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刺醒脑开窍法为主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50例

2012-01-25麻永华

中国民间疗法 2012年10期
关键词:泻法合谷腧穴

麻永华 伊 飞

(山东省桓台县人民医院,256400)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早期以感觉障碍为主,感觉肢体末端麻木,有踩棉感、蚁爬感、痛觉过敏等感觉异常。也可表现为酸痛、灼痛、针刺痛等,有时剧痛难以忍受,夜间加重,可为对称,也可单发,一般下肢较上肢重。严重者可致肌肉萎缩、不完全性瘫痪、截肢,严重影响糖尿病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关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病因和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临床上主要针对其可能发病因素等进行干预治疗,但疗效并不十分满意。近年来笔者应用针刺醒脑开窍法为主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50例,并与单纯药物治疗48例相比较,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98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均为在本院就诊的门诊或住院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治疗组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最小41岁,最大79岁,平均64.4岁;病程最短0.6年,最长7年。对照组中男26例,女22例;年龄最小40岁,最大79岁,平均65.3岁;病程最短0.8年,最长7.6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诊断标准参照《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西医诊疗学》[1]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断标准。

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针刺醒脑开窍法为主治疗[2]。针刺主穴取人中、内关、合谷、三阴交、风池、完骨。辅穴取尺泽、极泉、委中、上星、印堂。

具体操作如下:①双侧内关穴,直刺0.5~1寸,针下产生得气感后采用捻转提插结合泻法1min;②人中穴(水沟)向鼻中隔方向斜刺0.3~0.5寸,用雀啄法,以眼球湿润或流泪为度;③双侧风池穴、双侧完骨穴均针向喉结,进针2~2.5寸,采用小幅度高频率捻转补法1min;④极泉穴在原穴位置下2寸心经上取穴,避开腋毛,直刺进针,用提插泻法,以患者上肢有麻胀和抽动感为度;⑤尺泽穴屈肘成120°直刺1~1.5寸,采用提插法,使患侧上肢抽动3次为度;⑥双合谷穴针向三间穴方向透刺进针1~1.5寸,采用提插泻法;⑦双侧三阴交穴,沿胫骨内侧缘与皮肤呈45°,斜刺进针1~1.5寸,用提插手法补法,使患侧下肢抽动3次为度;⑧双侧委中穴均直刺1~1.5寸,采用提插法,使患侧上或下肢抽动3次为度;⑨上星穴、印堂穴采用雀啄法,捻转提插结合泻法1min。以上穴位施术强度均以患者能耐受为度,其中人中、内关、合谷、三阴交、风池、完骨、上星、印堂留针30min。每星期治疗5次,共治疗4个星期后观察疗效。

对照组:口服弥可保,每次500μg,每日3次;维生素B1片10mg,每日3次,共服用4个星期后观察疗效。

治疗结果

疗效评价标准:显效:感觉异常、疼痛、麻木等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浅感觉及肌腱反射明显改善或基本恢复。有效:临床症状明显减轻,浅感觉及肌腱反射明显改善。无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无变化或加重。

结果:治疗组50例,显效24例,有效2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2%;对照组50例,显效19例,有效16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7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讨论

糖尿病中医称为“消渴”病,情志不畅、饮食不节、劳倦内伤均可导致肝郁气结,郁久化热,肝火肆虐,胃火中烧,伤阴化燥而成消渴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属于中医“痹证”、“痿证”范畴,又可称为“消渴病痹痿”。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中医学认为是由于消渴病日久,脏腑亏损,因虚致实,病机为气血亏虚,血运无力,脉道涩滞,导致瘀血阻络,筋脉肌肉失去温煦濡养而发为本病。对脏腑亏损的认识,医家多从肝肾论治,从其临床表现来看,其病机与瘀血关系密切。气阴亏虚是本,瘀血阻滞、脉络不通是标,气虚血瘀贯穿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病程的早、中、晚各期,血瘀是其发病的病机关键。醒脑开窍针刺法是石学敏教授基于对中风病基本病理机制“窍闭神匿,神不导气”而总结出的新型针刺方法。用此针法治疗中风疗效已得到多方证实,但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方面未有尝试,醒脑开窍法中这几个腧穴都是靠近神经干的腧穴,再结合每个腧穴的针刺效应而达到相应效果。这几个腧穴的针刺操作是通过对穴位局部相应神经干的适量刺激配合其他腧穴的针刺治疗,借鉴其神经系统解剖生理知识,在部分腧穴的针刺操作中既刺穴,又刺经,共收开窍醒神、疏通经络、逐瘀通脉、止痛之功。同时,针灸能够调节胰岛素和血糖水平,降血脂,改善微血管病变,以及促进损伤神经局部炎症水肿的消退,加速局部变形、坏死、崩解产物的吸收。从而有效促进神经髓鞘及轴突的再生。本方法的技术特色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取穴方面,醒脑开窍法主穴取人中、内关、合谷、三阴交、风池、完骨等穴,可益气活血、滋补肺肾治其本,辅穴取尺泽、极泉、委中等活血通络止痛治其标。标本兼治,诸穴合用共收固本通络止痛之效。其次,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严重影响糖尿病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患者多伴有精神抑郁等神志改变,通过醒脑开窍针刺法开窍醒神、疏通经络,可同时改善患者焦躁情绪,有效促进患者康复,也体现了《灵枢·本神》[3]“凡刺之法,必本于神”的“治神”思想。三是醒脑开窍法中这几个腧穴都是靠近神经干的腧穴,既刺穴,又刺经,能够有效促进神经髓鞘及轴突的再生。总之,针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机制可能是多方面的,或者是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针刺对患者的微循环、血液流变学等均有显著调节作用。可见针刺治疗的机制是非特异性的、多元性的。其调节气血等作用可在多系统、多脏器、多层次水平上发挥作用,对机体的多种生理功能都具有调节作用。针刺醒脑开窍法为主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以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简便、有效、不良反应小的优点。

[1]吕仁和.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西医诊疗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391.

[2]王启才.针灸治疗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68.

[3]傅景华.黄帝内经灵枢.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7:19.

猜你喜欢

泻法合谷腧穴
经络腧穴学腧穴定位的学习心得*
浅论《黄帝内经》针刺补泻操作
基于Unity3D技术的移动端数字人体腧穴仿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旅途止泻按脾腧
《腧穴主治·国家标准》中月经病的“同功穴”分析
太阳穴
顺时针揉通便 逆时针揉健脾
合谷三阴交合用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