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伤寒论》中“阴”、“阳”含义探讨*

2012-01-25李德辉张桂娟刘玉斌张素燚谭碧珠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2年1期
关键词:少阴伤寒论津液

李德辉,张桂娟,刘玉斌,张素燚,谭碧珠,廖 锐,马 民△

(1.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系,广州 510632;2.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 510632)

《伤寒论》中“阴”、“阳”含义探讨*

李德辉1,张桂娟2,刘玉斌1,张素燚1,谭碧珠1,廖 锐1,马 民1△

(1.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系,广州 510632;2.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 510632)

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多次论及阴阳,阴阳在《伤寒论》不同的条文中有不同的具体含义。有时在一则条文内的前后语句间,涉及到的阴阳含义就有数种。本文结合经方大师胡希恕先生毕生研究《伤寒论》的成果,就《伤寒论》中“阴、阳”二字的具体含义作了初步分析、整理、归纳,以冀对读者有所启发并为临床、教学提供参考。

《伤寒论》;阴阳;胡希恕

近日拜读了冯世伦教授等整理的《胡希恕讲伤寒杂病论》一书,受益匪浅。笔者以前读《伤寒杂病论》遇到的许多问题和疑惑,读这本书后如拨云见日,茅塞顿开。本文结合胡希恕老先生的经验认识,就伤寒论中“阴、阳”二字的具体含义做一探讨。《素问·宝命全形论》曰:“人生有形,不离阴阳。”阴阳学说作为中医学特有的思维方法,它不仅用以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而且也用以指导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成为中医学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张仲景继承了阴阳学说并结合临床实践,使之又有了新的发展。因阴阳是对立统一的,所以张仲景常阴阳同论。因天地万物皆可谓阴阳,故阴阳在《伤寒论》不同的条文中又有不同的具体含义。有时在一则条文内的前后语句间,涉及到的阴阳含义就有数种。

1 “三阳病、三阴病”中之阴阳

1.1 对三阳、三阴的认识

历代医家对《伤寒论》三阳、三阴的含义具有不同的认识,大多数医家认为是指手足三阳经和三阴经。其实三阴、三阳不是六经,与经络学说没有联系,而是以之概括6种证候类型。《伤寒论》的六经,虽称“之为病”,其实质是证,而且来自八纲,因为表、里、半表半里三者都是病位的反映。阴、阳、寒、热、虚、实六者,都是病情的反映。临床实践说明病情势必反映于病位,而病位也必因有病情的反映而反映。所以,无病情则无所谓病位,无病位也无所谓病情。这样所谓表、里、半表半里等证,同时必伴有或阴、或阳、或寒、或热、或虚、或实的为证反映。同理,所谓阴、阳、寒、热、虚、实等证,同时也必伴有或表、或里、或半表半里的为证反应。由于寒、热、虚、实是从属于阴阳的,这样无论表、里、半表半里就都有阴阳两类不同为证的反映,三而二之为六,即病之见于证的6种基本类型,也就是《伤寒论》中所谓的“三阴病、三阳病”。所以太阳病为表阳证,少阴病为表阴证;阳明病为里阳证,太阴病为里阴证;少阳病为半表半里之阳证,厥阴病为半表半里之阴证。

1.2 阳指太阳、阴指少阴

《伤寒论》第7条:“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者,七日愈。发于阴者,六日愈。”此处阳指太阳病,阴指少阴病,本条讲表证中不仅有太阳病,还有少阴病,发热恶寒的为太阳病,而少阴病偏虚偏寒,无力作热,故一味恶寒而不发热的为少阴病。如张隐庵《伤寒论集注·辨太阳病脉证》曰:“此言太阳少阴之标阳标阴为病也。以寒邪而病太阳之标阳,故发热恶寒发于阳也。以寒而病少阴之标阴,故无热恶寒而发于少阴也”。131条“病发于阳”也是指发于太阳病,“发于阴”是发于少阴病。读者可细细品味。

1.3 对“阳微结、纯阴结”的认识

《伤寒论》第148条曰:“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脉细者,此为阳微结,必有表,复有里也。汗出为阳微。假令纯阴结,不得复有外证,悉入在里,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本条阳微结即阳明的微结,即还未至热实于里的胃家实。纯阴结指寒实结胸证。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为表证未罢;胃虚津液不达四末而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为柴胡证;大便硬为里有所结,微结于里则脉沉,结而不出则脉细,此为阳微结,即阳明的微结。但微恶寒,手足冷,大便硬又当与纯阴结(寒实结胸)相鉴别。阳微结证,既有表证,又有里证,其汗出,则因于表未解而气上冲,是阳微结的特征之一,若纯属阴结的寒实结胸证则不会有汗出这一外证,而病皆在里。

2 脉诊之阴阳

2.1 寸为阳、尺为阴

《伤寒论》第3条:“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本条中“脉阴阳俱紧”之阴阳分别指尺脉和寸脉而言。阴阳俱紧就是上下脉都紧,即泛指寸关尺三部之脉皆呈紧象。紧主寒邪盛,这是由于寒主收引,使筋脉拘挛所致。如方有执《伤寒论条辨·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曰:“阴为关后,阳为关前,俱紧,三关通度而急疾,寒性强劲而然也。”第6条:“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中阴、阳也是指尺脉和寸脉而言。指寸关尺三部脉俱浮盛有力。为邪热充斥内外,鼓动气血,加速血行所致。290条:“少阴中风,脉阳微阴浮者,为欲愈。”脉阳微即寸脉微,寸以候表,寸脉微为表邪已衰。脉阴浮即尺脉浮,尺以候里,尺脉浮为里气渐充,此为邪退正复之象,故少阴中风见此脉者,为欲愈。另外第283条“脉阴阳俱紧”中的阴、阳也是指尺脉和寸脉,学者可举一反三。

2.2 浮取为阳、沉取为阴

《伤寒论》第12条:“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本条阳浮阴弱是指脉言,张仲景脉法中“阴、阳”有时指上下尺寸而言,寸为阳,尺为阴;也有时指浮沉而言,浮为阳,沉为阴。阳浮而阴弱指脉有浮于外而弱于内之象,即为浮弱,脉虽浮出,但沉取软弱无力。阳浮为发热之应,阴弱为汗出之应,脉证相应。245条:“脉阳微而汗出者,为自和也;汗出多者为太过;阳脉实,因发其汗,出多者,亦为太过。”本条脉阳微指脉浮按之微,即太阳中风的脉浮弱。阳脉实指脉浮按之不微而实,即太阳伤寒的脉浮紧。中风则自汗出,若汗出少者则津液无大损伤,故谓为自和。若汗出多者,则津液大量亡失,故谓太过。太阳伤寒当发汗,但发汗宜取微似汗出者佳。若汗出多着,亦为太过。此外第94条:“太阳病未解,脉阴阳俱停,必先振栗,汗出而解;但阳脉微者,先汗出而解;但阴脉微者,下之而解。”100条“阳脉涩,阴脉弦”中的“阴、阳”也是指浮沉而言。

2.3 阳指阳脉,阴指阴脉

《伤寒论》第178条:“又脉来动而中止,更来小数,中有还者反动,名曰结,阴也。脉来动而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者,名曰代,阴也。得此脉者必难治。”此条中的“阴”是指阴病之脉即阴脉。结、代脉均为缓而中止的脉象属于阴脉。如《伤寒论·辨脉法》曰:“问曰:脉有阴阳,何谓也?答曰:凡脉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脉沉、涩、弱、弦、微,此名阴也。”246条“浮为阳,芤为阴”也属此类。

3 津为阳、液为阴

《伤寒论》第245条:“脉阳微而汗出者,为自和也。汗出多者,为太过。阳脉实,因发其汗,出多者,亦为太过。太过者,为阳绝于里,亡津液,大便因硬也。”此条“阳绝于里”之阳指津液,再确切的说阳指津。若以津液分阴阳则津为阳,液为阴。因汗属津为阳,发汗太过,亡津即为亡阳。如《灵枢·决气》曰:“何谓津?岐伯曰: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谓津。何谓液?岐伯曰:谷入气满,淖泽注于骨,骨属屈伸,泄泽,补益脑髓,皮肤润泽,是谓液。”《类经·藏象类》曰:“津液本为同类,然亦有阴阳之分。盖津者,液之清者也;液者,津之浊者也。津为汗而走腠理故为阳;液注骨而补脑髓,故属阴。”由于津液二者同属于一类物质,且可以互补转化。故亡津必导致亡液,故张仲景曰:“为阳绝于里,亡津液”。本条“太过者,为阳绝于里,亡津液”已明确阳绝于里为亡津液。无论自汗或发汗,若汗出太过,则亡津液,其结果必使阳绝于里,大便因而成硬。如喻嘉言曰:“阳绝,即亡津液之互辞。张仲景每于亡津液者,悉名无阳。玩本文阳绝于里,亡津液,大便因硬,甚明。”第27条“此无阳也”、30条“亡阳故也”、46条“阳气重故也”、48条“阳气怫郁在表”、112条“亡阳”、122条“阳气微”、134条“阳气内陷”、211条“亡其阳”、246条“其阳则绝”、283条“亡阳”、286条“亡阳”、29条“复其阳”中的阳皆为津液的意思。《伤寒论》[1]所述“阳气”、“阳”是指津液,是经方于古代出现的独特理论概念。

4 奇数为阳、偶数为阴

《伤寒论》第7条:“……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在本条中,阳数指奇数,阴数指偶数。阳数七,阴数六之说出于伏羲氏河图生成数之词,生成数为“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2]其大意为孤阴不生,独阳不长,必阴阳合而后物方能生。以天地代阴阳,水、火、木、金、土代天地间一切物质;一、二、三、四、五代水、火、木、金、土之数。自一至五等于孤阴、孤阳,不起变化。自五加一乃起生化作用,其意为阳生者阴成,阴生者阳成。从五算起,以万物生于土的缘故,五加一为六,六为偶数,偶为阴,故为阴数六。五加二为七,七为奇数,奇为阳,故为阳数七。病为阳证,当在阳数之期愈,故云“七日愈”。病为阴证,当在阴数之期愈,故云“六日愈”。

5 表为阳、里为阴

《伤寒论》第23条:“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阴阳俱虚,在本句指表里俱虚,阴指里,阳指表。即《素问·金匮真言论》所说:“夫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脉微为里虚,恶寒为表虚,以此表里俱虚,故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成无己《注解伤寒论》注曰:“脉微而恶寒者,表里俱虚也。阳,表也。阴,里也。脉微为里虚,恶寒为表虚,以表里俱虚,故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269条:“伤寒六七日,无大热,其人躁烦者,此为阳去入阴故也。”伤寒六七日,多由表传里,热结于里而外无大热,其人表邪未解,里热又结,故躁扰不宁,烦乱不安,外为阳而内为阴,故云“阳去入阴”。如柯韵伯云:“此条是论阳邪自表入里证也。”

6 阳指阳热之邪

《伤寒论》第 111条:“太阳病中风,以火劫发汗,邪风被火热,血气流溢,失其常度。两阳相熏灼,其身发黄。阳盛则欲衄,阴虚小便难。”此条中的两阳指风邪和火邪。太阳病中风多以桂枝汤安中养液而解热,不可用麻黄汤发汗,此处反以火劫,迫使大汗出,风邪本为热性阳邪,再加以火劫之热,邪热因火而盛,其势如焚,血流散于脉内,气溢失于脉外而为汗,失去气血存在的一般状态。风邪、火攻,两阳熏灼人身筋骨肌肉,而发身黄,此处身黄非指黄疸,乃指前文第6条火攻发黄之意。火热亢于上而鼻衄,水竭于下而小便难。如喻嘉言曰:“风,阳也,火,亦阳也,邪风更被火热助之,则血气沸腾,所以失其常度。”

7 卫气为阳、营血为阴

《伤寒论》第153条:“太阳病,医发汗,遂发热恶寒,因复下之,心下痞,表里俱虚,阴阳气并竭,无阳则阴独。”此条“阴阳气并竭”中之阴指营血,阳指卫气。古人认为饮食入胃,经过消化精微物质进入血管,变化而赤者为血,血管之外为气,气、血均来源于饮食产生的精气,如雾露之溉,遍及全身。血的作用称为荣(营),气的作用称为卫,作用上言营卫,本体上言气血。正如《医宗金鉴·订正伤寒论注》中所言:“营卫二者,皆胃中后天之谷气所生,其气之清者为营,浊者为卫,卫即气中剽悍者,营即血中精粹者也。以其定位之体而言,则曰气血;以其流行之用而言,则曰营卫。营行脉中,故属于阴也;卫行于脉外,故属于阳也。”太阳病发汗后,更加发热恶寒,此指桂枝汤证误用麻黄汤这类重剂发汗,大汗流漓,病必不除,大夫一见汗之不除,辄用下法,表邪内陷而作心下痞。发汗虚其表,下之虚其里,故云“表里俱虚”,脉内营气及脉外卫气俱伤,故云“阴阳气并竭”。第111条“阴阳俱虚竭,身体则枯燥。”此条阴阳指气血,气血俱虚竭,则身体失去气血的濡养而枯燥。

8 正气为阳、邪气为阴

《伤寒论》第346条:“伤寒六七日,不利,便发热而利,其人汗出不止者,死,有阴无阳故也。”此条太阳伤寒,六七日前不下利,六七日时便发热而下利,为正败邪盛之候,其人汗出不止,更伤津液,汗下亡津液,即是亡阳,精气外脱,必死。有邪而无正,即为“有阴而无阳”。第153条“无阳则阴独”中阴阳也是此意,正气大虚而邪气独存,名之“无阳则阴独”。除上述外,在《伤寒论》中阴阳还有其他一些含义。如30条的“阳旦”指桂枝汤,167条的“阴筋”指外生殖器,247条的“趺阳脉”指足背动脉等。因其义易明,兹不赘述。

9 结语

本文结合胡老经验认识就《伤寒论》中阴阳的具体含义作了初步分析、整理、归纳,以冀对读者有所启发,为临床、教学提供参考。《伤寒论》继承和发展了阴阳理论,并运用于临床实践,为后世树立了榜样。我们理解阴阳理论的关键是要懂得其思维方式属意象思维,而不能把阴阳视为某种固定的物质形态。如《素问·五运行大论》曰:“天地阴阳者,不以数推,以象之谓也。”《灵枢·阴阳系日月》曰:“阴阳者,有名而无形。”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准确地理解伤寒论中阴阳的具体含义。

[1]冯世伦.阳气为经方独特理论概念[N].中国中医药报,2008-10-10.

[2]熊曼琪主编.伤寒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36.

R226

A

1006-3250(2012)01-0010-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73265);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0151063201000065);广东省科技攻关项目(2009B030801238);广州市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2009Z1-E091);广东省中医药强省建设项目(20111175,2008092);暨南大学211工程建设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1055910014);暨南大学2010年国家大学生创新性试验计划项目(101055916);优秀本科推免研究生科研创新培育计划项目

李德辉(1982-),男,河北衡水人,在读博士,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与研究。

△通讯作者:马 民(1973-),男,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E-mail:tmamin@jnu.edu.cn。

2011-05-21

猜你喜欢

少阴伤寒论津液
《伤寒杂病论》“阳气”实质探析
《伤寒论》六经溯源与理论浅析
补津液不等于多喝水
浅谈从气血津液理论辨治干燥综合征
论少阴“三急下”
A Patient with End-stage Respiratory Failure Gets Recovery from Mechanical Ventilation by Utiliz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嚼服枸杞子缓解口干
解读少阴病辨证论治体系※
论《伤寒论》少阴病误汗
《伤寒论》中甘草的运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