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管理模式下发电企业外包工程的安全管理

2012-01-26姚勇

综合智慧能源 2012年1期
关键词:发包方承包方发电

姚勇

(上海奉贤燃机发电有限公司,上海 201403)

0 引言

在现今“小业主,大社会,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的企业管理发展趋势下,电厂的日常维护、大/小修工程越来越多地采用外包形式,外包项目的安全管理成为发电企业内部生产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某发电公司的机组运行、大/小修、日常零星工程、安保、后勤、绿化等工作全部实行外包,日常机组维护、检修由公司员工带领外单位人员进行。公司各类业务整合为4个部门:安全生产部、总经理工作部、资产管理部和计划营销部,其中的安全生产部负责公司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在这种管理模式下,整个公司的管理人员较少,内部管理方式具有扁平化的特点,如继续沿用原有的安全管理模式,会导致安全监督不到位,引发安全隐患。因此,如何加强新型管理模式下发电企业外包工程的安全管理就显得十分重要。

该公司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对外包工程进行事前、事中、事后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从签订合同前的资质审核、签订合同后的安全协议、施工人员入厂后的培训、工作前的安全技术交底等方面进行严格管理,确保了安全、稳定的局面。通过这些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创新,积累了新型管理模式下发电企业安全管理的经验,对类似发电企业的安全管理有一定借鉴作用。

1 外包工程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安全职责需要调整

该公司的安全管理制度大多是延续老厂的做法,但采用新型管理模式后,因管理机构设置不同,每个岗位的安全职责有所改变。如专业工程师的安全职责是套用老厂车间技术员或生产技术部门专业工程师的职责,而实际上专业工程师在技术方面是整个专业的负责人。应该调整专业工程师(或主任工程师)在安全生产中的作用,赋予其相应的权利和义务,使之成为整个安全保证体系的主要支撑。

1.2 运行人员技术水平亟待提高

发电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运行人员的技术素质,运行操作人员技术水平的高低决定了运行设备安全性的高低。目前,一般发电企业的值长、主值班员都由发包单位的人员承担,纳入本单位的安全管理体系,而辅助工、巡检工的工作外包给其他单位。由于历史原因,该公司运行工作全部外包给某发电厂,给运行安全管理增加了难度。由于承包公司对主要岗位的人员培训不是很重视,或未按要求进行安全管理,再加上燃气轮机电厂开机时间少的特点,运行人员技术水平未能得到持续提高,对事故的处理能力较差。该公司没有自己的运行人员,在对承包公司的选择上受到限制,一旦承包公司退出,很难有公司立刻接手。

1.3 承包公司安全管理水平低

该公司的一些零星工作(如小土建、保温、油漆、搭设脚手架等)由一个常驻施工企业负责,没有配备专门的架子工和保温工。遇到这些工作时,需临时从别的单位借调,借调人员工作时间短,对电厂存在的危险点不了解,不适应电厂严格的安全管理要求,安全意识淡薄,自我保护能力差,“三违”现象时有发生。

1.4 承包公司人员业务水平参差不齐

运行、检修承包公司为老的国有电力企业,一般存在人员多、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承包公司在考虑自身利益的前提下,不愿意将技术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人员外派。而且承包公司对巡检等技术要求不高岗位的人员采取从社会上招聘的方法,这些人员上岗前没有经过必要的技能培训和安全培训,为以后的安全管理留下了隐患。

1.5 承包公司缺乏市场竞争意识

该公司与检修承包公司、运行承包公司属于相关联企业,检修承包公司和运行承包公司都是老国有企业,缺乏市场竞争意识,工作人员没有就业压力,对他们的监督、管理、处罚难以执行到位。

1.6 承包公司的安全投入不足

承包公司没有独立的财权,管理费用较少,安全投入不足。如零星工程施工人员的安全帽和化学运行人员的防护用品不符合规范要求,大修施工时部分人员未按要求穿防护鞋等。

2 外包工程安全管理的解决对策

根据安全生产管理的原理与原则,从生产管理的共性出发,对新型管理模式下发电企业安全工作的实质内容进行创新,将安全管理融入到维护外包过程的5个环节中进行全过程控制。

(1)明确各级人员的安全职责,建立健全安全保障和安全监察管理体系,发挥专业工程师在安全生产中的作用。由安全管理中的人本原理可知:人既是管理的主体,又是管理的客体,每一个人都处在一定的管理层面上;作为管理对象和管理系统的各个环节,都需要人来掌控。

新型管理模式下的发电企业技术层级少,要明确专业工程师处于电厂技术管理的核心地位,是专业管理的安全第一责任人的岗位职责;运用激励原则,激发人的内在潜力,使其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励原则也是安全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每季度进行1次安全评选,对于在安全工作中表现好的员工,及时给予奖励。

(2)加强自身运行队伍建设,培养关键岗位人员。值长、机/炉/电主值班长等关键岗位不外包,依靠时间的积累培养出具有独立操作能力的人才,指导承包方的运行维护作业。

(3)在选择承包方时,要对承包方近几年的安全生产情况进行审查,选择安全管理制度健全、安全管理严格的企业,并把这些作为入选的条件之一,以保证质量和安全。对于超过30人的外包队伍,要求设专门的安全管理机构,有专门的、符合岗位要求的安全员,按时开展安全活动,以满足安全保障体系的需要。

(4)发包方和承包方共同的责任和目标就是搞好安全生产,不能出现“以包代管,安全管理两张皮”的现象。每项工程建立以发包方为主的安全管理体系,对工程实施全过程、全方位的动态安全管理,工作票实行“双签”。每项工作开始前,发包方要对所有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在工作过程中,发包方对每项任务进行安全监督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纠正。

(5)加强承、发包方人员的管理。对于长期委托项目,承包方应保证运行、土建施工、安保等重要岗位运行人员的稳定,建立员工档案;发包方要定期开展对各承包公司的安全监察,督促、检查、指导安全工作,如检查锅炉运行人员是否有压力容器操作证,检查重体力工作人员的身体状况、年龄等,确保上岗人员符合国家法规要求。通过安全动态管理,提高绩效,筛选外包工程中较优秀的员工。

(6)运用安全管理中的激励原则,调动每个项目管理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于工程款超过50万元的合同,留取5%的工程款作为安全保证金;根据安全协议的条款,在工程进行过程中对安全生产情况进行考核;工程结束或工程竣工结算时,将剩余部分返回承包方。如承包方实现了工程的安全目标,发包方还应对项目经理及相关人员进行奖励。

(7)加强对承包方主要人员资质的监管。与承包方签订合同时,对值长、专业主值班员等岗位的人员进行资格审查,不合格的坚决不用并对承包期内的安全教育情况进行监督。对承包方特殊工种的人员,如电工、起重工、电焊工、架子工也需进行资质审查。定期检查承包方人员培训的情况。

(8)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安全管理中要关心人、理解人,而不是用生硬的制度进行处罚。如零星土建工程中所招收的不涉及电力技术的劳务工,文化水平普遍较低,无法进行有效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发包方在安全管理工作中应为施工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尊重施工人员,督促承包方为施工人员提供合格的个人防护用品,并积极指导他们开展安全培训,给他们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使承包方融入到发包方的安全文化体系中。

(9)加强外包工程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员工的安全教育要贯穿外包的整个过程。对于长期承包方,发包方要对其制订安全培训计划,这些安全培训计划中应包括对国家法律、法规及行业安全规章制度的培训,还要加上企业文化教育。安全教育培训应注重实效,不能流于形式。

(10)加强承包公司工器具的管理。每项工程在审核施工方案时,要求方案中将所有的安全工器具列全;工器具到场后,按照要求仔细清点型号、数量;不符合施工方案中工器具要求的不许开工。对于大型起重设备,在使用前要进行安全检查,防止发生意外。

3 结束语

随着公司对安全、健康、环保管理要求的不断提高,需要不断细化合同管理,充分利用公司现有人力资源,加强人才储备;同时,应加强对外包工程人员的监督培训,提升其安全管理能力,督促外包企业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生产技能,使其符合公司的安全管理要求。

[1]中国安全生产协会注册安全工程师工作委员会.安全生产技术[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

[2]周永杰,崔南方.发电企业维护外包的安全管理[J].中国电力,2007,40(5):97 -100.

[3]吴吉.如何抓好电力企业外包工程的安全管理[J].广西电业,2007(8):77-79.

猜你喜欢

发包方承包方发电
三方众包市场中的发包方平台博弈机制设计
“发电”
EPC总承包模式下建筑工程管理创新研究
柠檬亦能发电?
含风光发电的互联电力系统自动发电控制论述
FIDIC合同条件下承包商索赔问题研究
论建设工程优先权的行使
浅析发包方对建设工程项目的索赔管理
国际工程造价风险控制
建设项目发包方的工程索赔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