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搞好体育以落实素质教育
2011-12-29刘云燕
成才之路 2011年10期
体育是高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学习和掌握体育基本知识、技术、技能和锻炼身体的方法。而素质教育就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培养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由此可以看出,体育作为素质教育的外延,是全面素质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素质教育是学校体育的最终目的,体育是教育的一环,但体育并非在教育中独立存在,体育目标所涵盖的范围,不仅仅是身体机能的发展与保健,它还是唯一以驱动身体的方式,实施教育目标的课程。它将综合素质教育融入体育活动之中,并将素质教育落实于运动场上。从育人出发,以身体锻炼为特征,促进人的身心发展,强调育体与育人的一致性。由此观之,学校体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能力、发展个性、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那么,怎样才能搞好体育以落实素质教育?
一、注重基础性教育
中小学体育教学在实施素质教育中,要做到:第一,培养学生体质基础的同时,从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打好基础;第二,要使学生认识和了解体育与健康、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提高学生的体育意识和从事体育锻炼的社会责任感;第三,要使学生掌握体育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科学的健身方法,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打好基础。
二、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
体育教学要改革那些压抑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思想、内容和方法,因材施教,借助体育运动的形式和内容,置学生于情感交流的情境之中,反复感受成功与愉悦,在不断完善自我和鉴赏他人效能的过程中,使个人的气质、智能、能力、需求和自我意识等具有社会意义的个性特征得到充分发展。
三、加强小群体自主活动的教学方法
随着中小学教育改革与发展,体育教学是在学生集体行为的前提下进行的,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双边活动中各自发挥着自己的积极性。但体育教学仍受器材、场地条件的制约和技能复杂组合的影响,因此,要以兴趣、爱好为基础形成学习小群体来组织教学。
四、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
体育教师要有科学的政治教育理论基础和高尚的职业道德。首先,要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懂得辩证法,了解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和教育的各项法规,有明确的工作目标。其次,要全面掌握现代教学理论,能运用先进的教学理论开展体育教学,深化体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体育教师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热爱学生,为人师表,能正确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
(唐山市丰南区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