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从初中物理到高中物理过渡中的思维定式
2011-12-29马彦刚
成才之路 2011年16期
摘要:本文首先论述了思维定式的形成,以及由此带来的影响,然后针对高中物理的特点论述如何克服思维定式的影响。
关键词:初中物理;高中物理;思维定式
思维定式是指个体在某学科中已拥有的知识和获取知识的方式以及过去学习的经验,个体在心理上的一种预备状态,它使个体倾向于以一种特定的方式对外界刺激进行反应,而抑制其他方式的反应。显然,定式使学习者倾向于以某固定的方式进行认识活动。大量心理学研究表明,思维定式既可促进相近课题的学习与迁移,也可能有干扰的负迁移效应。高一新生都经过中考科目的强化复习训练,拥有一定的物理基础知识、学习方式和经验,也就是说思维形成了定式,这一定式必然伴随新生进入高中学习。
一、初中物理认知结构的特点和定式
长期以来,初中学生学习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课本为对象,记忆为手段,再配以大量习题,经过模仿、重复达到熟练获取知识。多年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在心理上形成一种预备状态,它使学生倾向于以固定方式进行认知活动。根据调查,初中物理认知结构特点和思维定式表现为:
(1)认识不清。初中物理认知结构中,对教材的物理概念和基本规律已有初步的认识,但对这些知识的逻辑结构体系认识不清,对物理概念是如何建立的,怎样应用显得模糊不清。头脑中觉得物理内容多、概念多、原理和定律多。
(2)初中物理课本薄,概念、原理少。教师一般细讲,课后配以大量习题训练,这样的学习过程易形成一定思维和习惯。例如,较多地依赖教师的讲授,不会自学;不善于阅读课本,不善于提问题;死记硬背物理概念和定律;习惯“透彻式”学习,不习惯“渗透式”学习。进入高中后,开始很难适应高中物理概念、原理和论证多的“高难度教学原则”。
(3)“题海战术”造就初中学生模仿性强,重复熟练程度高。认为学好物理的标准是多做题,解难题,而不问是否理解了所学的物理知识,课后的任务就是解答习题。这种习惯严重地影响高中物理学习,课后不习惯阅读材料,解题不习惯于物理过程分析,缺乏归纳演绎能力。
(4)利用初中数学解题能力较强。初中学生中考强化复习阶段做题是“三级所有”,除初中物理题目外,高中物理中初中数学能做的题都做,可谓“见多识广”,这样就强化了学生使用初中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正因为如此,进入高中后仍习惯用代数方法进行分析问题,不习惯用矢量、图像处理问题。
(5)初中学生解题习惯链式思维。即从已知量经过算术方法得出未知量,不习惯根据物理概念和规律进行分析和写成文字式的代数方法求解。这种定式阻碍着高中物理解题要求的实现。
(6)科学感性知识少,不善于区别日常经验和科学概念。中考压力迫使学生重视理论,由于教学条件限制,学生很少动手做实验,导致学生感性知识少。许多从生活中得来的概念常常较为含糊,不一定符合科学实际。
(7)习惯处理常理,不习惯处理变量问题。学生习惯于用初中平均值方法,从不变性分析问题,错误地计算平均力。
(8)科学作风不踏实。主要表现为死记硬背概念和规律,对没搞清的问题不去及时解决,日积月累,问题成堆;作业题无规格,认为不必要或不习惯写解题原理和根据,常常只写一串公式,图示乱画,有的抄答案……这些不好的作风,在高中物理学习上尤为突出。
二、在克服思维定式的同时学好高中物理
从学科体系上看,高中物理是初中物理内容的逐级加深扩展。根据调查,初中物理已学过许多物理知识,特别是力学和电学知识。根据皮亚杰的认知结构理论,原有的认知结构是形成新认知结构的前提和基础,新的认知结构只有在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通过同化和调节才能形成。因此,高中物理学习必须以初中物理知识为基础。高中低年级物理教学在传授知识和能力培养两个方面都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针对上述初中物理认知结构的特点和定式,为了达到高中物理学习的要求,我有以下措施和建议。
(1)提高学习内容的起点。利用初中物理知识,对自己熟悉的内容不再简单重复。如力、运动、欧姆定律等可以直接利用初中的知识。这样就消除学习中的重复感,从而激起学习兴趣。
(2)掌握物理知识结构。物理学教材结构是由物理知识元素构成的,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按一定层次排列而形成网络。学习中强调学习知识结构的好处是易理解所学的学科,从整体上把握知识,有利于知识的记忆和再现,有利于学习的正迁移和创造性思维。
(3)重视对概念的学习和掌握。物理概念是构建物理理论的基本要素,是物理学的语言,它总是与整个内容体系,如物理原理、定律融合在一起。对物理概念的学习要求是:切实掌握每一个概念引入的背景(或条件)、准确而完整的文字和数学表述;把学习的概念“镶嵌”在有关物理原理、定律中去,使之成为了解物理实质、掌握物理规律的钥匙;学会运用物理概念进行推理、判断,以便对物理现象分析解释。
(4)突出一般规律性。物理定律是自然界物理变化过程规律性的概括表述,是构成物理理论的重要因素,是教材主要内容。为建立完整的物理学结构,培养严谨的逻辑推理能力,要突出一般规律的学习。因此,要求做到:了解定律产生的前提和条件;掌握每一定律的正确表述(文字表述、数学表述);掌握定律的主要内容,即定律概括了哪些事实,反映了哪些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学会运用定律去解释物理现象,求解一定的物理过程的定量结果,逐渐从“套用”过渡到“活用”。
(5)重视高中数学知识的应用。利用高中数学知识简捷地表达物理概念、规律和解决物理问题是高中物理比初中物理高一层次的标志之一。数学公式是抽象、静态的,而物理问题是具体、灵活和动态的。数学为物理概念、定律和理论提供了最有效的表达方式,它对高中物理学的发展及学习具有特殊重要性:数学为物理学提供了强有力的逻辑思维工具,运用数学方式分析和解决物理问题过程就是严密的思维过程;数学为求解物理问题提供了计量和计算的工具。
(6)通过高中数学知识的应用,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做好初、高中物理学习的衔接。要逐渐适应高中物理学习,改变自觉不自觉地应用初中物理知识考虑问题的思维定式,进而在克服思维定式的基础上学好高中物理。
(通渭县常河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