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术中安定的药物代谢动力学
2012-12-23纪文新李仲廉
纪文新,李仲廉
分娩过程中应用安定至今仍有争议,其主要焦点为,产妇接受安定后,可能使新生儿发生松软儿综合征[1]。2009 年11 月—2011 年5 月,我们进行了产妇分娩过程中静注安定的临床药动学检测,以期探求安定与松软儿综合征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第一胎、健康临产、行剖宫产之产妇共10 例,年龄23~35 岁。体重54~78 kg,平均64.6 kg。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实施此项研究。随机选用局麻及硬膜外阻滞麻醉各5 例,局麻药均为不含肾上腺素的利多卡因,术中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均正常、平稳。
1.2 方法 开放上肢静脉通路,输入平衡盐液。手术开始前自静脉滴注安定10 mg(0.13~0.19 mg/kg,5 min 内滴入)。5 min 后取静脉血3 mL,及胎儿娩出后即刻由母体肘静脉、脐带胎儿侧静脉同时取血3 mL,用高压液象色谱法检测安定之浓度[2-3]。
同时对10 名新生儿进行1 min、5 min Apgar 评分,并往婴儿室随诊24 h,观察神经行为(包括嗜睡、吮吸动作、肌力、体温、心率等表现)。
2 结果
母体内的安定能迅速透过胎盘,12 min达高峰,母体与胎盘血浆安定浓度比率为1∶1.8。40 min 时胎盘血药浓度比值逐渐降至1∶1.2。各时段胎盘血浆安定浓度均高于母体血浆安定浓度。详见表1、图1,图2。
安定剂量为0.13~0.19 μg/dL 时,胎儿娩出后Apgar评分均在8分以上。观察新生儿24 h,未见松软儿综合征发生(无嗜睡,吸吮动作、肌力、体温、心率等未见异常)。
3 讨论
松软儿综合征系指新生儿因苯二氮窧类药物的抑制作用,而呈现心肺功能欠佳、体温节障碍、嗜睡、肢体松软等一系列症状,并可持续数月之久。其机制是,此类药物很容易透过胎盘屏障,使胎儿的血药浓度在短时间内迅速升高,与母体血药浓度之比率可达1.8 ∶1(或高于母体40%)。而且新生儿对该药的代谢、排出能力均低于成人,故而易发生松软儿综合征[4]。为此,有人提出该药不宜用于待产之产妇。
表1 10例剖宫产母体、脐带的血药浓度比率
图1 10例产妇血浆安定浓度变化
图2 母体、脐带血浆安定浓度比率
本组病例显示,10 例胎盘血药浓度均高于母体,其比率为(1.2~1.8)∶1。其中例5 胎儿娩出距注药时间最短(仅12 min),此时胎盘血药浓度已明显高于母体,其比率为1.8 ∶1。由此证明,安定静脉注入后,能很快通过胎盘屏障,且与注入剂量成正比。母体血药浓度于注药30 min后有逐渐下降之趋势,说明安定的分布半衰期较短。药物一次性静脉注入后,即迅速由血浆和中央室分布到其他器官和周围脂肪组织。在静脉注药后20 min,母体血浆内血药浓度与胎盘血药浓度之比率最大,此后比值逐渐缩小。
值得注意的是,本组例1、4、5、7、8(母体、胎盘血药浓度之比率分别为1∶1.3、1∶1.7、1∶1.8、1∶1.8、1∶1.5)的胎盘血药浓度高于其他5例,而且恰恰都是采用硬膜外麻醉之病例,其明显高于局麻组。作者推测,这种现象可能是因硬膜外麻醉产生区域阻滞后,子宫收缩被抑制,血管扩张,致子宫、胎盘血液灌注量增加之故。
本组10名胎儿娩出后1 min、5 min,Apgar评分均在8 分以上。回婴儿室继续观察24 h,均表现为四肢活动有力,被动活动时肌张力正常,对声、光刺激有反应,哭声有力,有吸吮动作及能力,无嗜睡,体温正常。无1例出现松软儿综合征症状。
本研究显示,在剖宫分娩过程中,给予产妇一次性静脉注入安定0.19 mg/kg 以内,未发现因安定而并发新生儿的松软儿综合征。但硬膜外麻醉可增加胎盘血药浓度,值得注意和进一步研究。
[1] 赵丽,张勤功,邓丽云,等.全身麻醉患者异丙酚药代动力学和血药浓度检测[J]. 中国药业,2010,3(19):11-12.
[2] 邱红.HPLC 法测定不同年龄组安定的血药浓度及药代动力学[J]. 天津药学,1998,2(10):101-103.
[3] 王本杰,魏春敏,张蕊,等. HPLC 法测定维生素E 烟酸酯血浓度及药代动力学研究[J]. 药物分析杂志,2007,10(27):1533-1536.
[4] 郭华,袁栋才.松软儿综合征2例[J].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8,11(23):876-8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