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泻心汤合赤小豆当归散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30例
2012-01-24牛文贵
牛文贵
(山西省浑源县人民医院,037400)
口腔溃疡是临床常见病,中医又称“口疮”、“口疡”,以口腔黏膜上出现黄白色如豆大表浅的圆形或椭圆形小溃疡点、表面覆有淡黄色伪膜、周围黏膜充血为特点,以疼痛或进食时刺激为主要表现。具有周期性、复发性和自限性。其病因复杂,多与免疫学异常、感染因素、精神因素、营养缺乏、内分泌因素、消化系统疾病及功能紊乱等有关,或是多系统因素所致全身疾病引起的口腔损害。笔者自2001年以来采用甘草泻心汤合赤小豆当归散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30例,均取得很好疗效,现将资料整理总结如下。
一般资料
在我院门诊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30例,男性10例,女性20例;年龄10~60岁,平均35岁;病程最长5年,最短1年,平均30天;所有患者本次发病时间不超过2天。患者均有自行用药及其他治疗史。
临床表现:口腔内膜上(多在内唇、舌、颊及齿龈部位)出现黄白色如豆大表浅的小溃点,疼痛或饮食刺激痛。
治疗方法
采用甘草泻心汤合赤小豆当归散治疗。药用:生甘草、炙甘草各20g,黄芩10g,西洋参9g,干姜3g,法半夏10g,黄连3g,赤小豆(杵)20g,当归9g,桔梗6g,白芷6g,大枣5枚。加减:脾虚有湿加薏苡仁、茯苓、炒白术;心火旺加淡竹叶、白茅根。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口服,7日为1个疗程。
治疗结果
疗效标准:显效:溃疡面直径<1cm,用药3天内愈合,或直径>1cm的创面4~7天痊愈,水肿、充血、疼痛等症状消失,随访1年无复发;有效:溃疡面直径<1cm用药4~7天愈合,或直径>1cm的创面愈合1/2以上,水肿、充血、疼痛明显减轻,停药后无发作;无效:用药7天后,上述症状未减轻,创面不愈合。
疗效评价:观察病例30例,显效25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
典型病例
患者,女,35岁,2009年11月24日初诊。患复发性口腔溃疡3年,平素自服三黄片、牛黄解毒片、龙胆泻肝丸、维生素B2,或贴口腔溃疡膜,或含六神丸,或喷桂林西瓜霜及其他中西药治疗,时轻时重,效果不佳,且反复发作。3天前病情复发。刻诊检查:口腔颊腭、齿龈及舌缘黏膜有多个大小不等点状溃疡性损害,大者黄豆大小,中心凹陷,上覆白色分泌物,溃疡周围充血微肿,自觉灼热疼痛。咀嚼进食更为明显,严重影响进食及睡眠,伴心烦,口干,口苦,食少,乏力,便稀,小腹喜温,舌淡尖红,边有齿痕,脉细数。辨证寒热错杂,中气不运。施以甘草泻心汤合赤小豆当归散:生甘草、炙甘草各15g,黄芩10g,西洋参9g,干姜6g,法半夏10g,黄连3g,赤小豆(杵)20g,当归9g,桔梗6g,白芷6g,炒白术10g,淡竹叶6g,大枣5枚。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服用。
服药3剂后,11月28日复诊。患者自述服药后疼痛、口干、口苦减轻。按上方继服10剂后,溃疡面痊愈,随访1年未再复发。
讨论
复发性口腔溃疡属中医学“口疮”、“口疡”、“口糜”等范畴,历代医典多有提及,《金匮要略》称之为“狐惑病”,《外台秘要》中提及“心脾有热常患口疮”,《圣济总录》也写道:“口疮者心脾有热,气冲上焦,熏发口舌故疮也”,《医贯》亦云:“口疮上焦实热,中焦虚寒”。多因素食膏粱厚味及辛辣香燥之品,心脾蕴热,加之误治失治,过服苦寒药物,中阳受损,温化失调,饮食、水湿停滞,寒湿困于口腔,中焦阳虚无根之火上浮,熏灼口舌,肌膜溃烂,再加上机体维生素缺乏、内分泌失调,长期服用广谱抗生素致体内菌群失调,故反复发作。
甘草泻心汤,《伤寒论》用以脾胃气虚痞利俱甚的证治,《金匮要略》用以“狐惑病”的证治;赤小豆当归散,《金匮要略》用于狐惑病邪毒侵及眼眦的证治。
本证患者必为脾胃气虚,中焦水饮积聚,久郁化热,热又蒸水,遂成湿热熏灼口舌肌膜之证。因胃虚不能调理上下,故出现上火之口腔溃疡,下寒之大便溏泻,中焦之脾胃痞满。治之先以姜参枣草补中益气治其本;半夏祛中焦之水邪兼化痰湿,则中焦可安;芩连配姜苦降辛升,湿热之邪无所藏也。本方生甘草为主药,具有清热利湿、凉血解毒功效,意在清上焦之火;辅以黄芩、黄连以增强清热解毒作用;半夏、干姜辛通气化,温中散寒,助阳燥湿;炒白术健脾渗湿;佐以赤小豆、淡竹叶以凉血、泻热、引热下行;当归、白芷化肌膜之瘀热;以桔梗为使,宣发阳明、肌腠之邪,共奏清心利湿、凉血解毒之效。用炙甘草取其补气和中的作用,益中州之虚,佐以西洋参、大枣则补中益气之力大增。诸药协同,使中气健运,寒热消散,升降调和,阴阳通达,诸症消散而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