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模式下发电企业标准化工作的创建与发展
2012-01-26孙丽军陆忠卫
孙丽军,陆忠卫
(上海奉贤燃机发电有限公司,上海 201403)
1 问题的提出
随着发电企业不断深化改革和发展,控制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经营理念进一步植入发电企业经营理念之中,特别是在近几年新成立的发电企业,如何有效提高发电企业的经济效益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基于此经营理念,在管理层次、机构设置、人力资源配备等方面均有明显改变和创新,在以简化、简练、精干为宗旨下,新型管理模式下的发电企业的管理模式与传统的发电企业有了极大的区别。新的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对企业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亦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企业标准化工作是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的重要环节。因此,如何在新管理模式下的发电企业中有效开展企业标准化工作,促进企业基础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是每一个从事企业标准化工作人员必须思考的问题。
2 新型管理模式下发电企业开展标准化工作的必要性和目的
标准是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是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为基础形成的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标准化活动为企业科学管理提供了指标、准则和依据,它将企业内各部门、各生产环节和各种要素有机地协调和统一起来,使企业管理规范化、程序化和科学化。企业标准是对企业范围内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要求、管理要求和工作要求所制定的标准。企业标准是企业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依据。企业的一系列管理活动都与标准化活动分不开,人员定额与人员的工作质量离不开工作标准,企业的组织管理、生产管理、经营管理离不开管理标准,设备运行控制、检修维护质量控制离不开技术标准。企业标准体系作为企业各项管理基础之基础,支撑着其他企业各类专业管理体系如生产技术管理、组织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工作,从形式上提供各类专业管理体系一个良好的支撑平台,保障各类专业管理体系充分向纵深发展。因此,建立一套科学、规范、有效的企业标准化管理体系是新型发电企业作为新、简、精的现代先进企业管理改变的首要工作之一,是生产、经营各项工作有序开展的有力保障。
3 企业标准化体系方案设计分析
3.1 总体方案
目前,国家标准化工作有着一套完整的标准规范体系和工作要求,据此开展了《企业标准化良好行为》的活动,指引和评价企业标准化工作方向。同时,为了与国际标准化工作接轨,依据 GB/T 1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的精神,开展宣贯活动。这两项活动能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提供规范有序的流程。新型发电企业对标准化工作的开展是面面俱到还是集中优势突出重点,这是从事发电企业标准化工作人员必须思考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笔者在对开展这两项活动的老发电企业进行调研时发现,虽然这些活动的开展能促进企业管理,但也存在两张皮、重复多的问题。老企业人力资源充足,能充分细化工作并有足够的人员来完成相应工作的任务。而新企业人员少、兼职多,重复的任务不仅造成标准化工作不能做实、做细且效率低下,还会造成标准执行人员工作不到位,方向有偏差。笔者认为,集中力量开展一项活动,更有利于新型发电企业开展标准化工作。
3.2 标准体系设计
针对新型模式下发电企业组织机构宽度小、层次少的特点,发电企业技术生产应以管理为主,实际运行操作、检修维护可委托外单位承担。虽然新型模式下发电企业组织机构精简,部门和人员配置较少,但常规的企业管理程序决不能少,因此,各部门员工承担的工作职能跨度大、任务多。这就决定了在企业标准体系的设计中一方面要考虑到发电企业应具备的体系和标准范围,另一方面要结合实际情况调整、精简体系层次和标准幅度。
3.2.1 技术标准体系
在技术标准体系设计中,技术标准所涉及的范围一方面应满足检修、运行和安全技术管理的要求,另一方面要便于外委运行、检修及承包单位操作、执行。因此,确定体系内标准数量以精为主,内容上要采取针对性、指导性和可执行性更强、更细的策略。
3.2.2 管理标准体系设计
在管理标准体系设计时,应注重对企业管理活动中所涉及的经营管理、技术管理、质量管理、组织管理、人力管理等相关联的重复性事物及活动的分析,掌握各项工作所涉及的业务流程,识别每个业务流程需要建立的标准化活动要求,确定体系内管理标准类目。
3.2.3 工作标准体系设计
在工作标准体系设计中,针对新型模式下发电企业人员少的现状,因势利导,充分贯彻一岗多能的理念,对照新型模式下发电企业管理规划和组织框架设置职能岗位,确保企业管理各个部门的工作有人做、分工清。因此,在确定工作标准体系的设计和标准时,按照职能发布设定岗位并制定相应岗位标准。这样,员工在承担一项管理工作时,首先有对应的岗位标准可执行,同时还有对应的管理标准来准确执行工作流程。通过这样的设计,不仅能便于员工做到在同时承担2个以上岗位时仍能顺利开展工作,还可通过一岗多能的方式,促进员工自我提高能力意识,积极主动地进行岗位学习,适应多岗位工作的要求。
4 企业标准化工作开展方法探讨
企业标准化工作要真正起到提高企业基础管理水平的作用,从而间接地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效益。首先要使企业从上至下充分认识企业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性和方针目标,其次应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好企业标准化工作。第1步是企业标准化机构应与企业组织机构同步成立,并明确机构成员的工作任务和职责,从而在组织上为企业标准化工作的全面开展奠定基础。第2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就是要全面梳理新型模式下发电企业各项生产、经营工作的业务流程,识别每个工作流程需要建立标准化的活动,确定需建立的职能类别和范围,策划设计技术、管理、工作三大企业标准体系构架,确保各项规章制度建立且有方向、有归属。第3步应确定各大类所应包括的职能范围,详细分析各职能应包括的标准制度;同时结合实际运用情况,不断跟踪、监督标准实施,不断优化、完善、修订各项标准。
企业标准化是一项企业全员参与的工作,每个员工是企业标准化工作开展中不可或缺的一分子。企业标准化意识的高低和标准制度掌握的熟练程度是决定企业标准化工作能否顺利推行的关键所在。因此,定期开展企业标准化知识和每项标准制度的宣贯培训是企业标准化工作中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培训,不断提高全体员工对企业标准化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促使员工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自觉按标准去规范工作行为,既能保证标准化工作持之以恒的动态优化和完善,也为顺利完成各项生产经营指标,确保企业安全稳定生产提供制度和人员保障。
5 拓展企业标准化工作的深度
企业标准化工作不仅仅局限在公司内部体系的建立和规范方面。企业要发展,要适应市场的激烈竞争,要在同行业中出奇制胜、出类拔萃,就必须努力成为同行业中占据领先地位的发电企业。一定要放开眼光,以内部坚强的实力为基础,抢在他人之前制定和掌握先进的技术标准。对此,应按照把工作做在前面的思路,站在更高的角度考虑和开展企业标准化工作。例如,针对目前燃气轮机发电机组在我国的大规模建设和迅猛发展的状况,结合9E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运行的实际特点,积极开展9E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的安全评价标准的制定和编写,设计优秀发电企业评价中针对9E机组的技术经济指标评价方法和计算规则,这些工作对充实火电行业安全性评价查评体系和大机组评比方法均能起到良好的作用。
6 结束语
有理有序、持之以恒地开展企业标准化工作是先进发电企业发展的必要条件;同时,通过企业标准化工作的不断完善,不仅能进一步推动促进企业管理水平和竞争力的提升,促进企业内部的各类资源的最佳配置,最终实现企业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和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1]张艳,葛建华.企业标准化工作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标准化,2010(9):46-48.
[2]GB 3935.1—1996,标准化和有关领域的通用术语 第1部分:基本术语[S].
[3]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企业标准体系实施指南[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3.
[4]李蔚,吴旭明,叶泷泽.KPO标准化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5]鲍勃·费尔普斯.标准管理:一流企业精细化管理实践[M].2 版.黄如金,译.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