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物课堂教学结课艺术探究

2011-12-29赖莉华

成才之路 2011年16期

  摘要:在新课程中,适当的课堂结课,不仅能使所学知识得以归纳、总结和概括,而且能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深化记忆,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深刻性、广阔性和整体性。
  关键词:结课;生物;教学
  
  新课程中一堂好的生物课,引人入胜的新课导入,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求知欲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一个耐人寻味的结尾犹如“画龙点睛”,会使课堂教学再起波澜,对于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掌握知识重点,意义更为重要。笔者认为,生物新课程教学结课不应宣告学习的结束,而应是衔接前后内容,联系课内外学习的纽带。因此,有人把结课比作“建顶完塔”不无道理。那么,新课程理念下的生物课应如何结课呢?
   一、结课的基本要求
  (1)自然妥帖,加深印象。结课是一堂课发展的必然,它既反映了课堂教学的客观要求,又是课堂教学科学性的体现,通过总结归纳,提纲挈领地加以强调、梳理或浓缩,使学生对新知识更清晰,准确。
  (2)结构完整,承前启后。依据教学的客观规律,课堂教学应由几个相互联系的环节组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课堂结课作为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在设计结课时要注意帮助学生把所学知识系统化,形成网络,做到首尾相连,前后照应,同时为新课程埋下伏笔。
  (3)语言精练,注意反馈。结课的语言一定要少而精,紧扣重点。可以设计一些练习、实验操作,从中及时了解学生在学习中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程度,以便改进教学。
  (4)内外沟通,培养能力。结课时不仅局限于课堂,更要有意给学生留有余地,扩大知识视野,以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自学能力、想象力、观察力。
  二、结课的方法
  (1)归纳结课。新课程中,老师把本课堂所学的主要内容,用准确简练的语言进行归纳小结,以增强学生记忆,加深理解,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同时培养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如:学新陈代谢这课时,新陈代谢包括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两个同时进行的相反过程,两个过程中都包含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内容。生物体只有通过新陈代谢才能不断地自我更新。新陈代谢是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变异、进化的基础。以上内容可小结为“两个过程,两种代谢,一个更新,一个基础”。
  (2)留下窗口结课。课堂小结不可能面面俱到,把涉及的所有问题都讲清楚,有些问题还需学生课后去思索。如:讲遗传与变异一节时,是环境决定人?还是人决定环境?二者关系如何?这正是遗传学、优生学、生态学等要探索的课题。通过对问题的思考的探索,既增强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对问题强烈的探索欲望,从而引导学生由课堂向课外延伸。这样,“课虽尽而思不断”“言虽尽而意无穷”。
  (3)比较异同结课。教会学生掌握比较学习方法,能激发学生从知识的广度、深度加深理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发展智力。例如:讲完植物的呼吸作用时,可列表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从场所、条件、原料、产物、能量变化等方面进行比较。
  (4)小诗结课。形式新颖,效果较好。在七年级生物新课程中讲生态平衡和自然保护的内容后,可运用宋代理学家朱熹的一句名诗“本体原来只是公,毋将私欲混其中”来进行小结,告诫人们祖国只有一个,地球也只有一个,只谋眼前利益,不计长远整体命运,自毁家园而不及早悔悟,终将铸成千古之恨。
  (5)课外延伸结课。课堂教学在时间和内容上都是有限的,要使学生掌握更多的与课堂内容有关的知识,应当开辟第二课堂,引导学生向课外延伸。一是利用讲课结尾,向学生推荐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课外读物;二是利用讲课结尾,指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尽可能地应用于实践,激发起学生课外学习兴趣;三是引导学生去观察思考,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6)串联式结课。在几节或几章学完之后,最好采用此法。串联式结课一方面使学生的知识在大脑中形成系统网络,另一方面减轻了学生的记忆负担,加深了印象,增强了记忆。如:在学完形形色色的植物这一部分之后,学生可能只掌握了单种植物特征而缺乏知识网络化。因此,可联系植物分类进行说明,即植物可分为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两大类,而种子植物又可分为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孢子植物可分为蕨类植物、苔藓植物、藻类植物。理清了线索,形成了知识网络,才有利于知识的记忆、理解、迁移,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整体性。
  (7)口诀式结课。口诀式结课通俗,精炼,生动,形象,富有韵味,既便于学生记忆,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在七年级生物新教材中讲根的结构时,本人就编写了以下口诀:根冠:根尖最顶端,生长点外面,形状像帽子,因此叫根冠;分生区:核大胞壁薄,根尖生长点,分生能力强,植物生长线;伸长区:生长点分裂,伸长区长长,持续不间断,推动根生长;成熟区:表皮细胞向外突,形成根毛有特点,根毛多了利生长,吸收水分无机盐。这样把零散知识经过整理总结出的口诀,不仅琅琅上口,便于记忆,而且能激发兴趣。
  (8)冶情励志结课。在某些课堂“收尾”时,引用与教学有关的名人生平事迹,赞扬名人的思想品质或推崇名人的治学精神,给学生树立起学习和模仿的榜样,巧妙地寓政治思想教育于本课“收尾”教学之中。如:讲“探索生物的奥秘”时,联系我国明代杰出植物学家、药物学家李时珍的辉煌事迹:他常常是头戴斗笠,肩背药筐,行于江湖田野山村处,访问四方,用了27年时间,付出大半生心血,才完成举世闻名的巨著《本草纲目》。还可以简介我国水稻育种专家袁隆平的业绩。通过实例,使学生深刻认识到,从古到今,任何一项成就的取得都必须付出辛勤劳动,从而激励他们奋发学习,报效祖国。
  总之,在新课程理念下,好的结课能给人以艺术上的享受,既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可以使重点、难点得到强化和升华,从而使教学锦上添花。作为新课程的实施者,生物教师应紧密结合生物教学实际,重视并注重课堂结课的新颖、灵活、多变,不断运用并总结创新课堂结课方式,积极推进生物教学有“不寻常”的开头,亦有“不寻常的结尾”。
   (赣州市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