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提高学生分组实验课质量的探索
2011-12-29张敬芝
成才之路 2011年16期
新课标下更加重视学生亲身参与及交流、合作、探究、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分组实验恰是有效实施培养各种能力的一种重要途径。下面,是我在这方面的几点探索。
一、做好思想品质教育工作
学生做化学实验时,好奇心很强,兴趣很大。但大多数学生是出于看热闹、图好玩的目的来做实验。所以,在做实验前,一定要加强以下几方面的教育,使学生对做实验的认识从思想上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①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方面。②要摒弃在实验中浪费水、电、药品、乱放乱倒的不良习惯。③要建立爱护公物、尊重他人、团结互助的和谐氛围。④培养自己规范操作、严肃、认真等良好的实验和行为习惯。
二、做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
做实验前,印好预习提纲分发给学生并督促认真完成。例如,实验室中制取氯气,从以下几方面编写预习内容:①实验室制氯气通常需要哪些药品和仪器?②写出反应原理。③如何确定反应发生的装置?组装发生装置依据?仪器的组装顺序?加入药品的一般顺序?实验步骤。注意事项:如何防止暴沸?圆底烧瓶能否直接加热?如何保证分液漏斗中的液体顺利下滴?④气体的除杂、干燥:所制得氯气中都含有哪些杂质?用什么药品除去?⑤如何收集气体?收集气体的依据是什么?⑥怎样验满:几种方法?(叙述操作方法、描述实验现象、得出结论)⑦为什么多余的气体不能直接排放到空气中?如何进行尾气的吸收?吸收装置中有哪些仪器?是否需要防倒吸?什么样的装置可以防倒吸?掌握了这64980840adba0bc7c07f2a16e5f4964e些问题后,再动手去做实验,就能做到心中有数、有条不紊、游刃有余地做好实验了。这样,既保证了实验效果,又构建了知识体系,同时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
三、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课本上的分组实验,能够提高学生实验操作的熟练程度,但不利于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创造能力。在高考试题中,加强了对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试题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思考性,要求学生不仅要有实验操作的直观体验,而且要有深入全面的思考。如何让学生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去学习,将知识机械性、高积累变为能力,变为发展的阶梯呢?我的做法是:依据大纲要求,以学习的经验与知识技能、实验能力为出发点,提出实验课题,让学生动手、动脑设计实验,激活学生记忆中的相关知识,独立思考,探索创新,保持生动活泼的学习态势。
四、引导学生将知识向更深层次理解
对课本后安排的学生分组实验,组织学生认真地做一遍,会使学生亲自感知化学知识及化学现象,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爱好。在实验问题情景中,引发学生联想、替换,加强思维,向更深层次迈进。总之,只有让学生亲自去动手实验、去探究,才能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更深层次上去,真正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迁安市第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