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爱的沐浴下成长
2011-12-29王丽
新课程·上旬 2011年20期
教师的道德底线到底在哪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我认为,教师的道德底线是教师的爱心。有爱的教师就能够全身心地投入教育事业中,去精心设计每一篇文章的教学思路和方法,设身处地地为每一个学生着想,想尽一切方法让学生在知识、智力、思想、行为习惯上得到全面的发展,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爱心的具体表现是对每一个学生的关注,而这正是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因此,一个教师要真正地做到教书育人,就必须要有责任心,这种责任心的支撑点就是爱心。
著名哲学家罗素说过:“凡是教师缺乏爱心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或是自由的发展。”一个好的教师,应该把他全部的身心献给教育事业,把自己的知识才能展示并传给学生。有这样一种奉献精神,有这样一种爱心,就可以让学生在知识和品xz0P4orsnyyrqrsLoQ6VVA==德上得到健康的成长。
作为一个教师,必须具备两个心理素质:一是爱心,二是智慧,这是衡量一名教育工作者能否胜任工作的主要标准。爱是鼓舞,智慧就是发现和创造,让学生在“润物细无声”的关爱下,获得真知灼见。教师的教育过程应特别注意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自觉地把培养学生的感情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和目标。感情是心灵沟通的桥梁,是教师和学生交流的纽带,教师的感情应兼具父爱的严格、母爱的温柔,还有友爱的平等,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自然地流露出对学生的关爱和期望,这种爱心能够成为学生心理发展的良师益友,能够成为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摆脱困境、完善自我的催化剂。
爱是回报,爱是奉献,爱是关注,爱是同情,爱是涓涓细流,爱是暖暖的阳光,爱是学生迷惑时的指点,爱是学生错误时的提示,爱是学生思想波动时的安抚,爱是学生伤感时的慰藉。教师应该用自己的感情去点燃学生的情感,用爱的艺术去熏陶每一个孩子的心灵,让师爱、父爱、母爱、友爱汇成一条小溪,涓涓流入学生的心田,让我们的学生在爱的沐浴下茁壮成长,成为一批又一批具有爱心和良好品质的人。
(作者单位 吉林省通化市柳河县安口镇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