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融生活于数学教学
2011-12-29蔡静宜
成才之路 2011年10期
摘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以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既是数学教学目标之一, 又是提高学生数学素质的需要。脱离实际的数学教学显得枯燥无味,学生体会不到数学的实用价值往往冷漠以对,直接影响数学教学的效果。在教学中,融入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使学生接触实际,了解生活,明白生活中充满数学,从而强化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意识,使之形成“我要学”的意念,进而达到提高数学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数学;生活;实际应用
单纯以教材为凭借照本宣科的数学教学往往会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活实际,给学生理解数学知识造成很大困难,使学生体会不到学习数学的价值,导致学生在被动的状态下学习。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有意识地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让数学更多地联系实际,贴近生活,达到生活材料数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学习联系起来,让学生学习活生生的数学,进而使学生走进生活,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
一、函数的应用
在数学中,一元一次函数、一元二次函数、分段函数等从不同角度反映了自然界中变量与变量间的依存关系,因此代数中的函数知识是与生产实践及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而学生在理解函数关系时往往因为缺乏生活经验而找不准变量与变量间的依存关系,学生仅为“应考”而学习,缺乏学数学的兴趣,从而造成了教学上的困难。在教学中教师可引入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从事买卖特别是消费活动时,利用函数解决问题的例子,从而使学生善于发现函数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提高其学习数学的兴趣。
1. 一元一次函数的应用
例1:在超市购买茶壶茶杯,商家采用两种优惠办法,到底哪种更便宜,做出明智的选择。两种优惠方法如下:卖一送一(即买一只茶壶送一只茶杯);打九折(即按购买总价的90% 付款)。其中,还有前提条件:购买茶壶3只以上(茶壶20元/个,茶杯5元/个)。
分析:设某顾客买茶杯x只,付款y元,(x>3且x∈N),则用:第一种方法付款y1=4×20+(x-4)×5=5x+60,第二种方法付款y2=(20×4+5x)×90%=4.5x+72 ;接着比较y1、y2的大小, 设d=y1-y2=5x+60-(4.5x+72)=0.5x-12,然后便要进行讨论: 当d>0时,0.5x-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