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课堂目标教学与人才培养
2011-12-29凌云
成才之路 2011年10期
目标教学既是教学的出发点,同样也是归宿。它支配着教学的全过程,规定着教学的方向,它为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培养优秀人才做保障。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课的一切方面、组成和阶段都要服从于教学目标。”我认为它就是通过课堂达标的方式,积极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每堂课都使绝大多数学生当堂掌握绝大多数新知识,不空缺、不积压。一方面避免了教师上课时的随意性,另一方面又使学生明白自己是否掌握了应学会的新知识。上课时明确教学目标,目的是使学生明确地知道当堂课要完成的学习任务,不是走形式、摆样子。
课堂教学目标是构成课堂教学活动的首要成分和核心要素,是确定教学活动的内容,选择教学方式、方法的依据,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预期结果。我认为,我们在每节课都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目标要亮出
亮出目标,就是想置学生于学习主体的地位。学生看了学习目标,就明确了本课要学习的内容和需要达到的程度,就自然会围绕目标带着问题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我认为,课上不仅要让学生明确一节课的总目标,还应该让学生明确每个教学环节的具体目标。一般在课前亮出总的目标,使学生有个总的“奔头”。在教学过程中,较大教学环节的具体要求,也要通过过渡语或黑板、幻灯等形式使学生明确。
二、目标内容具体化
每一节课都有一个核心学习目标。所谓目标的具体化,实际上就是核心目标的分解,分解出的从属目标都为核心目标的完成服务。如“定语从句”的知识目标之一为:定语从句中关系代词qy0F4S5lEnfDmI3IchPYdw==和关系副词的选择。我们可以从定语从句的意义上,提出这样三个具体化学习目标:①会找到先行词,会用括号括出定语从句。②能把先行词代入从句进行再造句。③根据造句情况,选择关系词。这样一来,目标具体,指向性强,便于学生领会和转为学习行为。
三、要求明确化
每节课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不仅教师心中要有本账,还要通过学习目标让学生懂得本节课学些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因为学习目标是给学生看的,学生领会了,才有可能使目标转变为学习行为,并使学生努力向目标迈进。因此,制订的目标必须通俗易懂,难易适度。①行为动词要具体的、明确的、可操作性的,避免使用模糊的、笼统的词。如:不能使用“让学生理解从句”“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等模糊概念的字眼,多使用“会说出”“能找出先行词”“会划分”等有具体行为的动词,这样便于学生把握和检测。②尺度明确。通过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什么样的学习水平,是认识、理解还是掌握或运用,要有个明确的区分度。
有时我们会发现,我们的目标完不成。这里除了教学方法不适当、时间分配不合理等因素外,还牵扯到如何制订目标及目标高低的问题。制订目标要依据总课时和总目标,要结合学生实际,然后订出每课时的目标,再依据目标进行教学。如果依然完不成,就要在教学方法上下工夫。
总之,目标教学应从学生对象和教材内容的实际出发,选择适当的时机、适当的方式,以便更好地发挥目标教学的功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助更多的学生走向成才之路。
(迁安市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