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理创设教学情境优化高中数学课堂

2011-12-29李秋生

成才之路 2011年16期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提倡知识是在师生互动中由学生自主探究得到的,通过语言表达自主“内化”的,教师的作用就是设置丰富的教学情境,把教转化为学。在学生的活动基础上,在情境中引导学生自主归纳,调动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促进数学知识理解和迁移,实现在“动态”中落实教学。这样,不仅保证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且学生的生命活力得到充分发展,使课程变得更具人文关怀,让数学课堂充满乐趣和智慧。
  一、用多种方式和手段设置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保持好问和好奇的天性
  当学生在对一项活动感兴趣并非常兴奋时,教师要允许他们按照自己的步调活动,如果学生愿意的话,要让他们自己开动脑筋想办法,气氛要轻松活泼。教师不断为学生创设成功情境,充分信任学生,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使学生在探究学习中不断获得成功,要多给予鼓励,挖掘他们的闪光点,让他们经常体验到思维的乐趣、成功的喜悦。
  二、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会提问题的能力
  讲授“立体几何”这一章时,让学生认真观察图形,并要求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图中的数量关系,让学生口头表述提出图形中的数学问题,翻译成数学符号语言,鼓励学生展开想象,拓展学生多角度进行思考,并尝试解决问题,教师只在关键处进行点拨。
  三、充分利用学生的好问和好奇的天性
  教学生如何质疑,并引导学生通过质疑问题后自己思考和解决问题。在学生完成后要给予一定的肯定和表扬,让学生体验质疑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乐趣与成就感。
  四、恰当运用信息技术,多渠道创设情境
  利用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能把教学时说不清道不明,只靠挂图或黑板作图又难讲解清楚的知识,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声像同步的情境、悦耳动听的音乐、及时有效的反馈,将知识一目了然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这种情境能更有效地使学生领悟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启发学生更积极的思维活动,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和探索,使学生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激发求知欲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培养提供良好的环境。例如三棱锥体积公式推导中,教师运用《几何画板》做成一个动画,学生能直观地看到一个三棱柱被切割成三个三棱锥,它们自由分开或合拢,各个被切出来的图形直观生动,学生很快发现三个锥体的体积相等,深入探究的兴趣很浓。在直观演示的基础上,教师要学生对三棱锥体积公式提出自己的猜想,然后进行严格的数学证明。这里运用信息技术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激发了要进一步证实自己猜想的渴望。
  总之,高中数学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教无定法,教有方法”。培养学生的能力是最终目标,而创设数学问题情境是一个重要手段。要精心设问,刺激学生心智不断向前追求,主动探索,自主学习,全面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我们的教学就会事半功倍,收到很好的效果。
   (迁西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