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更新理念促管理 深化改革增效益

2011-12-29周万春

新课程·上旬 2011年20期

   摘 要:中等职业学校在管理理念、组织结构、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就中等职业学校管理的现状和问题作了分析,提出了一些解决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管理;改革;创新;效益
  
   中等职业学校存在着诸多管理的问题。如何通过强化管理出效益?这是每个学校管理者必须思考的问题。本文从实践出发,谈一谈职业学校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
   一、坚持服务宗旨,创新办学机制
   中职学校在管理理念方面,主要存在缺乏服务、创新意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学校不能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还没有树立为地方、用人单位和学生服务的意识;在解决教学管理、校企合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时,学校仍固守已有的惯用方法,缺乏突破和创新。
   中职学校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职业教育服务人的全面发展、服务学生高质量就业、服务地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这一宗旨,不断创新办学机制,以深化改革和提高教育质量为重点,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致力于中等职业教育做优做强、社会职业培训做大做实,形成以职业教育与企业需求互动发展、以中等职业教育和社会职业培训同步发展、以学历教育与技能培训联动发展的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服务型职业教育体系。
   创新是中职学校发展的灵魂,是中职学校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职业教育的发展没有现成的模式可照搬,只能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前进。这就要求职业教育的教育工作者要具备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以积极的态度去科学探索,去构建广阔的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二、完善组织结构,保障管理有力
   中职学校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首先是多层化倾向严重。目前中职学校的管理组织结构是金字塔式的,它的典型特征是管理幅度小,管理层次多,缺陷在于权力过于集中,缺乏横向联系,对变化反应慢。其次是管理重心难以下移。作为宏观调控的校长有意或无意地覆盖了中层部门的微观管理权,使中层部门缺乏相应事务的决策权,许多管理过程中出现矛盾,最终还得由校长解决。
   中职学校的管理有两个基本走势:一是组织的扁平化走势。建立扁平化管理结构的目的是减少管理层次,压缩职能机构,扩大管理幅度,转移管理职能,建立一种紧凑而富有弹性的管理团队,以发挥灵敏、快捷、高效的特点。扁平化组织结构可以有效降低学校的协调成本,提高对社会、对市场的反应速度和能力。二是组织的社会化走势。中职学校可以通过社会化协作和契约关系,将非核心工作采用社会化协作或者外包的方式组织,如后勤社会化、产学研项目合作化、教师聘用市场化等。这样学校本身只要通过相应的领导小组加以协调和控制,就可以将管理的多项内容和程序进行简化。
   三、加强教学管理,坚持效率优先
   1.中职学校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不合理。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脱离现实,不能因行业设置专业,因岗位设置课程。
   (2)校企合作仍停留在表面层次。校企合作在实际操作中形式单一,并没有实现深度的合作。目前的校企合作形式主要是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而双方在专业设置、课程设置、课题研究、资源共享等方面的合作不多。
   (3)教学评估重结果、轻过程。长期以来,中职学校的教学工作安排和评估全部由教务处负责,所以为保证教学评估目标的实现,教务处往往会放松对教学质量的监控。同时在繁重的事务性工作压力下,教务处很难做到对学生成长情况以及教学过程的有效监控。
   2.加强中职学校教学管理,提高教学效率
   切实加强中职学校的教学管理,是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需要,也是中职学校建立正常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关键措施和重要保证。因此,认真研究并强化中职学校的教学管理,促使其早日步入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开放管理。职业教育具有广泛的社会性。从设置专业招生,到组织实施教育教学,以及毕业生就业安置等办学的全过程和各个环节,都离不开社会有关部门或单位的密切协作。这也就决定了中职学校的教学管理必然呈现出其开放性的特点。
   中职学校的开放性,首先体现在各专业教学计划的制订上。中职学校在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的设置、教学内容、安排学时或安排讲授、实验、实习等各教学环节的比例及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