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状元班”到“龙凤齐飞”
2011-12-29吴建锁
成才之路 2011年16期
作为一名普通班主任,寒来暑往,已十载有余。十年以来,所带班级在高考中也取得了一点成绩,2004年高考晋州市文科状元秦磊升入南开大学;2006年高考晋州市文科状元李金磊升入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高考刘婵以文科河北省第六名的好成绩升入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王冲升入清华大学,更是被同事们戏称为“龙凤齐飞”。回想十余年班主任工作,有几点体会和大家交流一下。
一、做班主任要有激情
十年来,我总是充满激情地去对待每一个学生,不管学习成绩高低,每一个学生都是我工作的对象。作为班主任,一言一行,举手投足,都会在学生心里产生某些影响。如何去带动他们学习的热情,只有自己先有激情,学生们的学习生活才有激情。有的老师过分追求师道尊严,在学生面前总是板着一副面孔,夫子味道十足,我认为那是不可取的,那让学生距离我们太遥远了。我们只有先走进学生心里去,学生们才敢于走进我们心里来。看待任何问题,都先要以学生的角度去着眼,然后再用我们成年人成熟的道理去分析,才能得出客观的结论。一些大道理、套话连自己都说服不了,又怎能去说服学生呢?学生们都是年轻人,心里都有一团火,关键是学习的压力太重,不敢也不能释放。所以,我们当老师的只有用自己的激情去点燃他们的热情,让学生摆脱呆板、死水一潭的生活,对学习才会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做班主任要有人格魅力
做人与做学问在本质上是高度统一的。很难想象一个在生活中畏畏缩缩、小肚鸡肠、自私自利的人,其思维会有什么开拓性。现在的高考尤其是文科试题,考查学生思维的逻辑性、灵活性、联系性特别多,只有启迪了思维,才会有答题的智慧。另外,我认为在这一点上老师对自身的要求应更加严格。在授课上我们经常说有了一桶水才能教给学生一杯水,做人更是这样。所以当老师的一定要注意自身的人格修养。多读一些古典的东西,吸收一些中国传统的美学理念。当然还要注意和现在这个发展的时代多联系,以此来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有了人格魅力,才有语言的魅力,同样的一句话在你的口中说出来,才会对学生内心世界产生不同的效果。
三、做班主任要多站在学生立场去想问题
作为老师或班主任,应比最聪明的学生再聪明一点。许多问题我们需要权衡处理。学校工作或班集体的安排与学生自身学习生活有时会有矛盾,学校和班集体的问题再小也是大问题,学生个人的学习和生活再大也是小问题,但站在学生个体的立场上绝对不是这么回事。他们毕竟年龄还小,情商尚未发育完善,有些问题难免认识有些过激。所以,每当发生这样的事情,我总是对学生表示充分理解,然后也不直接评判学生的对错,而是给学生讲解一些大局观的实例,争取让他们自身认识到一些问题。在思想层面上转变他们,不是死命令、提要求。这样个人与学校和班集体之间的矛盾问题就不存在了,问题迎刃而解,学生们就没有怨气,无怨气则心情舒畅,舒心去做事,事定能成。
四、做班主任要辩证地看待“坏学生”
我一直认为没有坏学生,只有和老师“作对”的学生。年轻人理性还未显现,感性总是容易占据上风。一旦这个学生和你有了抵触情绪,要想改变千难万难。首先,从大局上来说,作为一个班主任,如果涉及了班集体的事情,必须秉公办理,不存任何私心。比如排桌,就是按个头大小,这是最公平的,但对大家的公平则可能造成对某些少数人的“不公平”,比如视力差的学生怎么办呢?我的意思就是拖一拖,或者做学生本人的思想工作,劝其以大局为重,总体上是不能因了少数人,违背大多数人的利益。唯有如此,才能树立我们班主任公平公正的形象。这时,绝大多数同学在内心里是服气的。班主任的形象树立起来了,以后再处理一些问题则顺畅许多。学生也不会产生抵触情绪,达到政通人和的效果。其次,从个体上来说,某些“坏学生”是因为基础太差了,学习无动力,生活无目标,导致其浑浑噩噩,从而变坏。这就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而对这样的学生,班主任首先要做的是了解其家庭背景、父母职业、学生是否本地人、是在城镇长大还是在农村长大、有无兄弟姐妹、排行老几、家中有无特异情况等。只要掌握了学生的第一手资料,当你面对他时,手中才有了谈判的筹码,一个一个地加上去,你才有可能走入他的内心世界,去感化他,教诲他,而不伤他的自尊心。
总之,我认为班主任工作是学校工作的关键点,也是灵魂。班主任工作到位,班级才能出成绩,学校才能有发展。
(晋州市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