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视界”让德育直抵心灵
2011-12-29蒋时建
新课程·上旬 2011年20期
一、一个“游戏”引发的话题
“老师,‘恐惧’这两个字怎么写?”一位老师在操场上匆匆走过,一位学生追在后面问。
“就是‘恐怕’的‘恐’,‘工具’的‘具’加个竖心旁。”
在另一个场合,老师回答:
“‘巩固’的‘巩’加个心字底就是‘恐’,‘惧’就是‘具体’的‘具’加个竖心旁……”
这是一次“问字”游戏。在教师潜意识主导下,“脱口而出”回答学生。
从学校领导到语文、数学等不同专业与岗位的十多位老师的回答,只有两次的答案里有“恐龙”的“恐”。答案无所谓正确与错误,但“‘恐龙’的‘恐’,‘玩具’的‘具’加一竖心旁”这样的答案却直抵儿童的现实生活。因为“恐龙”“玩具”对于儿童,是他们的朋友,有着天生的亲近感。
从这个小小的“游戏”里,我真切地感受到我们教师的教育潜意识里,儿童的“视界”有多少了。
由此,不由得联想到作为学校“五育”之首的德育。长期以来,小学道德教育存在着严重的“非儿童化”倾向。其一,学校道德教育活动忽视儿童生命活动的特点,以成人的方式来推销成人的价值观、道德观。其二,学校道德教育活动漠视生命价值的开发,某些道德意识的确立是以对生命本身的损害作为代价,如对“超时工作和学习”的过度颂扬、对“无私奉献和牺牲”的片面强调,从而给儿童造成一种错觉,似乎追求道德必须以“牺牲”时间、精力乃至生命为代价。
因此,我们必须从心理上真正地“蹲”下来,与儿童共同拥有一个“视界”,让儿童的“视界”贯穿于德育活动的每一个细节。
二、与儿童视界融合的德育实践
1.德育目标应贴近儿童成长
长期以来,我们的学校道德教育一直存在“倒金字塔”的怪现象,造成德育目标“隔离”于鲜活的现实生活,总想在一个假设的、净化的情境里用“高大”的架势去塑造人类的灵魂。这样的德育目标设置明显不符合儿童成长的需求,最终结果是儿童既没有能坚强“顶天”,也没有能扎实“立地”。因此,对于小学德育,我们必须本着“低重心、低起点”的思想,从“近一点、小一点、实一点”的活动入手,使德育活动真正贴近儿童的生活世界,贴近儿童的生命成长。
2.德育实践应着眼于习惯养成
细节决定成败,习惯决定人生,也就是说,养成良好的习惯是德育最重要的任务,也是道德品质形成的标志。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习惯,透过一个细微的习惯,往往能分析一个人的思想、作风、道德或文明的程度。因此,我们的德育实践着重培养学生的十个好习惯,即“说了就要做、耐心听别人讲话、按规则行动、时刻记住自己的责任、节约每一分钱、天天锻炼身体、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及时感谢别人的帮助、做事有计划、干干净净迎接每一天”。
3.德育过程应注重自我体验
(1)德育教育以尊重为前提。对儿童生命的尊重是小学德育一切活动的前提。因此,在德育活动中老师应把主动权放给学生,把学生推向德育的前台,调动学生追求良好道德行为的“内动力”,让其在“我是主角”的心态下锻炼自我,正所谓“自省者强,自立者刚”。
(2)德育教育以对话为形式。灌输的本质是强制性的,而对话式的德育才是非强制的,所谓“道而弗牵,强而弗仰,开而弗达”。在德育教育过程中,要通过激发引导,让儿童在道德情境中自己去判断、去思索,在道德判断中认识自己,在道德思维中提高自己,从而更好地进行自我教育。
(3)自我教育以体验为途径。饭是不能让别人代自己吃的,所以体验才是最重要的德育途径。我们通过开展我与父母、我与老师、我与同学等体验活动,学习正确处理人与人的关系;通过开展我与集体、我与社区、我与法律、我与祖国等体验活动,学习正确处理人与社会的关系;通过开展我与环境、我与资源等体验活动,学习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4.德育评价应指向生命发展
儿童视界下的德育评价不是为了甄别而是为了发展,不是为了批判而是为了肯定,必须指向于儿童生命的发展。
(1)德育评价应给儿童一片阳光。德育评价有两个基本功能,一是导向功能,是“拉一把”;一是激励功能,是“推一把”。不管是“推”还是“拉”都离不开鼓励。我们不可能要求学生表现得多么完美,只要是有了点滴的进步,就应施以鼓励。要知道,对于儿童,与其限制他应该如何做,还不如肯定它行为中值得肯定的东西。
(2)儿童德育评价应落到儿童的心坎里。小学的德育评价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语化评价,还有一种是物化评价,就是用奖“小红旗”“五角星”“体验卡”等形式来激励孩子。应该说,这种方式方法是适合儿童心理特点的,容易引发他们对美好德育行为的追求。但是,如果把这一评价过程简单化,容易造成儿童只对“小红旗、五角星、体验卡”本身感兴趣而忽视对美好道德行为内在动因的觉悟。
总之,小学德育应定位在“儿童”上,落实在“发展”上。一句话,小学德育要姓“小”,而且要在与儿童的“视界”融合中引导儿童成长。
(作者单位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浦河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