醋调大黄芒硝外敷预防剖宫产切口脂肪液化的护理
2012-01-20高燕
高燕
随着肥胖人群的增多及剖宫产率的提高,探索预防剖宫产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方法尤为重要,选取2008年7月至2010年6月在我科行剖宫产手术患者50例,用醋调大黄芒硝外敷剖宫产术后切口预防脂肪液化取得明显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第一胎剖宫产手术患者98例,肥胖(皮下脂肪≥4 cm)、水肿(Ⅲ~Ⅳ),年龄24~35岁,平均年龄28.5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48)。2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药物配制方法:对照组术后采用传统治疗加换药的方法,同时给予红外线照射30 min,2次/d。观察组除常规治疗、换药外,将大黄40 g、芒硝120 g研沫加醋约20 ml调匀,装入4层纱布缝制的20 cm×10 cm的布袋内,装袋后以外层纱布略微发黄为宜,将口封住,自术后第2天起敷于切口敷料之上,用腹带固定,每天更换1次。
1.2.2 护理方法:向患者讲解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及状况,减轻思想压力,消除恐惧心理,保持心情愉快,以利于切口愈合;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床单位整洁干净,让患者尽早下床活动;嘱患者多食高热量、高蛋白、低脂肪易消化饮食,多食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变化,观察切口敷料有无渗血、渗液,发现异常及时处理;换药、静脉输液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红外线照射时,有效距离25~35 cm,时间30 min,严防皮肤烫伤;出院宣教;保持切口周围皮肤清洁、干燥,保持大便通畅,发现异常及时就诊。
1.3 观察指标 治愈:7 d后切口甲级愈合。脂肪液化:5~7 d局部有硬结、渗液,皮下组织游离,渗出液涂片镜检可见大量脂肪滴。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0.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组效果观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效果观察比较 例
3 讨论
脂肪液化是手术切口愈和不良的主要原因之一,特别是切口处脂肪较多,并采用电刀手术时,其发生机制可能是由于电刀所产生的高温造成皮下脂肪组织的浅表烧伤及部分脂肪细胞因热损伤发生病变,同时脂肪组织内毛细血管由于凝固作用而栓塞,使本身血运较差的肥厚脂肪组织血液供应进一步发生障碍,术后脂肪组织发生无菌性坏死,形成较多渗液,影响切口愈合。另外,切口暴露时间较长,在机械作用如:挤压、钳夹等刺激下很易发生氧化分解反应,引起无菌性炎症,使脂肪组织发生液化。因此,应对肥胖、贫血、水肿的患者术后尽早使用醋调大黄芒硝外敷切口。大黄性味苦寒,具有清热、消肿、止痛、解毒、活血去淤之功效[1]。芒硝的有效成分为硫酸钠,具有清热、消肿、止痛、解毒和收敛之功效[2],醋含3% ~5%的乙酸,有抑菌、杀菌和收敛的作用。《本草纲目》记载:醋可消肿痛,散水气,理诸药,杀邪毒。随息居饮食谱:治诸肿毒,醋调大黄末涂。
芒硝吸湿易板结变硬,加醋可使药袋软化。三者合用能够互补,相互促进,可加强局部血流,使毛细血管开放增多,改善微循环,促进药物吸收。收敛脂肪渗液,预防感染,使原本脂肪厚、组织血液循环差、抗感染能力低、容易发生手术后愈合不良的切口取得满意的效果。通过观察,醋调大黄芒硝外敷预防切口脂肪液化有明显的效果,而有效的护理措施如:舒适的环境、正确的饮食指导、及时观察切口情况、准确的药物配比、正确的健康宣教,对促进切口愈合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1 高学敏主编.中药学.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9.
2 马玉美,郑贵祯,李爱华.芒硝和大黄外敷预防肥胖患者腹部手术后切开裂口的观察.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2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