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齐文升辛温法治疗痤疮的思路与方法

2012-01-25齐文升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2年1期
关键词:辛温邪气肺气

兰 玥,齐文升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 100053)

痤疮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中医称肺风粉刺、酒刺、粉花疮、面疱等,其发病与肺、脾、胃密切相关,常发于身体上半部,以颜面及胸背部多见,初起时为小丘疹或脓点,多见于青春期。痤疮一证,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生气通天论》“劳汗当风,寒薄为皶,郁乃疮”。根据痤疮好发的部位,多与脾、胃、肺相关。脾主运化,肺在体合皮,其华在毛,痤疮多与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有关,脾胃运化功能失司,胃火偏旺,肺气郁闭,痰湿内停,肺胃湿热蕴结,则发为痤疮。临床上关于痤疮的治疗多以清热解毒等寒凉的治法为多见[1],笔者在跟随导师在临床中发现,辛温走皮法在痤疮的治疗中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辛温走皮法的含义是指运用辛温性质的药物,通过其辛温发散邪气、透散邪气而达到使邪气从皮而走的方法。《黄帝内经》云:“其在皮者,汗而发之”,故当用辛温发散的方法发之。具体而言,辛温即运用辛温性质的药物,如桂枝、麻黄、白芷、防风、细辛等药,依据其辛温的药性,借助其归属于肺经的理论。肺主皮毛,肺气郁闭则腠理闭,发为痤疮,通过辛温发散的性质,透散瘀滞在体的邪气,达到使邪气从“皮”而出。

1 辨证论治运用辛温解表法

1.1 清热解毒法配合辛温走皮法

清热解毒法是痤疮治疗中常见的一种治法,临床上多用苦寒之品以清热解毒,如银花、连翘、青黛、蒲公英、苦参、地肤子、紫草等,此证的痤疮多表现为面色红,痤疮脓点色紫红,口唇偏红,口干,或伴发热,便干尿赤,舌红,苔黄,脉数。证属热毒郁结,火热炽盛[5],治以清热解毒,跟随导师临床方多用黄连解毒汤、凉隔散、四妙勇安汤等。清热解毒法看似是与辛温走皮法大相径庭的两种治法,然而笔者结合临床考虑此类方药过用寒凉之品必会伤阳气,阳气被遏、肺气不宣,则只清内热,未解表邪,故提出治疗热毒内盛的痤疮应当在清热解毒法的基础上加入辛温走皮法之品,如桂枝、麻黄,通过其辛温发散之性,宣肺以温腠理,防止过用凉药冰遏阳气,从而达到辛温走皮之效。

1.2 凉血养血法配合辛温走皮法的运用

痤疮当从血分论治。《素问·调经论》亦指出:“气血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诸病源候论》云:“血行通荣五脏,五脏之气,润养肌肤。”热毒入血,血热则生风,风邪郁于肌肤则发为痤疮。“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此证的痤疮多表现为痤疮色深红,痛痒甚,舌深红,瘀色明显,苔白,脉弦滑数,临床表现多以痤疮痛痒甚为特点[3]。痤疮热入血分就恐耗血动血,故治疗当凉血散血,导师临床善用生地、赤芍、何首乌等凉血之品,同时稍稍配合辛温走皮之品,如白芷、麻黄、细辛以开腠理,以及息风之品如防风、荆芥穗以息风止痒。

1.3 疏肝解郁法配合辛温走皮法

痤疮患者多心情抑郁,精神压力较大,故临床多见肝郁气滞、郁而化火,肝火挟瘀上蒸,灼伤血络、溢于肌肤而生痤疮,或由于肝郁气滞、气机不畅、血脉瘀滞、精气不能上荣于面所致[2]。此证的痤疮多表现为痤疮色暗深红,伴有喜叹息、表情淡漠、两胁胀满、舌红、苔薄黄、脉弦等。证属肝气郁滞,治以疏肝解郁,导师临床多用柴胡、薄荷、姜黄、郁金等疏肝解郁,同时注意辨证论治,肝气郁滞日久则化火,肝火偏亢,则上炎侮肺,影响肺气的功能,肺主皮毛,肺气郁闭则腠理不开而成痤疮,故在疏肝的同时稍佐以辛温走皮之品以宣肺,达到肝肺同调、表里同治。

1.4 补气散结法配合辛温走皮法

热毒煎熬津液,凝聚为痰之痰瘀证,痤疮经久不愈,治以化痰逐瘀散结[4]。此证的痤疮多表现为痤疮色淡暗,无尖儿,面色淡暗无华,疲乏无力,舌淡暗,苔薄白,脉沉细。证属气虚血瘀,治以益气活血散结,导师临床常用散结药皂角刺、白芥子、猪牙皂、僵蚕等,补气常以生黄芪健脾补肺气,在补气散结法的基础上,也应当一起使用辛温走皮法,此法药多归属于肺经,故可做引经药,使药物的作用直达皮肤,补气散邪。同时治疗痤疮应当注意美白祛瘢,患者多担心痤疮愈后留有疤痕或色素沉着,导师多用生黄芪、白芷等药以补气美容。

2 典型验案

案1:秦××,女 26岁,2010年7月5日初诊。患者面部痤疮,色红紫,有脓点,舌紫经前严重,疼痛痒甚,手冷感减轻,自觉足冷,恶寒,腰酸痛腹痛,目干涩,无腹胀,稍有经期腹泻,小便色黄,纳食尚可,心烦急,口干苦。约1周后行经,无汗出,脉细促,舌红苔薄黄而干。辨证:阳虚寒闭,血瘀内阻,治以辛温解表,活血化瘀,方用桂枝汤加减:桂枝10g,赤白芍各 15g,生姜 30g,大枣 30g,生甘草 15g,当归 30g,川芎 18g,生地 30g,丹皮 15g,红花 15g,荆芥穗 10g,僵蚕20g,桔梗 10g,紫草 30g,贯众 30g等。1周后复诊患者前额痤疮减轻,面色紫红,痤疮色红,白色脓尖,仍疼痛痒,口干红,行经第1天仍痛经,腹痛减轻,无恶心,无腰痛,经期腹泻减轻,疲乏无力,嗜睡,小便色黄,手足温暖,无腹胀,舌尖红苔薄白,脉细滑。守方加丹参 30g,鸡血藤 30g,银花 30g,连翘30g,地肤子30g,蝉蜕30g。1周后痛经缓解,痤疮全部消退,未再复发。

按:患者诉自发病以来已服药寒凉性质的解表药半年余均未见效,痤疮反而更加严重,颜色转为深红紫,且患者平素喜温恶寒,考虑患者素为阳虚体质,医者误以痤疮从湿热论治,给予清热解毒等寒凉药,则致患者阳虚更甚,出现手足畏寒、小腹冷痛。此时对于误以寒凉药后的阳虚体质的痤疮病人而言,治法当以“辛温走皮法”为主。寓意将其郁遏的寒气运用辛温走皮的方法,使邪气从表而走,故予以桂枝等辛温走皮药,透散瘀滞在体的邪气;患者痤疮伴有小腹冷痛,考虑为阳虚血瘀,以当归、川芎活血;痤疮还伴有疼痛痒甚,给予生地、赤芍等药凉血养血,荆芥穗息风止痒;痤疮为有形之邪结聚于肌肤,给予僵蚕以散结;患者伴有心烦急、口干苦、脉细促为内热的表现,给予丹皮、紫草、贯众等药清内热、解表毒,达到内外合治的目的。本案例为凉血活血配合辛温走皮法的临床应用,凉血活血而不凉遏,辛温走皮法通过其温通的性质,不仅可以反佐其寒凉的性质,还可引邪从表而走,这就达到了“走皮”的目的。

[1] 周桂金.中药治疗痤疮122例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09,13:126-127.

[2] 赵 欣,周 宁.痤疮的辨证论治体会[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8):161-162.

[3] 侯 方,徐世洪.辨证治疗痤疮的临床体会[J].新疆中医药,2007,(4):64-65.

[4] 钱 江,杨 柳.寻常痤疮辨证论治刍议[J].时珍国医国药,2004,(12):867-868.

[5] 余焯燊,米建平.痤疮“火热”病机浅议[J].四川中医,2009,(2):36-37.

猜你喜欢

辛温邪气肺气
《神农本草经》对“邪气”的认识
处暑
——保养肺气 春捂秋冻
浅谈喉咳肺气虚证
人到中年补肺气
《温病条辨》辛温芳香药应用探讨
辛温解表法治疗胸痹的机制探讨及临床运用
幸福来自感动
调畅气机在咳嗽病中的应用
喝香薷水祛热伤风
别轻易拔罐刮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