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四问” 优化理答
2011-12-29储红芳
新课程·上旬 2011年20期
理答就是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后的反应和处理,是课堂问答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巧用“四问”,优化理答,提高了课堂效率。
一、追问
追问是纵向深入式的,它可以引领学生深入文本。
例:老舍先生写的《草原》一课的第一自然段中有这么一句话:“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一位学生在初读课文时将“明朗”读成“晴朗”,教者抓住这一错误不断追问那位学生,生成了课堂上的一段精彩。
师:这儿能用“晴朗”吗?
生:(脱口而出)不能。
师:“明朗”与“晴朗”意思一样吗?
生:它们意思相近。
声:既然它们是一对近义词,那作者为什么用“明朗”而不用“晴朗”呢?
生:我虽然没去过草原,但我在电视上看到过草原。草原非常广阔,一碧千里,天空中的云很白,很清晰,云彩丝儿都能看见,空气那么清鲜,天空那么高远,阳光格外的充足,所以用“明朗”。
师:是呀,草原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日光充足,天空蓝得透明。请你再读读上下文,看看还有没有新的发现?
生:我觉得“明朗”这个词还表达了作者愉快的心情。文章开头“这次,我看到了草原”说明作者很早就想到草原来看看,这次终于如愿以偿,他该是多么高兴啊!
师:是呀,透过“明朗”一词,我们不但知道了草原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还深切地感受到了作者初次见到草原时的愉快心情。
教师的这一追问,开启了学生思维的闸门,师生的思维相互碰撞,撞击了创新的火花。
二、探问
所谓探问,就是课堂上当学生由于知识欠缺,问题本身模糊或有一定难度而无法回答问题时,教师要变换角色,或化大为小,或化难为易,或化虚为实,让学生换一个路径来接近问题的答案。也就是一种问题分解的策略。
例:《清平乐·村居》教学片段:
(围绕“醉”字展开探究)
师:到底是谁醉了?为何事而醉?
不急着与学生对话,而是让学生反复朗读,联系词的内容进行感悟;仔细观察课文插图,由图片激发灵感;还可在组内展开讨论,揣摩人物的内心。
交流:
生:老公公、老婆婆都醉了,因为他们看到自己的三个儿子如此勤劳能干,心里高兴得醉了。
生:他们是因为这美丽的田园风光而陶醉。瞧,这里的树木青翠葱茏,这里的荷花娇艳迷人,怎么能不让人沉醉呢?
生:他们是因为彼此之间聊得开心,想起了许多年轻时的趣事,而陶醉于美丽的回忆中了。
生:他们是看到地里的庄稼长势特别好,丰收在望才陶醉的。
生:他们陶醉于小儿子的天真可爱,调皮活泼。
生:他们满足于现在这种安宁、幸福的生活,虽然生活清贫,但一家人也是其乐融融。
……
师:酒不醉人人自醉,再想一想陶醉的仅仅是老两口吗?
(学生眼睛一亮)
生:不光是老公公、老婆婆醉了,作者也醉了。他看到山村美丽的景色,听到老两口亲热的对话,被他们的幸福生活所感动,他已经醉了。
教者借助这个生动的细节激发了学生的智慧与灵感,精彩的充满个性色彩的答案让整个课堂变得灵动。学生品读这些细节的过程,就是咬文嚼字,推敲词句,感悟意境的过程,更是积累、内化和提升的个性化阅读过程。
三、转问
转问一般是在追问无效时,或为了问题得到更多学生的讨论而出现的。
例:我校一位年轻教师执教《祁黄羊》一课的教学片段(教师引导学生交流祁黄羊是个怎样的人)。
生:我觉得祁黄羊很大度,居然举荐自己的杀父仇人。
生:我也觉得祁黄羊太了不起了,俗话说得好“杀父之仇不共戴天”,他不但没有杀了仇人,还举荐仇人做官,实在令人佩服!
……
师:(出示:中军尉职责重大,决定人选的事关系着国家的兴亡)读读这句话,你又会对祁黄羊产生哪些新的认识?
生:祁黄羊一心为国,虽然解狐是他的杀父仇人,但解狐有能力担此重任。为了国家的兴亡,祁黄羊只有选择举荐解狐。
此时,学生的思路又被引回正途,交流的内容直指文本的核心——祁黄羊一心为国,做事出于公心。
四、反问
教师以问对答,引导学生逆向思维,思考自己这样想、这样做对不对,进而在自悟中明确回答的不足之处。
例:如我校一位教师在执教《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一文的教学片段。当汤姆钓到了一条大鲈鱼,正沉浸在喜悦中时,耳边传来爸爸严肃、低沉的声音:“孩子,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汤姆很不情愿,这时老师及时补充了课程资源“休渔期”和美国法律对钓鱼的规定。当儿子带着自信、恳求的语气对爸爸说;“放心吧,爸爸,没有人看见……”汤姆爸爸说:“不管有没有人看见,我们都应该遵守规定。”
师反问学生:为什么要遵守规定?如果他们违反了这一规定会怎么样?
生:鱼儿就不能繁殖后代了。
生:鱼儿家族成员会越来越少。
生:他们就违反了美国的规定,虽然你可以逃脱法律的制裁,但你将受到良心的谴责。这件事反映出一个人品质的好坏,心灵的美丑。
师:从此以后,汤姆再也没钓到过这么大的鱼,但爸爸的话却一直在他的耳边回响:不管有没有人看见,我们都应该遵守规定(齐读)。
师:是呀,生活中有许多的规定,正因为有了这些规定、制度,才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有序、美好(进一步深化学生的认识)。
(作者单位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浦河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