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兴趣贯穿教学之中
2011-12-29黄元仪
成才之路 2011年16期
现在的中学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比较强,创新思维精神比较强,他们有勤学好问的好习惯,并富于幻想。但也不可否认,他们的学习热情都与短时间的兴趣有关系,这种兴趣热情消退的时候,学习效果就不太好。所以,我们教师要时刻注意让学生保持学习的兴趣,让他们在兴趣中求得新的知识。这样,学生学的知识多了,思维机器发动了,教师的教学效果也比较好。
但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要有方法的。俗话说,方法大似气力。我们教师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手段,语言、情趣、仪表、体态语言等很多方面都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如果我们的教学方法对学生有魅力,就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一定要精心设计课堂的教学程序,要用好多新颖的方法让学生乐学,想学,会学。这样,教师的教学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这能让学生的注意力、意志力,保持很久很久,成为获取知识的新动力。
在化学教学中,可以通过改变和增加一系列化学实验,加强实验观摩与操作中的趣味性,充分开发利用青少年好动心理特征的正面效应,用实验的趣味性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转化成学生的积极求知欲,能取得明显的教学效果。
事实上,这样的例子教材中很多。比如,用深红色的花朵、蔬菜等为原料制酸碱指示剂,来探究日常生活中的食醋、纯碱、汽水、洗洁精、食盐水等溶液的酸碱性问题;用小石子代替典型的化学药品检验碳酸盐;皮蛋制作主要原料的探究等。这些问题把知识的学习从课堂扩大到生活中,使学生不仅可以运用学过的知识解释、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老师还可以带着学生走出课堂,亲身实践。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自由探索,充分享受获取知识的快乐,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与人交际的能力。
课堂上,教师的表达也是基本功的再现。如果能把课上得生动、73XmxteCYa3nA+dX17X3g9wH+HsTCyLstxHLS1i0QDM=形象化、有趣味性,学生就会专心致志地听,还会不时提出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想出不同问题的不同答案。老师要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地给予肯定、表扬,号召大家学习。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我们每位教师都不能把学生看成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要让他们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上,我们教师要多多设下疑问,让学生能多动脑子思考,思维一直处于活跃的状态。我们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求异思维、综合思维,要让他们充分启动思维的马达。我在教学过程中,经常选用一些比较鲜活的例子、动听的故事,结合学生做实验的活动,力争为学生创造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有反思的空间。
教学方法是多样的,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教学风格、教学特点、教学程序、教学目标等或者都不一样的,但大概都会殊途同归的。因为大家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在愉快中接受新的知识,感到学习的轻松。我也希望和我的同行们多多探讨教学方法,多多研究教学的成功和失败,让自己的教学水平有一个新的提高,让学生的能力有一个新的突破。
(遵义县山盆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