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HS结合钛捆绑带治疗股骨粗隆下粉碎性骨折
2012-01-22吴国正
郭 亮,吴国正
股骨粗隆下粉碎性骨折是髋周围骨折中难处理的一种骨折,骨折端极不稳定,复位后易移位,治疗较困难。我院自2008 年3 月—2011 年3 月,采用动力髋螺钉(DHS)结合钛捆绑带治疗股骨粗隆下粉碎性骨折17例,取得满意的效果。
1 临床资料
本组17例,男9例,女8例;年龄38~70岁,平均49.5 岁。致伤原因:车祸伤10 例,跌摔伤5 例,重物砸伤2 例,均为闭合性损伤。按Seinsheimer-Bergman分型,2型2例,3型7例,4型8例。
2 手术方法
仰卧位。股骨上段外侧以骨折端为中心做纵行切口,长约10 cm,纵行劈开股外侧肌,显露粗隆下骨折端,清理骨折端凝血块及嵌入的软组织。牵引后复位,解剖复位后以克氏针临时固定。在小粗隆的下方,根据骨折粉碎情况,用1或2根钛捆绑带固定蝶形骨块、束紧骨干。于粗隆外侧安装DHS 固定,C型臂X线机透视位置满意。
3 结果
17 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48 个月,平均26个月。骨折均愈合。参照黄公冶提出的关节功能评定标准,优15例,良2例。无髋内翻,无内固定断裂松动。
4 讨论
股骨粗隆下粉碎性骨折,占粗隆周围骨折10%~30%。损伤机制老年人为低能量骨折,年轻人为高能量骨折。股骨上端解剖结构特殊,具有135°颈干角,10°~15°前倾角,力的轴线与股骨轴线不重合,从而在股骨粗隆下方形成了特殊的生物力学特性。这一部位骨折后,骨折端极不稳定,局部有明显的骨高应力集中,造成骨折复位后的稳定性差,易发生再移位[1]。
DHS 内固定术具有操作简单,固定牢固,创伤较小,骨折端自动加压等优点,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但通过临床应用后发现,DHS能够给股骨粗隆外侧柱坚强的支撑,内侧柱无法得到有效的支撑。有学者经过试验表明,股骨内侧缺损后,其对侧的张应力增加60%;广泛缺损后,其对侧应力增加370%[2]。手术中必须将内侧骨碎片复位固定,钛捆绑带可以使粉碎骨块达到很好的复位固定。因此,两者结合,即外侧以DHS 固定,内侧及后侧已钛捆绑带固定,使骨折端坚强的固定,促使骨折愈合。还可以减少外侧内固定物的应力负担,减少了内固定物的松动及断裂。
钛捆绑带为钛合金,金属表面经过钝化处理,人体内组织相容性较钢丝好。有学者研究表明,在保持适宜的束搏力的情况下,捆绑带可疑有效地维持骨折部位的稳定,避免出现骨折移位或畸形愈合[3]。
[1] 刘海春,陈允震,杨子来,等.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不同内固定疗效分析[J].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5,20(1):18.
[2] 蔡迎峰,陈胜,张维.股骨小粗隆缺损的生物力学评价及临床意义[J].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1,16(3):179.
[3] 倪冬道,郑道明,庞小建,等.捆绑带对骨折愈合影响的实验研究[J].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10,16(3):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