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求异思维能力的培养
2011-12-29张平仁
新课程·上旬 2011年20期
摘 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一堂好的作文指导课,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更重要的是能激活学生的情感,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
关键词:作文教学;引导;思维能力
学生作文水平的高低,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是对该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强弱和语文综合素质高低的一个比较全面、客观的反映。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急需要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今天,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是我们语文教学中一项很重要的任务。
一般情况下,在学生写作构思之前,教师都要针对本次作文进行写作指导,这种做法的目的在于激活学生的情感,启迪学生的思维,帮助他们理解题意,启发他们回忆平时所积累的写作素材,使学生能够理清本次作文的基本思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教师适时、适量地引导对学生的写作是非常有必要的。
但是,写作过程中对学生的指导也有其明显的局限性。但凡有一定作文教学经验的教师都知道,写作前的指导,毫无疑问是掺杂了教师自己的主观情感与感受。学生在刚拿到文题的时候,从心理上来分析,其实他们并没有真正地进人写作的心境,而此时教师所做的指导,是否符合每一位同学的思路,还很难说。因此,教师的指导自然也就很难把握分寸。实际上我们教师从主观上还存在对部分同学不放心的思想认识。其实就写作而言,任何时候教师的思想都是无法代替学生的思想,过分的、具体的指导只能抑制学生的聪明才智,挫伤学生的写作兴趣,无形中我们的学生也只能是炮制出一些从内容到形式上都非常雷同的作文。那么,问题的症结究竟出在哪里呢?究其原因,最主要的是我们没有把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放在重要位置上,尤其是没有充分利用这种思维的求异性特点,去指导学生在审题立意、构思选材和文章结构等方面狠下工夫,巧下工夫。作文要求创新的特点,决定了它更需要求异思维,那么,在指导学生进行求异思维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呢?
1.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紧扣题目,由此抓住命题某一方面的特征进行发散式思维,并且为此展开多方面的联想。我们不能轻视学生所具有的独特想象力,也许平时我们教师不太留意的一条谚语,一句格言、警句乃至电影或电视剧中的一句台词、一个镜头,都有可能诱发出学生求异思维的火花,从而使他们找到构思与立意的最佳突破口。
2.对于那些没有提供具体形象的命题,教师可以启发学生进行跨越式思维,多角度、多层面地展开想象,哪怕学生的想象是奇特怪异的,教师也不要简单地否定或者是横加指责,这样,学生才有可能在写作中找到新的立意。例如,我在指导学生进行题为《我登上了月球》这篇文章的写作时,就引导学生进行大胆的跨越式思维。原因是因为每一位同学对于月球的了解仅仅是局限于有限的阅读材料和一些影视作品,其他更多的资料不要说是学生,就连教师本身也是知之甚少。鉴于这种情况,为了完成本次写作,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越发显得必不可少。在批阅学生的习作时,不难看出,许多同学的想象力是非常丰富的,他们登月的时间、地点、方式和登上月球以后的所见、所闻也都各不相同,当然,感受也就各有不同,但不管怎么说,我们的学生都以各自不同的方式“登上”了月球,这难道不是一种收获、一种成功吗?
3.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还应该注重于教给学生一些有助于培养他们求异思维能力的方法与技巧,尤其是从命题到文体等方面,要有意识地放宽写作的要求,不能限制得过多、太死,否则就会束缚学生的手脚,从而使他们的作品缺乏新意。学生的课余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写作业、玩电脑、看电视、读小说、做家务等等,所以,我们只要求他们以此为话题即可,这样每个同学才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喜好写出言之有物、感人至深的优秀习作。有时候命题本身是比较抽象的,但它同时又给我们的写作留下了无限想象的空间。例如“路”这个命题,它涉及的范围就非常广泛,我们既可以把它理解为过去的路,也可以把它理解为是现在或是未来的路;既可以把它理解为是国家、民族之路,也可以把它理解为是某个集体甚至是自己的人生历程,当然也可以不加想象的把它理解为城市、乡村的各式各样的不同的道路。总之,只要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理解,抓住一点,突破一点即可。
4.作为语文教师,切忌不能以自己的思维定式和个人喜好来评定学生作文的优劣。在批阅作文的过程当中,只要学生习作中的立意、构思与其作品的主题是合拍的、基本一致的,哪怕是其中有一丁点创新的火花,教师就应该充分的支持和大胆的肯定。其用意在于通过鼓励、表扬那些有创新精神的学生,以带动更多的学生进行求异思维,激发他们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写作水平,从而使他们写出更有创意的文章。
(作者单位 甘肃省酒泉市第五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