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亲近语言 走进文本

2011-12-29黄秀妮

新课程·上旬 2011年20期

   文学作品的人文性是处于潜隐状态的,它潜隐在字里行间,跳跃于文字之上,鲜活于读者心头。当人为地将其剥离出来,变成枯燥说教甚至道德强加时,文学作品的诗性特质就会被拙劣的肢解破坏殆尽,文学特有的濡染熏陶的教化功能就变成了干瘪空洞的说教。
   譬如培根的《论美》,这篇议论文的主题思想并不难理解,一些教师指导学生理清思路,找出中心论点后,会花大量时间要求学生联系生活,对内在美与外在美谈看法,借此进行“什么才是真正的美”的教育,对文章语言的睿智思辨之美却视而不见,这实在是对文本学习资源的浪费;有的教师介绍培根随笔的特点是断想式的,跳跃感强,但并未真正贴近文本引导学生领悟其特点;也有教师涉及语言学习,却仅引用《教师教学用书》的结论进行概括,如:语言准确、精炼、隽永、形象等等。至于这些语言背后涌动的哲理与情思,以及产生这些情理的源头则缺乏思考和探究。教师对文本语言的独立领悟、剖析能力的缺乏,必然导致学生在语言学习中只满足于得出简单的结论,语文课所蕴涵的人文性自然被撕裂开来。
   再看丰子恺《给我的孩子们》一文。作为艺术家,丰子恺的艺术创作的风格及理念必然渗透于文学创作中。与他的绘画一样,他的散文追求一种深沉朴素、单纯明快的风格。他不追求词藻的繁华绚丽,而是“寄至味于淡泊”,通过素淡隽永的文字表达深婉的情致。不少教师认为丰子恺是要借这篇为《子恺画集》而作的序,记录保留住孩子们可贵的童真,尽情地赞美孩子们纯洁而真诚的心灵。在他人眼里孩子们淘气任性、胡闹无理,在这位父亲眼里却是值得憧憬的全身心公开的率真、自然和热情,文章满溢着慈父对孩子们的挚爱。然而如果只是领悟至这个层面,显然还未能领会到作者的真正用意。文章开头说:“我的孩子们!我憧憬于你们的生活,每天不止一次!我想委屈地说出来,使你们自己晓得。可惜到你们懂得我的话的意思的时候,你们将不复是可以使我憧憬的人了。这是何等可悲哀的事啊!”“孩子们!你们果真抱怨我,我倒欢喜;到你们的抱怨变为感激的时候,我的悲哀来了!”“我的孩子们!憧憬于你们的生活的我,痴心要为你们永远挽留这黄金时代在这册子里。然这真不过像“蜘蛛网落花”,略微保留一点春的痕迹而已。且到你们懂得我这片心情的时候,你们早已不是这样的人,我的画在世间已无可印证了!这是何等可悲哀的事啊!”多次强调自己憧憬于孩子们的生活,却又为孩子们对父母心生感激而伤感,又为孩子们的最终成长而悲哀,这种矛盾复杂的情感究竟因何而生?作者真正要抒写的是怎样的情怀?再读作者笔下,孩子们永远是这样全身心公开,以肺肝相示的,他们的世界如此彻底的真实和纯洁,他们拥有丰富的想象与创造。当作者俯下身来用孩子的眼睛看成人时,成人世界最是无聊,成人的所谓“沉默”“含蓄”“深刻”的美德,全成了不自然的、病的、伪的!在他看来,大人们的一切言行都不能与儿童相比,即使儿时伴侣中的英雄好汉,一旦长大成人,就会失去儿童的天性,一个个变得像绵羊似的,丧失了率真、自然、热情的美德,失去了可贵的创造力,一味地只会退缩、顺从,妥协与屈服,这是因为,长大后步入这病态社会,就被世俗的尘埃所蒙蔽,就被社会的桎梏所禁锢。布袋和尚说得好:“吾爱童子身,莲花不染尘。骂之唯解笑,打亦不生嗔。对镜心常定,逢人语自新。可慨年既长,物欲蔽天真。”这时再看开头结尾的两段话,憧憬也好,悲哀也罢,丰子恺真正想给孩子们的是什么?在深沉的爱中渗透着希望,在悲哀的述说寄寓着对人性、社会的思索。爱至极点的憧憬,惧其逝之的悲哀,都是在希望孩子们即便受世俗熏染也能在灵魂里留有自然与真实的美好性情,希望所有读者思考社会应该给孩子们什么。正如丰子恺自己所说:“圣书中说:你们不像小孩子,便不得进入天国。小孩子真是人生的黄金时代!我们的黄金时代虽然已经过去,但我们可以因了艺术的修养而重新面见这幸福、仁爱和和平的世界。”尽管俗世只能玷污、熏黑这无尘净土,就让纯真美好的世界永存在艺术的天地间吧!这份超卓的见识与情怀不禁让人低回感叹。
   当然,在教学中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教师不一定要将上述研读发现和盘托出,但至少应该引导学生抓住语言的关键处、深刻处、丰厚处、手法巧妙处、意义隐含处等方面进行深入细腻的阅读与思考,而不是津津乐道于语言的“形象”“深刻”,满足于得出“真挚”“深沉”等简单结论。若教师在教学中多做些这样的语言品鉴功课,对于语言的学习会切近些,对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也会理解的深入些,对语文课蕴含的人文性也会落实的更自然些,也就更像是一节实实在在的语文课。只满足于对几个词语句子进行孤立的品味,而不能在具体语境中推敲其运用之精妙;以为用不同方式的读,就能帮助学生亲近语言,感知语言、而不能引导学生在品味语言的过程中得到人文精神的滋养;那势必是漂浮在文本之上学语文,游离在语言之外学语文,使教材中丰富的语言养分白白流失,语文教学的原味也就变异、串味了。
   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要设法让学生亲近文学,亲近语言。语文教师自身教学思想的树立,教学实践的意识,语言素养及对语言运用规律的把握,将制约着语文课程目标能否真正达到。
   (作者单位 江苏省常州市第四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