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此”不能“薄彼”
2011-12-29蒋晓丹
新课程·上旬 2011年20期
摘 要:在新课程形势下,大多数历史教师把目光聚焦在课堂教学上,往往忽视了课后复习巩固这一重要环节。课改并非只是改变课堂教学,科学、灵活地布置作业也是课改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课改;作业;趣味性;典型性;多样性
许多老师因为忽视了复习巩固的重要性,所以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欠佳。如何使学生既热爱课堂又热爱作业,既增强兴趣又提高质量,这也是笔者致力于研究的主要话题。
一、面向全体学生,张扬不同个性——提升作业的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改变了只处于被动的状态,把外来的“动因”变成内在的“动机”,就有了对学习的一种需要,学习活动对他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愉快的体验。我曾设计过这样的题目:
1.学习完《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一课后的作业:想象一下,北京人的一天是怎样生活的?(思路一:可从衣食住行等方面去想象:思路二:可按一天从早到晚的时间顺序去想象。)
2.学习完《科举制的创立与发展》一课后的作业:想象自己是唐朝的读书人,渴望过科举考试走上仕途,需要经过哪些选拔?
3.学习完《宋代的社会生活》一课后的作业:穿越时空隧道,你发现自己站在北宋都城东京的街头,你会看到些什么?请你来描述一下北宋人民的衣食住行、娱乐、习俗等。
这些题目的设置,既拉近了学生与历史的距离,又使课堂上的历史知识在学生的脑海中还原,使学生的思维不至于停留在重复模仿的阶段,而能够激起其探索的兴趣,使他们充分张扬个性风采。
二、激活历史情感,增强求知欲望——增强作业的典型性
为了抑制题海战术,需要教师将手头的多种资料分类整理、认真筛选、精心设计,为学生设计一些典型性强的作业题,便可以达到学生“练一题、通一类”的效果。如:
1.在学习了《走向全盛的唐朝》之后,我曾设计过这样一题:清代史学家赵翼在《唐女娲》中说:开元之治,几于家给人足,而杨贵妃足以败之。——你觉得,唐朝由盛转衰完全是杨贵妃造成的吗?
2.在学习了《建筑奇观》一课后,我曾设计过这样的题目:有人认为隋炀帝开凿大运河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从而导致了隋朝的灭亡,有人却认为开凿大运河是隋朝在历史上最大的贡献,你怎样看待这两种不同观点?
这样的题目表面上看是抛给学生一个矛盾的命题,其实是想通过这样的问题促使学生形成用辩证眼光看待历史、分析历史的能力,让学生通过深入的思考确立自己的观点,并围绕其观点组织史料进行论证,既激活了学生的历史情感,又增强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充分发挥了学生的独立性和创新精神。
三、减轻学生疲劳,培养实践能力——发挥作业的多样性
历史教师不妨多设计一些不用学生动笔去写的“作业”。比如:
1.在学习了《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一课后,可以设计“拿起画笔,用绘画的方式描述半坡人和河姆渡人所居住的房屋”一题。
2.在学习《春秋争霸》和《战国争雄》两课后,可以设计“成语故事会”,以回顾这两课所学到的历史知识。
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既能让学生在无形间巩固课堂上学到的历史知识,又锻炼了学生们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并且促进了学生对家庭、对社会、对历史的深入了解。
总而言之,科学、灵活地布置作业是教学过程中不可忽略的重要一环,充满趣味性、具有典型性、不乏多样性的作业对于学生保持记忆、系统加工、形成储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新课改并非只重课堂不重巩固,厚此薄彼,实不可取。
(作者单位 江苏省徐州市丰县初级中学)