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道教授针药并用治疗慢性胃炎经验
2012-01-24梁静
梁 静
(天津市南开医院,天津300010)
慢性胃炎是一种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是由各种病因引起的胃粘膜慢性炎症[1],以胃痛、腹胀、消化不良、恶心呕吐为临床表现,其发病率居各种胃病之首,现在逐渐趋向低年龄化。祖国医学对慢性胃炎有详细的记载,它归属于“胃脘痛”、“腹胀”等病的范畴。李志道教授集多年临床经验总结出一套针药并用治疗慢性胃炎的方法,收到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1 治疗方法
1.1 针灸治疗
针灸取穴的主穴:①中脘、不容、太乙、胃俞、足三里;②巨阙、中脘、下脘、梁门、胃俞、足三里。辅穴可以根据患者辨证进行选择。以上两组主穴可交替使用或同时使用。针刺操作:①嘱患者端坐位,常规消毒,取0.30 mm×40 mm毫针,快针针刺双侧胃俞穴,做捻转补法,得气后闭孔出针。手法操作时应注意针刺方向斜刺向脊柱。②胃俞穴针刺完毕后嘱患者平卧,腧穴常规消毒,取0.30 mm×(60~75)mm毫针,针刺腹部两组腧穴,手法操作时应注意针尖45°向下斜刺深刺。
1.2 药物治疗
主方:佛手、香橼、陈皮各10 g,炙黄芪40 g,沙参、石斛、麦冬各10 g。热证加吴茱萸、黄连;寒证加肉桂、干姜、高良姜;湿浊加藿香、佩兰、苍术、白术;泛酸加瓦楞子;瘀血阻滞者加桃仁、红花。
2 临床体会
慢性胃炎的病位在胃,发病主要责之中焦脾胃和肝,多由忧思郁怒、肝木横逆犯胃或饮食劳倦、损伤脾胃之气所致,可由外感六淫、内伤情志、饮食起居失宜及体质因素等原因诱发或加重。其主要病机以中虚、气滞、脏腑功能失常为主,多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因于虚者,多为气虚、阳虚、阴虚;因于实者,多为瘀血、痰浊、火热、食滞、湿困等;对于本病的辨证分型,历代医家认识则不尽一致,但随证遣方用药多遵循“六腑以通为用”、“通则不痛”的原则,或以疏肝和胃、或以祛痰理气、或以活血化瘀、或以消导行滞、或以温阳散寒等。但无论何种原因,李志道教授认为其基本病机是胃气失和、胃失濡养。
对于本病的辨证论治,李志道教授认为应综合考虑病位、病因、病性等诸多因素,紧密结合“胃气以通降为顺”以及“胃为燥土,喜柔润”这两个生理特点。其治疗关键应以调理胃气、顾护胃阴为要。
本组方药乃李志道教授自拟方药,从方药的结构来看,方中的中药分为两组,主要由理气药和滋阴药组成。其中佛手、香橼、陈皮理气和中、燥湿化痰,炙黄芪补益中气、健运脾胃。四药配合使用,相辅相成,补而不滞,行气而不耗气;沙参、石斛、麦冬三药味甘,性微寒,入胃经。都具有益胃生津之效,其遣方用药均紧扣“胃气以通降为顺”以及“胃为燥土,喜柔润”这两个生理特点。
临床实践中对于胃病的针刺选穴,李志道教授有其独到的见解。他认为具有相似作用的腧穴同用与中药的相须配伍颇有相似之处,可以加强治疗效果。并总结多年的临床经验,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专门用于调理脾胃的针灸处方即①中脘、不容、太乙、胃俞、足三里;②巨阙、中脘、下脘、梁门、胃俞、足三里。
两组穴中中脘穴为主穴。中脘乃任脉之穴,《针灸甲乙经》记载其乃“手太阳、足阳明、少阳、任脉之交”,它既是胃之募穴,又是八会穴之腑会。历代医家十分重视中脘穴的治疗作用,并对其进行详尽描述。如《行针指要赋》:“或针痰,先刺中脘。”《玉龙歌》:“脾家之症有多般,致成翻胃吐食难,黄疸亦须寻腕骨,金针必定夺中脘”;《百证赋》:“中脘主乎积痢”;《针灸甲乙经》:“溢饮胁下坚痛,中脘主之”;《玉龙歌》:“若还脾败中脘补”,“脾虚黄疸,腕骨中脘何疑”,“上脘、中脘,治九种心痛”。通过以上引文和笔者的临床体验,中脘虚可补,实可泻。它具有祛痰消积、升清降浊、健脾养胃、益气养血的功效。是治疗各种胃肠疾病的中坚,《循经考穴编》:“一切脾胃之疾无所不疗”。
下脘、巨阙穴皆为任脉之腧穴,各自距离中脘穴上下两寸;不容、太乙乃足阳明之穴,距离任脉两寸。从穴位的分布上来看,不容与巨阙相平,太乙与下脘相平,众穴围绕中脘形成了一个方形。虽然这些穴位对胃的治疗作用描述比中脘要少,但从西医解剖学的角度来看,胃的体表投影门位于第11胸椎左侧,而幽门约在第1腰椎体的右侧,胃大弯的最低点可在肚脐平面上,而胃体则主要分布在左季胁区[2]。而这个方形恰巧分布在胃的体表投影处,这为治疗脾胃病提供了必要的解剖生理学基础。
本病治疗过程中腧穴的针刺方法是治疗该病的关键,李志道教授强调针刺治疗本病的关键是要“气至病所”,故在腹部腧穴针具的选择上需要规格为60~75 mm的毫针,患者应感觉腹部出现明显的酸胀感。针刺中要顺应“胃以通降为顺”的生理特点,以针尖45°向下斜刺深刺,其他腧穴直刺进针。
3 验案举隅
患者于某,36岁,因“反复胃脘疼痛2年”于2010年2月14日就诊。患者自诉工作繁忙,经常出差,饮食不规律。2008年4月,因饮酒饱食后突发胃脘部疼痛,呕吐物伴有血丝,呕吐物检查提示胃出血。当时经保护胃粘膜止血治疗后症状缓解。但自此之后,饮食稍有不慎,胃脘部疼痛即会发作。也曾口服中西药,病情有所缓解但一直迁延难愈。现多食、饮冷后即出现胃痛、泛酸、胃胀。大便不成形,食欲尚可,时感气短乏力,脉细滑,舌苔白腻。胃镜检查提示慢性浅表性胃炎。诊断慢性胃炎,属中医的胃脘痛,辨证为脾胃气虚。
方药:佛手、香橼、陈皮各10 g,炙黄芪40 g,沙参、石斛、麦冬各10 g,元胡30 g,瓦楞子、高良姜各10 g,肉桂6 g。考虑患者目前脾胃之气不足,嘱患者饭后间断服药,而不求其速,以顾护胃气。
针灸:巨阙、中脘、下脘、梁门、足三里、梁丘、三阴交、脾俞、胃俞。操作时嘱患者坐位,先用0.30 mm×40 mm毫针针刺脾俞、胃俞,得气后出针;让患者平卧,采用60 mm毫针深刺中脘,得气后出针以70°~80°向下斜刺,其他的腹部穴位均向下斜刺。李志道教授认为胃主降,针尖向下有助于胃之通降。现教材虽皆云直刺,向下斜刺已有不少专家达成共识。尚有深刺之法,可穿透腹壁而达胃壁,不行手法,每次一般只深刺透刺一穴,针感直达病所后退针。1个疗程后,患者感胃痛、泛酸、胃胀好转,大便逐渐成形。继投原方10剂,腹部针刺不再深刺,仍以70°~80°向下斜刺。患者经3个疗程后症状痊愈,临床随访3月未见复发。
[1] 叶任高.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79
[2] 柏树令.系统解剖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