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增强中学思想政治教学的实效性
2011-12-29李丽敏
成才之路 2011年10期
新课程改革给广大教师带来的,既是一次严峻的挑战,也是一次发展的机遇,给我们广大一线教师提供了许多学习、实践、总结的机会。因此,我们要以全新的理念,全新的教学目标来指导课堂教学的实施,把提高实效性作为加强和改进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下面谈谈我的尝试和努力,仅供参考。
一、以趣味性增强课堂的实效性
当前思想政治教学面临的最大困难是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考试时照着教材死记硬背搞突击,这种思维定式不打破,学生的能力和品质就不可能真正提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在课堂教学中注重“问题”的设计,激发学生的兴奋点,使教学进程顺利地推进。如在哲学教学中,讲到“矛盾是对立统一”这一知识点时,我应用了某理发店的广告词:“蓬头垢面进来,容光焕发出去。”学生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此时立即设问:这一广告词怎样体现矛盾的对立统一?学生很快抓住了“进”与“出”“蓬头垢面”与“容光焕发”的对立统一关系,接下来,我趁势再问学生:教室中还有那些类似的例子呢?学生举出了“老师”与“学生”“男”与“女”“胖”与“瘦”等关系,从而突破了教材的这一难点。这既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开阔了他们的思维空间,又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二、以时政性增强课堂的实效性
目前,思想政治课在运用时事教学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困难:一方面,学生学习课程多、作业多、学习压力大,使他们无暇顾及除了课本以外更多的课外知识;另一方面,当前的思想政治教材内容抽象乏味,非常枯燥,这往往是思想政治教学缺乏吸引力和学习兴趣的原因所在。针对上述问题,我在教学中广泛搜集时政新闻并引入课堂。例如,玉树地震后党中央组织全国人力、物力、财力大力抗震救灾的感人事实、依据高铁事例讲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等。总之,只要在课堂上注重结合最近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情,将时政新闻寓于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就定会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这既能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大大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又能培养学生关心时事,分析时事,理解时事,认清形势等能力。
三、以多样化教学方法增强课堂的实效性
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还必须在教学方法上实现根本转变,必须以素质化的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的多样化教学方法取代单一的机械的纯知识化教学。这要求我们必须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特别是分数的束缚,做知识的主人,学习的主人。要改革现行评价方法,倡导多样化教学方式,努力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要努力创设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创造性学习的氛围,努力营造有利于学生开动脑筋、扩宽知识视野的多样化教学方式。
以上是我在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关于提高课堂实效性的一些探索。真诚希望各位教育同仁,携手并肩,与时俱进,为创造更美好、更有效的教育明天而努力奋斗。
(唐山市丰南区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