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实
2011-12-29孙海兵
新课程·上旬 2011年20期
历史学科是一门以史论结合为特点的思维学科。有位教育家说过:“教学的艺术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地引导学生作答。”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能否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以及教材的具体内容,恰到好处地设置问题,合情合理地解决问题,则直接影响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下面是我在和学生共同学习中国近代史时,关于“问题的设置”的几个案例,敬请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案例一:讲授《收复新疆》时,我设置了如下问题,启发学生:
课题为什么叫“收复新疆”?——引导学生看两点:(1)新疆自古是中国的领土(还可进一步引导学生从汉唐史实中找依据);(2)现在被外人所占——阿古柏、沙俄。
再问:收复新疆的主要人物是谁?他是怎样收复新疆的?(“塞防也重要论”被采纳—收复过程—在学习完左宗棠击败阿古柏后,还可追问:左为什么没乘胜收复伊犁——斗争策略)。
还可以问:左宗棠为何能收复新疆?
最后还可再问:收复新疆后,清政府是如何加强对新疆的管辖的?结合全课还可以给以左宗棠以“民族英雄”的称号。
这样,通过历史事件的内部联系进行了环环相扣的提问,较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案例二:在学习《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时,一开始,我设计了以下问题:“新中国的开国大典鸣礼炮时,你们知道当时设置了多少门礼炮,齐鸣了多少响吗?”然后告诉学生:“是54门礼炮齐鸣了28响。”然后接着问:为什么要设置54门礼炮、鸣放28响呢?——这都和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有关。”这样的提问会使学生兴趣盎然,从而让学生在主动、轻松的心态中进行学习。
当然,对教学中的一些难点,教师还可寻找突破口,化繁为简,解决问题。如:
案例三:“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对这一问题,学生觉得很难把握和理解。教师在讲授时,可把突破点放在“继续和扩大”表现在哪些方面?并提示学生从原因、列强数、时间、规模、后果等方面同第一次战争比较,这样学生很容易找到答案:(1)原因:列强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而发动的。(2)侵华的列强数量:四国和一国。(3)时间:四年和两年零两个月。(4)规模:第二次战争列强投放的兵力比第一次战争多得多,最多时达二万五千余人。战线从广州到北京。(5)结果:第二次战争,又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清政府被迫同列强订立中俄《瑷珲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中美、中英、中法《天津条约》和中英、中法《北京条约》。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外国侵略势力扩大到中国沿海各省并深入内地,中国的半殖民地化进一步加深。接着中外反动势力勾结,共同镇压太平天国运动。通过比较,学生不仅掌握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的基础知识,对“继续和扩大”的含义有了更深的体会。
怎样打造更加高效的课堂,是新课改课堂教学的首要目标。不管是教学情境的创设、材料的引用,还是问题的设置、讨论的展开等环节,一定要注重学情、结合学情。
(作者单位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张庄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