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运用课堂提问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2011-12-29古杰民
成才之路 2011年10期
凡有兴趣的事,学生就会心甘情愿地去做。学生对所学学科一旦产生浓厚的兴趣,随之就会激发起强烈的求知欲,就会自觉地去学习。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有很多,而课堂提问有着特殊的效果。那如何巧妙地进行课堂提问,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一、把握提问内容的趣味性
设疑的问题要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要引起学生感情的激奋。例如:很多学生对英语阅读提不起兴趣,主要是认为课文内容基本能理解,没什么可学的。因此就会感到乏味和疲倦,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发展也受到阻碍。因此,教师所设计的问题应该在学生现有逻辑思维的水准下能够“投石激浪”,换换角度,换换说法,以培养学生兴趣,发展学生智力,努力学好英语。比如,我在教仁爱版八年级上册Unit2 Topic3 Section C时,就尝试了这点。在学习对话之前,我问了一个问题:“Do you remember SARS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听到这个问题,马上兴奋起来,他们对2003年的非典记忆犹新,纷纷议论起来,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了。我因势利导,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到下课时学生们还意犹未尽。
二、在课堂提问时,巧妙“激疑”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学生闻一知十、举一反三的基础
对教师来说,课堂上不仅“提疑”,更应“激疑”,这是更高层次的教学艺术。教师只有善于“激疑”,才能使学生的认识活动产生极大动力,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促进学生的思维运动。正如英国教育家爱德华所说:“教育就是教人思维。”所以,笔者在设计课堂激疑时着眼于学生的“思”,通过课堂提问,教学生思维的方法,有意识、有计划地采用多种激疑的方式来激活学生的思维兴趣,使他们在课堂的每一分钟里,都充满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并能迸发出智慧的火花,从而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通过提问不同层次的问题,激起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对尖子生可合理“提高”,对普通生“可逐步升级”,对后进生可适当“降级”,从而使全体学生都可获得知识营养,满足“胃口”的需要。提问只面向几个尖子生,表面上看起来,难题得到了解决,教学效果很好,实际上则是少数人解决了问题,他们的思维能力得到了发展,而大多数学生则处于被动地位,提不起兴趣。久而久之,必然损伤了差生的积极性,使他们产生自卑心理,同时也助长了差生的懒惰思想。笔者在课堂上提问尽量照顾到所有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
总之,教师课堂提问应以激发兴趣、启发思维、难易适度为原则,从学生实际出发,精心设计提问,努力通过提问尽可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好的课堂提问既有它的技巧,又有其艺术性,这两方面的结合会使课堂教学更加多姿多采。
(唐河县马振抚乡第三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