”。为了课改“穿新鞋走新路”,枝江一中提出了“211三案导学”教学模式,这一模式规范和约束了教师的教学时间,将40分钟的课堂切割成三块——教师讲20分钟,学生互动10分钟,达标检测10分钟。然而,在调研中学校发现“211三案导学”模式的课堂也危机四伏:这一模式建立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之上,但学生课后作业多,根本没有时间预习,学生也不知道怎么预习。没有预习这一环节,再完美的教学模式也只是空中楼阁。
一次次希望之火被一盆盆冷水浇灭,枝江一中的课堂教学改革一度陷入前所未有的迷茫之中,一中课改输不起,课改之路风雨交加。校长董云承受着巨大的压力。2009年3月,董云在石家庄二十九中的一场研讨会上,遇到了中央教科所的韩立福博士。韩立福介绍了“先学后导——问题评价”的教学模式,这一模式将目光聚集在学生层面。听完韩立福的介绍,董云一阵惊喜,会后,董云一路追随韩立福,请韩立福到枝江一中指导课改。
不久,韩立福来到枝江一中,深入课堂,从了解课堂教学实际入手,对课改进行了理论和实践的全方位指导。由于韩立福介绍的“先学后导——问题评价”教学模式与枝江一中的“211三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具有价值理念、根本目的、操作方法等方面内在的一致性,于是枝江一中在“211三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韩立福博士“先学后导——问题评价”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成果,总结提炼形成了“423”课堂教学模式。这一课堂教学模式,特色鲜明,在枝江一中生根开花结果。
枝江一中课改的成功,为全市其他学校课改提供了样本。市教研室为中小学各学科提供了“高效课堂教学基本模式”,但他们明确指出,不能照搬或复制这些模式。基于“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教促学”的基本理念,全市各学校探索和提炼出适合本校的课堂教学模式,如实验初中形成“三大板块、八个环节”的课堂教学模式;公园路小学确定了“生为主体、师为主导、精讲多练、轻负高效”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等。符合实际的课堂模式,为课堂改革的顺利推进提供了保障。
在最近的宜昌市“课内比教学”优质课竞赛中,枝江市高中教师在参赛的15个学科中获得8个一等奖,初中教师在参赛的13个学科中获得8个一等奖,小学教师在参赛的9个学科中获得5个一等奖。面对优质课竞赛前所未有的全面丰收,王少林十分淡定,“这些只是课堂改革的副产品,我们所期待的学生生命狂欢的课堂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近。”
>>枝江市教育局局长王少林(左一)深入课堂听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