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探英语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2011-12-29谢丽芳

成才之路 2011年16期

  任何学习,除了要习得一定的知识以外,更重要的是要掌握方法培养能力。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除了使学生能说会写外更要培养学生的英语创新思维能力,使学生学活书本,变得更聪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调动学生思维,使学生会学习,会探索,并且学好英语。
  一、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做一名有利于学生发展创新思维的教师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要肯于“蹲下”与学生交流,要在课堂上创设一种平等、民主、和谐、宽松的氛围。要尊重学生、关心学生、赏识学生,要以积极的态度和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巨大的发展潜能。这样使学生产生不怕错误,敢于求异的良好的学习心理,孩子的创造的火花才能迸发出来。例如:在教nose、ears时,教师走到学生中间,轻轻地捏捏学生的鼻子、摸摸学生的耳朵,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亲切、和蔼,并置身于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另外,教师要保护学生敢想敢说的积极性。只要学生能勇敢地站起来回答问题,教师都要予以表扬,并以宽容的心态对待学生所犯的语法错误。
  二、创设自由自在想象空间,发掘一切可以调动学生创新思维的因素
  想象是创造的源泉,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要培养思维的独创性,首先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教师可利用实物、图片、简笔画和教师的形体语言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例如,在练习水果一类单词时教师可通过尝、摸、闻或不完整的简笔画来猜出水果的名称。
  三、展现语言实践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儿童是善于模仿的。从母语学习的规律看,一个人的语言能力,尤其是儿童的语言能力的发展是从模仿开始的。学生在模仿课文语言时,能获得发现的乐趣,能获得成功的喜悦,这就是孩子心目中的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教师应努力为学生创设语言实践的情景,抓住课文中的重点句型,精心设计练习,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及时把课文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教师还可以利用插图来创设情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插图是语言的形象再现,语言是插图的理性表述。例如,在练习句型What is it like时,教师可以出示一幅图,图中有两个小朋友在对话,其中一个手里拿着一支长的、蓝色的铅笔,请学生根据图画的内容编一段对话。学生会运用所学过的知识,编成各种对话。反之,也可以让学生根据一段对话或小短文来画画。这也是一种运用语言的训练。因为学生要绘图,必须熟读对话,反复揣摩,才能将脑中的图画绘诸笔端。
  四、组建具有合作意识的学习小组,让学生在合作中彼此沟通,取长补短
  发展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归宿。它要求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都有实践和成功的喜悦。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采取小组合作的方法,让学生在合作中动脑、动手、动口,从而达到同学间彼此沟通,取长补短。
  最后,教育应通过各种途径,家庭、社会多方面联系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促使学生成为新世纪所需要的人才。教师作为创新学习的组织者和主导者,应该主动开拓进取,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
  
  (常州市新北区汤庄桥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