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的概念教学浅析
2011-12-29郑冬梅
新课程·上旬 2011年20期
数学概念是通过对特定数学事物的比较、分析、综合和概括而形成的固定的对事物本质属性的一种揭示,是构建数学理论大厦的基石,理解和掌握概念是学好数学的基础。因此,概念教学在数学教学中有着极其关键的作用。然而,一些教师在初中教学活动中却常常以解题教学为中心,对基本概念的教学比较忽视。
本文以概念教学的目标、特征为基础,探讨概念教学的方法策略。
一、概念教学的目标
概念教学不是只满足于告诉学生“是什么”或“什么是”,还应让学生了解概念的背景和引入它的理由,知道它在建立、发展理论或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因此,概念教学的基本目标是让学生理解概念,并能运用概念表达思想和解决问题。
数学概念理解有三种不同水平:(1)会用概念判断某一事物或者命题,概念作为甄别的工具而并不清楚与之相关的联系;(2)不仅能用概念作判断,而且将它纳入到概念系统中,与相关概念建立了联系;(3)在数学概念和数学思想之间建立起联系,并能构建起概念体系和数学思想体系。因此,学生要理解一个数学概念,就必须围绕这个概念逐步构建一个概念网络,网络的结点越多,对概念理解得就越深刻。
二、概念教学的特征
1.直观性
中学数学概念无论如何抽象,实际都有它的具体内容和现实原型。教师在教学中,既应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也应该注意从解决数学内部的运算问题出发。只有从学生熟知的语言和事例中提取感性材料,引导抽象出相应的数学概念,才能使学生较好地掌握概念的实质。
2.严谨性
为准确、深刻地理解概念,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对感性材料的认识基础上,必须作出辩证分析,并不断尝试、修改,把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提炼、概括出概念的本质属性。
3.系统性
数学概念是随着数学知识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着的。从数学概念之间的关系中来学习概念,可深化对所学概念的认识,明确概念的系统性,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构建自己的概念体系。
4.应用性
中学数学的运算、推理、证明等都是以有关概念为依据的,教师在教学中,应加强概念在运算、推理、证明中的应用。有时围绕一个概念要配备多种练习题,让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上进行应用,先巩固应用,后综合应用,在应用中达到切实掌握教学概念的目的。
三、概念教学的方法策略
1.重视问题的情境设计,直观概念原型
通常教学中对概念的叙述较为抽象,可借助概念的直观背景,对抽象概念进行直观化表征,这样可提高概念教学的有效性。数学中的直观是相对的,实物、教具模型、图形或多媒体呈现的图片等属于具体而生动的直观背景。
2.通过正反实例,明确概念内涵
通常提起某一概念时,头脑中的第一反应往往是它的一个“样例”,这表明样例在概念学习和保持中的重要性。如提起“函数”,我们头脑中可能立即会浮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等的具体解析式及其图象。概念的反例提供了最有利于辨别的信息,对概念认识的深化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反例的运用不但可使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更精确,而且可以排除无关特征的干扰。要注意的是,反例应在学生对概念有一定理解后才使用,否则,如果在学生刚接触概念时用反例,将有可能使错误概念先入为主,干扰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在揭示概念定义后,为进一步突出概念的本质特征,防止概念误解,可利用概念的正例或反例。
3.利用类比理解分析概念
类比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之间有部分属性相同,从而推出它们在其他方面的某种属性也可能相同的逻辑推理方法。把新概念与旧概念对照起来讲,不仅能使学生比较顺利地接受、理解新概念,还能使学生从中看到新旧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对理解新旧概念都有帮助。运用类比法进行数学概念教学,尤其是对于相似的数学概念非常有效。
4.运用变式完善概念认识
变式是变更对象的非本质属性特征的表现形式,变更观察事物的角度或方法,以突出对象的本质特征,突出那些隐蔽的本质要素。简言之,变式是指事物的肯定例证在无关特征方面的变化。通过变式,可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概念的本质和规律,概念教学中运用变式极为重要。
(作者单位 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浦区浦南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