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的名字你记住了吗

2011-12-29康增猛

成才之路 2011年16期

  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是党和国家的首要任务。以生为本,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是新课标的重点内容。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应居于主体地位,教师应居于主导地位。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充分尊重学生,建立起融洽的师生关系。笔者认为,在教学中记住学生的名字尤为重要。
  周总理在这一方面可谓我们的楷模。他对只见过一次面的人都能清晰地记起他的名字,很多接触过周总理的人对这一点记忆犹新,多少年以后回忆起来仍激动不已。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都要记住每一个人,但最起码教学班中学生的名字是要记住的。
  首先,记住学生的名字可以方便教学。我们面对的是学生,是需要沟通的。在教学中要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因此就要学生及时反馈其具体情况,而我们通常采用提问的方式。这就要求我们老师知晓每个学生的名字。有的老师由于面对的学生可能很多,记不过来,就采用让第几排第几个同学来回答,或者指示“你”或“那个穿红上衣”或“那个胖点的”同学来回答,这样心里总觉得有些别扭。有时可以看出,很多学生也不太习惯这一方式。倘若我们把每个人都记住了,想问哪个同学,就可以很方便地进行提问。
  再者,记住学生的名字可以增进师生关系。我们每个人都有被尊重的愿望,记住学生的名字,不仅是一个浅层次的“认识”问题,更是一种潜意识下融洽关系的重要方式。换一个角度,假若我是学生,一定会以老师“知道我”而心悦,可能进一步产生“心存感激”之意,投之以桃,报之以李,从而愿上老师的课。在此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师生关系,在日常工作中怎能不事半功倍!
  诚然,全部记住学生的名字是要下一番苦工夫的。假如我们面对的不止一个教学班,可能是三四个教学班,甚至更多(相信很多老师都深有体会),在短时间内完成这一“任务”的确有一定难度,因为“名”和“人”大多是分离的。这就要求教师不仅在课上而且课下也要花上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同时我认为,带着一份关心和爱心去实现这一目标,未必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把他们当做知心朋友去看待,我们相信是完全能够记住的。
  学生的名字,你记住了吗?
  (深州市东安庄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