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学中的意识培养
2011-12-29王润苗
成才之路 2011年16期
摘要:积累意识、表现意识是美术创作的基础,再创造意识、独创意识是美术创作的目标。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自始至终要注重对这四个意识的培养,并使其形成习惯,必将促使学生的美术创作成为展现自我风格、培养独创能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美术教学;意识培养;独创性思维
其实,教学生能画得像不是一件难事,有一套死板且很有效的方法。教师可安排学生你就这样画,别问为什么,就会出现“立竿见影”的效果,教学也就显得容易和简单多了,教师也省事多了。但这个方法剥夺了学生思考、探索、实践的权利,这样的教育肯定不是好的教育。为改变这种状况,我认为在美术教学中应注重以下几个意识的培养。
一、积累意识的培养
学生进行美术创作需要素材,包括各类美术作品素材和生活经验素材,前者是激发学生创作灵感、动机、扩展创作视野的“催化剂”,后者是学生进行美术创作的源泉。我们作为指导教师应深入学生的生活世界,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多积累生活中的各类美术素材,让他们大胆地、生动地、创造性地描绘自然界的各种形象。这就需要学生在生活中多积累表象经验,对日常生活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求有意识地进行记忆保存,到创作时,就可轻易提取出来,作为绘画创作的材料基础,使学生再也不会无东西可画而大伤脑筋。这也就要经常带学生走出课堂外出写生,收集有关房屋桥梁、花草树木等多种基本的形象资料,细心观察,用心体会,指导学生用记绘画日记、日常速写等方式来记录生活的点滴和感受。俗话说,功在平时,我们要积极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寻找素材、积累素材的良好习惯。
二、表现意识的培养
求异、好奇是学生的一个重要特点,一成不变的绘画材料和表现技法很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从而没了绘画热情。所以教师要在美术课堂中设置“学习超市”,准备很多各种各样的材料(让他们知道美术作品不仅仅是用彩色笔、颜料进行绘画,其实剪纸、版画、综合材料运用都属于美术创作的范畴)。引导学生通过看、摸、闻等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以获得对各种材料特性的深刻感受与理解,然后启发与生活、自然的多种联系,构思材料最适合表现的事物或事物某一部分特征,最后指导学生尝试使用不同的绘画材料,运用多种绘画表现技法,去表现不同的事物。比如说一个一次性纸杯:先说说它有什么特征——类似圆柱形,上下口有大小、纸做,软质;和生活中哪些物品类似?——水桶、帽子、笔筒……和哪些事物的某一部分类似?台灯的灯罩、蛋筒冰淇淋的底座、自行车的车把……把口挤扁了像什么?——鸭子的嘴巴、小姑娘的裙子……两个合在一起能做什么?三个?……等等。结果作品一定是五花八门、各不相同,会给学生极大的“成功感”,真正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创作热情。
三、创新意识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应注意保护学生的独特的个性,并给予其自由发挥的环境和空间。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应该鼓励学生立足于自身实际,将自己的内心世界以独特的方式大胆地表现出来,同时能对他人的作品发表自己与众不同的见解。这就需要营造出轻松愉快、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教师和蔼可亲的态度,平等温和的语言,诚恳热情的指导,有利于学生敞开心扉,宣泄释放自己的真实情感。作业中的优点,教师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存在的不足,给予耐心疏导和帮助。学生在这种民主、温馨、平等的环境下,将非常有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为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完善其个性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创造原型,如其他学生作品、名家名作、风景人物照片以及日常积累的绘画日记、速写、素材本等。让学生自行挑选能为创作主题服务的有关内容,再以其为展开点,构思自己的画面。学生往往会觉得:“噢,原来自己做过的事也可以画,还可以想什么就画什么。创作——原来这么有趣!”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这种“集思广益”的方法,有助于填补学生的思维空白,并激发许多创造性的新观点和新构思。
四、独创意识的培养
独创意识是指学生按照自己的创思,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它具有首创性、新颖性等特点。这是创造性思维的最根本特征,表现在敢于探索、敢于创造、敢于怀疑、敢于追求。即敢于对人们“司空见惯”或认为“完美无缺”的事物提出怀疑;能够主动否定自己,打破自我框框。因此,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培养自己的独创性思维,改变被动学习的状况,我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①解除学生心理顾虑,引导学生敢想敢说,创造课堂和谐气氛;②重过程,轻结果,保护学生探索热情;③努力探索指导方法,引导学生独创激情。教师应十分强调并鼓励学生画自己独特的画,不要模仿书本或参考其他学生的画,做到“别人想过的我就不想,别人画过的我就不画”,那才算最棒的。在教师这种意识的熏陶下,学生认识到要画得“与众不同”,由此往往会冲破“从众”的定式,产生许多创意来。在美术创作过程中出现的新奇想法,教师要善于及时地挖掘和表扬,并号召其他学生来学习。
由此看来,积累意识、表现意识是美术创作的基础,再创造意识、独创意识是美术创作的目标。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自始至终要注重对这四个意识的培养,并使其形成习惯,必将促使学生的美术创作成为展现自我风格、培养独创能力的有效途径,从而实现学生对客观世界意义的领悟,对生命意义的体验和对生命价值的体验。
(通渭县徐川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