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加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德育工作

2011-12-29王海堂

成才之路 2011年10期

  当前,德育环境和形势呈现出个性化、生活化、实践化、主体化的趋势。高中阶段是学生生理和心理趋于成熟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如何加强德育工作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值得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一、教师必须具有正确的德育理念
  ①传统的德育必须继承和发扬。传统的德育更多的是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国情教育及公民道德建设教育,更多时间和内容是教育学生关注国家大事、关心时局、具备社会公德等,这是中学德育中必须首先进行的教育内容。②与时俱进的德育必须创新。面对当前学校德育工作新问题、新挑战、新规律、新方法,教师应努力从党和国家事业的战略高度,注重进行与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相适应的中学德育,丰富德育内涵,如诚信、敬业、谦虚、坦率、自信,团结协作、公平竞争、以义求利,学会做人、学会自律、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学会创新以及热爱自然、保护自然、关心可持续发展、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等。
  二、教师要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卢梭说:“在敢于担当培养一个人的任务以前,自己就必须造就一个人,自己必须是一个值得推崇的模范。”教师的个人修养和形象对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具有强烈的外在示范性和内在感染力,自己必须热爱教育,勤奋敬业,为人师表,率先垂范,理想崇高,知行统一,以良好师德形象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在政治思想、个人品德、价值观念、行为习惯等方面为学生树立起榜样。
  三、教师要关心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谁爱孩子,孩子就爱她,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能教育孩子。”教师要热爱学生,就需了解学生。要了解学生的思想表现、道德品质、学习成绩、性格特征、兴趣爱好和家庭状况等,只有深入了解学生,做到心中有数,工作中才能从学生实际出发,教育学生才能对症下药、有的放矢,才能避免教育失当。①要明确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充分尊重和信任学生,发挥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如在《世界的物质性》一节的教学中,我让学生联系上一单元自主学习,积极举例。教师和学生在互信互爱中感动而充实,使学生的潜能和活力得到激发,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得以树立。②要结合思想政治课贴近生活的课改理念,抓住有利时机,启迪学生智慧,塑造学生灵魂。如结合贫困大学生贷款难和市场经济诚信原则的实际,进行诚信教育;结合上海世博会和神舟系列发射成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民族精神教育;结合校运会进行团结协作、集体主义教育。③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心理、人际交往、学习生活等辅导。如对中学生早恋、上网、厌学等行为的认知与评价;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渗透到课堂教学中,结合教材知识对学生进行疏导,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和健康的心理。
  (唐河县友兰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