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教学方
2011-12-29沈中林
新课程·上旬 2011年20期
教学方法是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一种具体手段,是整个教学过程中事关成败的重要环节。小学语文学科内容极为丰富,任务繁重。它具有工具性、思想性、文学性和知识性,因此,小学语文教学既要注意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还要注意培养发展学生的感知、思维及分析、比较、概括等各种能力,这是语文教学的目的所在。只有当教学手段即方法和教学目的达到有机的和谐统一时,才可能产生满意的教学效果。下面就略谈几种教学方法。
一、激发兴趣法
有了学习的兴趣,就能产生积极的学习情趣,学生的学习才是主动的、积极的、热烈的。反之,学习没有兴趣,学习将成为一种沉重的负担,课堂教学也就缺乏生气,变得机械沉闷。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首先要对自己的教学工作一往情深,教师的语言神态要充满浓厚的情趣。其次要按不同的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精心安排,设置情景,把学生的兴趣迅速转移到学习上来,使学生产生高昂的情绪和精神振奋的心理,情不自禁地进入到教学之中。
二、启迪激励法
在要求学生完成某项难度较大的练习或识记某项不易记住的知识前加些启迪、激励性话语,如:“互相比一比,谁用的时间最少、背得最熟、记得最牢?”要求学生记住一些重要内容,可提醒:“请同学们注意听,下节课老师要考一考你们的听记力。”还有,可利用学生最敏感的分数来进行刺激,如要求学生解答课后复述性问题,先分题打分,然后让学生仔细默读课文,做出答案,教师出示答案后让学生自行打分,从而使学生竭其力尽其智地答题。
三、发谬纠错法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的注意力保持时间在25分钟左右,超过这个界限,将会出现注意分散的现象。为此,教师可适时设计一两个错误较明显的答案,以便唤起学生新的注意,促使学生进入新的思维状态。发谬纠错法能抓住“知错就改”和“刨根究底”的心理特点来发挥人的内驱力,因而能减少知识和思维的误差。
四、讲练结合法
突出语言文字的训练是落实语文素质目标的关键。通过多种形式的语言训练,促使学生积极地动脑、动口、动手。而且每一堂课我都保证有三分之二的时间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在教学中,我抓住重点段来分析人物语言、动作、心理活动,从而帮助学生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通过教师导读、学生试读、分角色朗读等多种形式,来品味文中之道。学生通过反复朗读,不但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而且使学生情感得到了升华。在进行了读、说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练笔。要求学生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对话,并且当堂在学生之间进行了分享、交流,老师进行了点评,学生深深感受到了语言文字的魅力。
五、判断选择法
由于小学生注意力差,分析问题的能力弱,所以,对一些难度较大或超出学生生活经历的课文,可设计一些判断选择题,要求学生在答题前细读课文,然后反复揣摩筛选答案。反馈信息后,师生立即分析正误原因,以便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调整思路。用此法训练,学生精力最为集中,准确思维的品质能得到最佳培养。
总之,我们小语教育工作者,应在新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勇于舍弃传统的落后的教学方法,勇于引入现代的先进的教育理念,在分析讲解上做“减法”,在探究发现上做“加法”,只有这样,语文教学在新的时期才会有新的突破。
(作者单位 吉林省长岭县流水镇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