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着力研究导课的新方法

2011-12-29范正良

成才之路 2011年10期

  教师无论讲什么课,导课的水平都很重要。好的开端,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产生兴趣,对他们有诱惑力。因为学生都喜欢新鲜的事物,好奇心很重要。所以,要不断变换形式、内容、时间、空间等,借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用学生比较喜欢的故事引入
  故事是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表现形式,不仅小学生喜欢,中学生和成年人也喜欢。故事一般有情节,波浪起伏。而人的情绪也是波浪式的,时而高时而低,不可能一直绷得很紧,也不可能一直松弛着。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与人的情绪发展产生共鸣,使听故事的人随故事的发展而情绪时而扬起,时而下落,不由自主地依附于故事之中,对故事情有独钟。在课堂上,老师说今天我们学习什么内容,学生可能反应平淡;老师说,今天我给大家讲个故事,学生往往会为之一震,情绪顿然高涨。
  课堂上的讲故事不是为了展示一种艺术,而是为了借助于故事的表现形式完成教学任务。例如,教学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幼儿师范《物理》“现代顺风耳——电话”时,我就这样导入:你们谁有手机?全班学生一齐举起了手,举起的手像森林一样。老师接着说:“现在,大家都有手机使用。在十几年前,手机并不普遍,人们常用电话通信。今天,我给W7Ojo2nHNkUnNf+0AIbE4C7/fG/iyUE+F+x2ViHRbUg=大家讲一讲发明电话的故事。”学生群情激昂。接着,老师绘声绘色地讲起贝尔发明电话的故事,学生听得津津有味。这样教学,不仅从历史故事平缓地过渡到了新课,而且使学生了解顺风耳的发展史,感受到发明创造的过程,感悟到物理学家的高尚道德和良好的做人品质。
  二、用吸引学生眼珠子的操作引入
  俗话说,眼看千次不如手做一次。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操作的对象在不断地变化着。操作者要不间断地观察对象变化的现象,思考引起对象变化的原因,预测对象变化的趋势,设计控制变化的对策,采取一定的操作方法。操作者的观察和思维活动,要求操作者必须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处于积极活动状态。学习的效果与注意力的集中程度和思维的活跃程度成正比,注意力越集中,思维越是活跃,学习的效果越好。所以,让学生动手操作的导课效果,优于老师的说教。
  物理课适宜学生动手操作的内容比较多。物理课与英文、语文等课相比较,可以动手操作的内容还是比较多的。英文主要是记忆单词、语法,以及练习单词的发音;语文课主要是让学生认识汉语的字词义,以及运用字词组织句子和文章的方法,除了写之外,接触实物的实际操作很少。
  物理教学的导课方式多种多样,除了这些方法外,还可以通过做游戏导课,猜谜语导课,在复习旧课的基础上导入新课等等。各种导课的方法,艺术程度的高低不同,我们提倡艺术化的导课。因为艺术化的导课,能够比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物理教学质量的提高。
  
   (遵义县石板镇天旺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