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2011-12-29顾永娟
新课程·上旬 2011年20期
摘 要: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生受其累。”可见,习惯的养成对人的一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作为一个语文老师,培养好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尤其重要,而且,在语文学习方面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质疑习惯、动笔习惯更是教会学生学会学习的基础。
关键词:读书;质疑;动笔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学生乐意学,才能学有所获。这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基础。在这方面,我除了经常向学生讲述学习语文的重要性,还让他们了解学好语文和学好其他学科的关系,更重要的是在教学、教法上下功夫,让学生乐意上课,在每堂课上都有所得,不断地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下面我就在习惯的养成方面谈几点体会。
一、读书习惯
书籍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是走向未来的基石。读书是文化传承的通道,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是十分有必要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规定:“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我们要不断推选、推荐各种适合学生阅读的书刊,引导学生认真阅读,广泛阅读,激励每个学生都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同时,要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教给学生精读、略读、浏览等方法。”为了让学生不惧怕读书,我每天中午利用十分钟时间让学生阅读,每周一节课让学生去阅读室读书看报,让学生体会到读书的快乐,不满足于课堂上的一点读书时间,而是利用课余时间大量阅读,为此,我给学生印发了中学生必读书目,让学生健康阅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读书习惯也就自然养成了。
二、质疑习惯
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在他的一首诗里生动形象地写道:“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哈佛大学师生中也流传着一句名言:“教育真正的目的就是让人不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孔子也曾说过:“疑是思之始,学之端。”任何科学的发现,都是从疑问开始的,在教学中,我们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我倡导小组加分制,哪个小组提出疑问,就给哪个小组加分,每周评“疑问之星”,表扬他们善于思考,勤于思考,让其他小组成员向他们学习。在学生提问过程中,个别学生会提出一些偏怪的问题,我们要耐心解决,不能责备他,否则会扼杀他们提问的积极性。如在讲《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时,大多数学生都在认真听讲,思考,可有一个调皮的学生提出“鲁迅是谁啊”,引起全班人哄堂大笑。我大声表扬了他:“这个问题提得好,这篇文章是纪念鲁迅的,鲁迅到底是谁啊?不只他一个学生,我想你们中有很多人也不甚了解,可不敢提出,鲁迅是谁这节课我不讲,课后请同学们利用报纸、网络等查阅资料,等下节课我们共同探讨。”第二天的课上同学们表现得都很优秀,尤其是那个提问的学生,他的讲述赢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我因势利导,教育学生有疑问就要大胆提出,做一个敢问“为什么”的人,“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刘向《问说》)。学生的质疑正是学生思考的结果,是一种良好学风的表现,我们应该鼓励,大力培养。
三、动笔的习惯
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阅读就要养成做摘记、写读书笔记的习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求学生在阅读中把自己认为优美的语句、精彩的段落摘抄下来,进行背诵,化为自己的语言,逐渐积少成多,不仅为自己的写作积累素材,也提高了自己的语文素养。习惯的养成需要长时间的训练,不是一蹴而就的。我利用每节语文课的前三分钟让学生把摘抄的优美的句子、词汇抄写在黑板上进行交流,每周检查摘抄情况,让学生养成摘抄的习惯,不仅让学生摘抄,还要教学生写读书笔记。凡是在学问上有所成就的人,都有做读书笔记的习惯。列宁读书,都要写详细的读书笔记,在研究帝国主义时,光读书笔记就写了60多万字;鲁迅写作《中国小说史略》所使用的笔记卡片就达5000多张。为此,我利用每天中午10分钟时间让学生阅读下发的短小精悍的文章并写读后感,让他们随意写自己的感受,心得体会,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不作具体要求,促使学生渐渐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生受其累。”可见,习惯的养成对人的一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习惯的养成需要我们紧抓不放,持之以恒。
参考文献:
[1]跨世纪中小学教师教改论文集.中国档案出版社.
[2]语文教学与研究.华中师范大学.
(作者单位 江苏省张家港市兆丰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