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障碍倾向对抑郁症住院患者疗效的影响☆
2012-01-24蒋国栋欧红霞
蒋国栋欧红霞
·短著述·
人格障碍倾向对抑郁症住院患者疗效的影响☆
蒋国栋*欧红霞△
人格障碍倾向 抑郁症 短期临床疗效 缓解
抑郁症在临床中很常见,有时医生会发现部分患者无论是用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物理治疗或以上三者结合治疗,长期或是短期预后都较差。这类患者常会出现合并美国《精神疾病的诊断和统计手册》(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Mental Disorders,fourth edition,DSM-Ⅳ)其他几个轴的问题,其中之一就是人格障碍(Personality Disorder,PD)问题。近几年的国内外的研究证实了人格障碍阻碍抑郁症患者进入缓解期、加速抑郁症的复发、影响心理社会功能的修复等方面[1-2]。关于人格障碍对于抑郁症短期疗效的影响的研究目前国内尚无。良好的短期临床疗效可以增强患者治疗的信心,增加治疗的依从性,高依从性反过来对治疗的疗效也会有积极的影响[3]。本研究将探讨PD倾向对抑郁症住院患者的短期治疗效果的影响。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为2010年11月至2011年9月南京脑科医院医学心理科住院的抑郁症患者,入组标准:①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抑郁发作诊断标准;②年龄18~60岁;③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17)≥17分;④视听健全,初中以上文化水平;⑤排除器质性精神障碍,或精神活性物质和非成瘾物质所致抑郁;⑥患者知情同意,且能够配合完成研究。分组标准:①PD组,经人格诊断问卷(Personality Diagnostic Questionniare,PDQ-4)筛查,所有阳性项目≥30项有明显人格障碍倾向的抑郁症患者;②对照组,PDQ-4所有阳性项目<30项无明显人格障碍倾向的抑郁症患者。排除无效PDQ-4问卷,共有92例患者入组。其中PD组51例,男13例、女38例,年龄18~60岁,平均(40.8±12.2)岁,病程0~27年,中位数4年,初中文化9例、高中或中专文化28例、大学及以上文化14例,服用选择性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SSRIs)类药物共计35例、服用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双重抑制剂 (Serotonin and norepinephrine reuptake inhibitors,SNRIs)类药物16例;对照组41例,男13例、女28例,年龄18~58岁,平均(43.7±12.0)岁,病程0~23年,中位数2年,初中文化7例、高中或中专文化20例、大学及以上文化14例,服用SSRIs类药物27例、服用SNRIs类药物14例。两组之间年龄、病程、性别、服药情况、受教育程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研究工具 PDQ-4为85题得自评问卷,其中包含为10种人格障碍。利用该问卷,可以通过计算总分筛选个体是否具有人格障碍。此量表在2002年曾做过信效度的检验,发现对于人格障碍的甄别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中度特异性[4]。
1.2.2 调查方法 对刚住院的患者根据上述入组标准进行初步筛选。对入组患者发放一般资料调查表与PDQ-4,并对入组患者进行HAMD17评定。入院后第2周末、第4周末再分别对入组患者进行HAMD17评定。量表的评定主要由主治医师与研究生实习医师共同完成,两人评定的kappa一致性系数为0.90。
1.2.3 疗效指标 ①疗效指标HAMD17自基线后的评分变化;②次要疗效指标为HAMD17总分减分率;③抑郁总体疗效评定:HAMD17总分减分率 <25%为无效,25%~50%为进步,51%~75%为显著进步,>75%为痊愈。
1.2.4 数据处理 采用SPSS 13.0进行统计分析。两组之间评分值的变化与减分率的比较分别采用成组t检验分析与曼-惠特尼(Mann-Whitney)U检验,总体疗效评定采用 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检验水准α=0.05,双侧检验。
2 结果
2.1 HAMD17总分、因子分评分、HAMD17总分减分率比较第2周末,PD组HAMD17总分、情绪因子分、精神焦虑因子分均高于对照组得分,经过t检验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54、t=2.63、t=2.19,均P<0.05)。第4周末,PD组HAMD17总分、情绪因子分、睡眠因子分、精神焦虑因子分、躯体焦虑因子分均高于对照组得分,经过t检验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80、t=3.07、t=2.72、t=3.36、t=2.70,均P<0.01)。第4周末,PD组HAMD17总分减分率低于对照组,经过U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3.76,P<0.01),见表1。
2.2 疗效评定比较PD组痊愈6例,显著进步25例,进步13例,无效7例,有效率为86.3%;对照组痊愈13例,显著进步22例,进步6例,无效0例,有效率为100%。经χ2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4.09,P<0.01)。
3 讨论
HAMD17总分是主要疗效指标,PD组的抑郁症患者与对照组的抑郁症患者相比,在第2周末即开始出现主要治疗效果上的差异。这也证实了PD对于抑郁症临床症状的表现的影响,与国外研究相一致[5]。HAMD17因子分反映病人的精神病理的特点,也能反映靶症状群的临床结果。两组之间情绪因子分与精神焦虑因子分在第2周末即开始出现差异,也就是说与对照组相比,PD组的抑郁症患者情绪症状与精神焦虑症状的缓解速度更慢。在第4周末,两组之间除了认知障碍因子的评分值之外其他因子都开始出现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多半是由于情绪症状引起的,情绪症状是抑郁症的核心症状,情绪症状缓解缓慢,进而影响患者其他方面症状的缓解。值得注意的是两组之间认知障碍因子的差异并没有统计学意义,精神焦虑的差异却有统计学意义,而认知障碍应该是最能反映患者人格特点的因素,这可能是由于HAMD17中认知功能评定的不全面所造成的,但从精神焦虑上的评分差异也能间接反映了两组患者在体验症状方面的能力是存在差别的。HAMD17躯体焦虑因子分反映的是患者躯体化症状的严重程度。HAMD17总分减分率与HAMA14总分减分率是临床症状的缓解程度的指标。PD组相比对照组缓解速度更慢。从总体疗效上来看,两组的总体疗效也明显不同,对照组经过药物治疗之后,总体临床疗效更好。
总的来说,PD对于抑郁症患者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情绪与精神焦虑层面上,PD倾向的抑郁症患者可能更容易受到情绪的波动的影响和受到焦虑的困扰,从而影响他们短期临床症状的缓解。这就使我们在诊断抑郁症的同时应当注意PD的问题,以便可以更好的进行临床的诊疗。
10.3969/j.issn.1002-0152.2012.09.012
☆ 2008年南京市卫生局科技发展项目(编号:YKK08041)
*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脑科医院(南京 210029)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医学心理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